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創業成功的小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故事雖小,卻蘊含著大道理,領悟其中的祕密,讓你在工作中更加的如魚得水。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2010年,剛畢業的劉琬喬正在老家深圳當民生記者,天天跑來跑去地報道誰家小孩走失、哪裡出了車禍。忽然網際網路興起了三大風潮——團購、LBS和微博,她開始對網際網路無比憧憬。

  但那時候的深圳既沒有網際網路氛圍,也沒有創業氛圍。恰好劉琬喬在微博上認識了天使投資人王利傑,王利傑問她:投你10萬塊錢,敢不敢自己做點什麼?

  就這樣,2011年劉琬喬跑到北京,拉來了自己在大學時的老師,又拉來了老師的一個學生,然後從網上招了個員工,從百子灣大成國際公寓一間40平米的LOFT和一排二手辦公傢俱開始,做電影外包。

  她創立的水母互動幾乎是最早給電影開發獨立App的公司。“當時還沒有H5,也沒有朋友圈,我們統稱這些產品為WebApp。當然那時候3G網路普及度還不高,所以流行度不像今天這樣好。”目前在推廣渠道上,水母互動已經整合了當下最熱門的180家App,成為這些App的內容提供方。

  到C端去

  “當時可以做兩個方向,電影和音樂,都是我喜歡的。”劉琬喬回憶說。但是,音樂在2011年時受困於版權等問題,產業前景尚不明朗,再加上電影的營銷方式才是她喜歡的,短暫試水後,劉琬喬就全力投向電影了。

  “電影宣傳比歌曲宣傳好在它有短期內的爆發性。如果電影是一個產品,這個產品的推廣週期從上映前半年到上映後一個月內,密集轟炸式的宣傳,大面積的報道、大面積的路牌廣告,都能讓我更好地發揮創意。”

  她自認為是網際網路圈裡最懂電影的,也是電影圈裡最懂網際網路的,雖然她既不是學電影的,也不是學網際網路的。她的公司也奇葩,兩個部門一個是傳統廣告型,一個是傳統技術型,在一起碰撞出火花,相互促進生長。

  最初,水母互動定位在移動網際網路,但後來劉琬喬發現出發點不能如此侷限,水母互動因此不斷升級,加入微博、微信業務,直到現在的全案營銷。

  現在營銷戰場已經變成整體——微信、微博、門戶、雜誌、報道等,創意才可能得到全面的施展。B端可以賺錢,但空間並不大,所以還是要到C端去。電影營銷是站在片方的角度,而C端產品是真正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劉琬喬自問:水母互動能在C端做點什麼?

  賣票是一個環節,但其實移動網際網路還有很多可做的事,何況如果是賣票的話,線下的模式太重,而劉琬喬希望水母互動是一個快速增長的輕公司。

  她想到了社交——電影是具有社交性的產物,茶餘飯後的討論、朋友圈的分享、論壇上的影評,正在讓電影成為日常生活消費文化的一部分,且越來越重要。

  來自貓眼的一個數據顯示,2014年有8。3億觀影人次,當中22%是自己去看電影的。劉琬喬覺得自己可以為這22%的人做一點事。“一個人看電影是需要勇氣的。走到成雙成對的人群中間,感覺會很奇怪的。”App“陪你看電影”應運而生。

  但是使用者接受影視社交嗎?劉琬喬很有信心:“很多人會打個問號,覺得第一次跟陌生人見面是在電影院,很怪很尷尬。但是10年前你想過會跟陌生人住在一個房間裡嗎?不會。但是現在會,因為你會合租。10年前你想過跟一個陌生人出去旅遊嗎?現在也會。它是一種消費觀念的轉變,我希望這樣去嘗試。”

  一個女生眼裡的陌生人社交

  “陌生人社交”對這個年輕女生來說,顯然不是什麼敏感詞。“其實很多人都會做啦。現在碎片化的時間這麼多,人很容易空虛,就需要這樣的產品。”劉琬喬說。但是她承認因為自己是女生,所以做陌生人社交產品時,和男創業者相比走了很多彎路。

  首先,是過多地注意細節,導致在做產品時的整體速度上出了一點問題。此外,她覺得自己過去總是過於重視產品的情懷,擔心是否安全,而不像其他產品那樣“直接”。

  “現在我更願意看資料,從資料中找使用者喜歡什麼和不喜歡什麼。”比如,她過去非常不喜歡“勾搭”這個功能,“覺得太直接了”,就把它隱藏在App的三級頁面下,但資料又表明使用者很喜歡,“勾搭”現在的活躍度甚至高於“小組”,於是在新版本中,“勾搭”又回到了一級頁面。

  “陪你看電影”現在的使用者男女比例可以達到7?3甚至6?4——比起其他陌生人社交應用的8∶2甚至9∶1,這個資料顯然均衡得多。不過,劉琬喬也發現使用者匹配度還不高,比如用“勾搭”釋出了想看某個電影的女性使用者大多是文藝女青年,但與之匹配的文藝男青年則活躍在“小組”中,而勾搭的大部分男性使用者——“就是屌絲,”劉琬喬笑著說,“成功率慘不忍睹。”

  所以,資料告訴她,下一步要引導“屌絲”,首先是讓使用者完善資料,加強社交安全性,其次是要鼓勵使用者抒發見解,為自己的個人信任度背書。

  劉琬喬自己就是資深影迷,親身體驗了電影社交需求的發展。最早期的影迷社交在DVD店裡淘碟完成,通過在店裡跟老闆和其他碟友交流得到好電影的資訊;網際網路興起後,影迷漸漸轉向線上看電影,同時一些電影論壇成立,供影迷交流討論;再之後就有了微博,大家通過關注牛人影迷獲得資訊。

  “但這些方式都要靠影迷主動去追。”劉琬喬說。她希望使用者成為陪你看電影的朋友之後,能夠不費力地得到電影推薦。“所以小組功能會繼續優化,我們基於人的標籤去推薦,希望給使用者的推薦是無處不在的。”

  創業三年,劉琬喬曾經有各種害怕,害怕自己的產品沒人喜歡,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她想通了一件事——我為什麼要怕?“老天本來就會不僅僅給你開心和快樂,還會給你痛苦和悲傷。創業的苦你也要自己去享受。當痛苦不再是痛苦的時候,它就只是你的一種感受了。”

  她希望自己一直在草原上像一匹野馬那樣奔跑,並不在意自己最終會到達哪裡,也不太在意草原上的其他對手:“因為草原足夠大,如果你總是想做到第幾的話,你就把自己框死了。”

女人創業的勵志故事
女企業家創業故事
相關知識
女人創業成功的小故事
女人創業成功的小故事***2***
女人創業成功的小故事***2***
農村創業成功的小故事
女人創業成功勵志故事
女人創業成功的故事
女人創業成功的祕籍
女人創業成功的祕訣
女人創業成功的事蹟
名人勤奮成功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