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曹操名下有哪些大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曹操的大將良多,曹操大將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謀士和將領。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曹操名下有哪些大將,希望對你有幫助!

  曹操名下有哪些大將

  其下的謀士有驚才絕豔的郭嘉,可惜英年早逝,赤壁之戰,曹操失敗後,還曾感嘆如果郭嘉未死,他不會如此大敗。之後還有荀彧、戲志才、荀攸等出色的謀士。敗袁紹之後,曹操更是收服了許攸等人。

  而曹操部下的將領可謂是眾多,分為宗室將領,和非宗室將領。宗室將領又以八虎將***又稱八虎騎***為首,其中有天人之稱的曹仁,千里駒曹休,更有夏侯惇夏侯淵兩個從曹操在陳留起兵就跟隨左右的兄弟。而非宗室將領,像典韋、張遼、徐晃、于禁等等也是勇猛有加的將領。其中典韋更是多次救曹操於危難之中,頗受曹操的信任。

  據不完全統計,直至曹操去世的時候,其中核心謀士以及各級的重要官員共有102人,當然,魏國成立後,一個國家需要耳朵人員多的數不過來,曹操的部下也不可能完全統計。但是對曹操比較重要的還是在早期跟隨他南征北戰的將領以及出謀劃策的謀士。

  如果不論曹操其他方面,單是用人這一塊,他已經比其他人強上太多。他謀士眾多,將領也各個能擔大任,相比之下,劉備軍中,諸葛亮死後便後繼無人,張飛關羽身亡後,大將便寥寥無幾,實在不能不讓人唏噓不已。

  曹操名下將軍張遼

  張遼,東漢時期曹魏政權的武將,合肥之戰,以八百破十萬,令人聞風喪膽,差一點活捉孫權,一直到後來,孫權屯駐雍丘,即便病重,依舊抱病上戰場,大破吳將呂範,可見張遼的勇猛威震天下。

  張遼屬於武將,但絕對不是莽夫。張遼在打仗期間,注意留心觀察,能夠洞察敵軍的一舉一動背後的深意,昌豨每次盯著張遼看,射出的箭越來越少,一般武將都會認為對方箭已射完是還擊的好時候,但是張遼知道,那是對方故意為之,沒有全力應戰,既不應戰,又老是盯著自己看,意思是在猶豫要不要打。所以,張遼為什麼每次都打勝仗不僅僅因為英勇無畏,還因為他能夠觀察敵人的行為,從而猜出敵人下一步的行動,這就是所謂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孫遼的心理素質是極好的,孫權大軍十萬壓境,自己才幾千兵力,一般來說勝負的局面已定也就無需再戰,但是張遼厲害就厲害在此處,首先重要的就是打擊一下敵人,增長我軍士氣,要一鼓作氣,才能守住合肥。既然兵力不佔優勢,那就只能在兵速上取勝,張遼帶八百勇士,快速衝到孫權麾下,從早上打到中午,一直奮勇殺敵,其實他知道八百勇士的作用就是衝陣,擾亂敵方軍心,讓他們方寸大亂,另一方面就是鼓勵曹軍的士氣了,八百人就讓孫權如此狼狽,還能守不住城?

  曹操名下謀士郭嘉

  郭嘉,字奉孝是東漢末年魏國人,他是我國三國時期著名的謀士,由於他才智過人,所以被稱為鬼才。郭嘉起初是袁紹的部下,後來轉投曹操,在他的幫助下曹操統一了中國北方,與孫權建立的吳國還有劉備建立的蜀國一起三分天下。郭嘉出生於公元前170年逝世於207年,他逝世時候年僅37歲。

  郭嘉年少的時候就很有謀略,而且他神機妙算,他在東漢末年初期就預言東漢必大亂,後來果不其然。郭嘉在跟隨曹操之後才大放異彩,將他的智慧和謀略才能完全展現出來。有歷史學家認為郭嘉的才能和謀略在諸葛亮之上,我們對於三國時期人物的瞭解絕大多數來自於小說《三國演義》,後來易中天教授研究發現《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的記載和歷史是不符合的,所以歷史上真正的諸葛亮並不是一位謀士而是一位政治家,所以鬼才郭嘉才是三國時期的第一謀士。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建安12年的時候郭嘉帶兵前去討伐袁紹在路途上由於水土不服病逝,病逝那年郭嘉年僅37歲。

  郭嘉除了是一位很成功的謀略家,同時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學家,他的文學作品主要有《十勝十敗》,這部作品主要是郭嘉為曹操總結的十個方面的政治措施和法令,十個方面的介紹為曹操建立豐功偉業奠定了基礎,所以郭嘉這位謀士對曹操魏國的建立和統治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歡:

三國曹操名下有哪些大將
吳起將軍的軍事才能如何
相關知識
三國曹操名下有哪些大將
三國曹操名下有哪些大將
三國曹操名言名句大全
中國佛教名山有哪些
必讀的中國經典名著有哪些
外國讀書名言有哪些
曾國藩的名言有哪些
三國曹操的詩詞有哪些
三國名馬有哪些
有關三國曹操的典故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