孔子的名言加解釋大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孔子的名言至今有很多,但有時需加解釋才能讀得懂孔子的名言。下面小編分享了孔子的名言加解大全,供你參考。

  孔子的名言加解【最新版】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 孔子說:“學習了而時常溫習,不也喜悅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交友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了呢?”

  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 孔子說:“君子吃不追求飽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靈敏,言談謹慎,時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就算好學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 孔子說:“不怕沒人瞭解自己,就怕自己不瞭解別人。”

  6、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譯文】 孔子說:“《詩經》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即:‘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有所建樹,四十歲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麼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隨心所欲,不超過規矩。”

  8、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 孔子說:“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收穫,就可以做老師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譯文】 孔子說:“君子團結群眾而不互相勾結,小人互相勾結而不團結群眾。”

  10、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 孔子說:“讀書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塗;思考不讀書,就危險。”

  11、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 孔子說:“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種態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譯文】 孔子說:“人無信譽,不知能幹什麼?

  13、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譯文】 孔子說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宗廟裡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麼事不能容忍?”

  14、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譯文】 孔子說:“《關雎》這篇詩,主題快樂卻不放蕩,憂愁卻不悲傷。”

  15、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譯文】 孔子說:“以前的事不要再評說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議論了,過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 孔子說:“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譯文】 孔子說:“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私利。”

  18、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要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譯文】孔子說:“朽木無法雕琢,糞土的牆壁無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樣?”

  20、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譯文】 孔子說:“靈敏又好學,向比自己學問差的人請教時,不覺得沒面子,所以稱為‘文’。”

  孔子的名言加解【經典版】

  1.孔子說:“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衛靈公》

  【翻譯】孔子說:“君子莊重而不與人爭執高下,合群而不拉幫結派。”

  2.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衛靈公》

  【翻譯】孔子說:“花言巧語會敗壞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會擾亂了大事。”

  3.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翻譯】孔子說:“君子有三件事情應該警戒:青少年時期,血氣還未養成,要警惕不可迷戀女色;到了壯年時期,血氣正在旺盛,要警惕不可爭強好勝;等到年紀變老,血氣已經衰退,要警惕不可貪得無厭。”

  4.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里仁》

  【翻譯】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做事要勤快。” 更多孔子名言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相關文章。

  5.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里仁》

  【翻譯】孔子說:“古時候的人言論不肯輕易出口,是因為他們認為單單說得出而自身做不到是可恥的。”

  6.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

  【翻譯】孔子說:“君子認為說得多而做得少是可恥的。”

  7.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憲問》

  【翻譯】孔子說:“國家政治清明,那麼說話和行動都要正直;國家政治黑暗,難麼行為要正直,而說話要謹慎隨和。”

  8.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罕》

  【翻譯】孔子說:“聽到合乎原則的話,能不接受嗎?而接收之後能改正錯誤才可貴。聽到順從自己的話,能不高興嗎?而高興之後能分析鑑別才可貴。而盲目高興,不加分析;或表面接受,實際不改,對這種人我實在沒有辦法啊。”

  9.子曰:“其言之不祚,則為之也難。”——《憲問》

  【翻譯】孔子說:“他的話大言不慚,要他做起來就很難了。”

  10.子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

  【翻譯】孔子說:“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再用禮儀加以自我約束,就不致於產生叛離之心了。”

  11.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衛靈公》

  【翻譯】孔子說:“君子嚴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別人。”

  12.子曰:“過而不改,是為過矣。”——《衛靈公》

  【翻譯】孔子說:“有了錯誤而不改正,這才是真正的錯誤呢。”

  13.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季氏》

  【翻譯】孔子說:“君子要有九種考慮:看到的時候要思考是否看明白了,聽的時候要考慮是否聽清楚了,待人接物的臉色要考慮是否溫和,容貌態度要考慮是否恭敬,說話要考慮是否誠懇,辦事要考慮是否認真,遇到疑難問題要考慮如何向別人請教,怨怒發作前要考慮將引起的後果,看到名利時要考慮得到它是否合乎道義。”

  14.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無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述而》

  【翻譯】孔子說:“赤手空拳和老虎搏鬥,不用船隻而趟水過大河,這種死了都不後悔的人,我不同他共事。同沃共使的一定要是遇事謹慎小心,喜歡動腦子想點子來完成任務的人。”

  15.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也。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季氏》

  【翻譯】孔子說:“有益的快樂由三種,有害的快樂有三種。以得到禮樂的調節為快樂,以讚揚別人的長處為快樂,一多交賢能的朋友為快樂,這是有益的快樂。以傲慢自大為快樂,以無所事事地遊蕩為快樂,以過度的宴飲為快樂,這是有害的。

  孔子的名言加解【熱門版】

  1、季文子三思而後行。

  【譯文】 季文子遇事總要思考三次,然後才行動。

  2、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譯文】 孔子說:“甯武子這人,國家太平時,就聰明,國家混亂時,就愚笨。他的聰明可以趕得上,他的愚笨別人趕不上。”

  3、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譯文】 孔子說:“一個人的內在質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粗野,文采勝過質樸就會浮華。只有文采和質樸配合恰當,才是君子。”

  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 孔子說:“知道學習不如喜歡學習,喜歡學習不如以學習為快樂。”

  5、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譯文】 孔子說:“智慧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智慧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

  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譯文】 孔子說:“將知識默記在心,學習時,不感到滿足;教人時,不感到疲倦,這三個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7、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 孔子說:“不到他苦思冥想時,不去啟發;不到欲說無語時,不去開導。不能舉一例能理解三個類似的問題,就不要再重複教他了。”

  8、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譯文】 孔子在齊國聽《韶樂》,好長時間吃肉不覺滋味。他說:“沒想到好音樂這樣迷人。”

  9、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譯文】 葉公問子路:孔子是怎樣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說:“你怎麼不說:他這個人啊,發憤時就忘記吃飯,高興起來就忘記了憂愁,竟然連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矣。”

  1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 孔子說:“三人走路,必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借鑑他的缺點進行自我改正。”

  1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譯文】 孔子教學有四項內容:文獻、品行、忠誠、信實。

  12、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譯文】 孔子說:“君子胸懷寬廣,小人憂愁悲傷。”

  13、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譯文】曾子說:“鳥將死時,叫聲都很悲哀;人快死時,說話都很善良。”

  1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譯文】 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大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道路遙遠。把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嗎?奮鬥終身,死而後已,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

  15、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譯文】 孔子說:“不在那個位置上,就不要想那個位置上的事。”

  16、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譯文】孔子說:“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麼就知道後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17、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 孔子說:“三軍可以剝奪主帥,匹夫不可剝奪志向。”

  1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譯文】 孔子說:“明智的人不會迷惑,仁愛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1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譯文】孔子說:“到了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謝的。”

  2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譯文】 孔子說:“君子幫助人取得成績,不促使人陷入失敗。小人相反。”

孔子的名言與名言解釋翻譯
孔子的勵志名言和解釋大全
相關知識
孔子的名言加解釋大全
關於孔子的名言及解釋大全
孔子的名言和解釋
孔子的名言及解釋
孔子的勵志名言和解釋大全
孔子的勵志名言和解釋大全
孔子的名言加意思
孔子的名言名句及解釋
孔子的名言解釋
孔子的名言警句及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