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對月歌詩歌翻譯及賞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把酒對月歌》是明代詩人唐寅的作品,全詩通過對這種惡劣天氣和環境的描寫,對將士們的反應刻畫,表達出作者對戰爭的批判和對將士們的憐愛之情。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大家閱讀欣賞。

  《把酒對月歌》詩歌原文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

  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

  我學李白對明月,白與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

  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醜。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

  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梅花月滿天。***梅花 一作:桃花***

  《把酒對月歌》詩歌翻譯

  李白之前本來就有明月,只有李白詩歌才能題寫。如今李白已經離開人世仙去,明月在天上幾回圓來幾回缺?今天的人仍在吟頌李白的詩,明月也還像李白生前的那時。我學著李白對著明月飲酒,月亮和李白又怎麼能得知?李太白既能作詩又能喝酒,我如今也喝百杯作詩千首。我雖羞愧沒有李白的才華,卻料想明月不會嫌我陋醜。我也不曾登上天子船,我也不曾到過長安眠。住在蘇州城外一間茅屋裡,無數桃花盛開月光撒滿天。

  《把酒對月歌》詩歌賞析

  此詩語言通俗易懂,主要表達詩人對李白的敬仰之情,也表現了詩人豪放的性格。

  此詩多以俗語入詩,大有民歌之特徵。因為受小說、戲劇這些大眾文學的影響,明代詩詞中陋、俚、俗比比皆是,本不足為奇。但此詩因多用俚俗語,甚至遭到清代詩詞評論家們的譏諷,雲“俗不可耐”。其實,以唐伯虎的才情性格,應不亞於唐宋詩詞人物。他在俚語中體現的是“自我”,注重的是精神追求,而不是外在的表現形式。首先,他肯定了自己的“無才”和“醜”,然而馬上轉筆鋒於“月”這個靜謐之物,超凡脫俗瑩然而出,更反襯出才子情懷。所以,“不登天子船”“不上長安眠”***長安表示仕途***這是非常灑脫的,最後兩句拉近了“天上人間”的距離。整部作品任意揮灑、不失天然之趣。

  《把酒對月歌》作者簡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

歷史上文徵明是誰
畫家關仝是誰
相關知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詩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野望詩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蘭溪棹歌詩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詠煤炭詩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江上詩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桃花溪詩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登科後詩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鄉思詩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送梓州李使君詩歌原文翻譯及賞析
馬上作詩歌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