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寶寶健康心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家長們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是養陽光健康的。那麼呢?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參考。

  培養寶寶健康心理的方法

  1、被愛、被關懷是需求

  要讓孩子感覺到你非常愛他。父母一定要把愛“表達”出來,讓孩子能真正體驗到、感受到。一個得不到愛的孩子其心理髮育必將是不平衡的。只有感受到愛的孩子,才會學習如何去愛別人、愛社會、愛自然、愛生活。

  2、歸屬感的需求

  兒童是社會中的人。他喜歡有同伴、有父母、有家庭。當兒童受到冷落時,可能會很敏感地認為大家都看不起他。產生“大家都排斥我”、“這個家好象不是我的”。久而久之,他就會對家庭和集體產生排斥心理。目前一些離家出走和不良少年組織中的兒童就屬於這種心態。

  3、自尊心的需求

  自尊與自信的建立,對兒童心理髮育及未來的發展尤為關鍵。應多給予孩子表揚及鼓勵,一句鼓勵頂一萬句批評。應該讓孩子感到自己的價值所在,相信自己的能力,這是兒童學會生活繼而邁向社會的動力源泉。

  4、成就感的需求

  當兒童第一次體驗到成功的滋味,並得到適當的鼓勵時,他會繼續做下去。這種成就感是促使兒童繼續去嘗試他所遇到的任何事情的主要原因。

  5、滿足好奇心的需求

  好奇心也是一種天性。兒童對於他不曾看到過的或不曾聽說過的事物,會主動去問、去摸、去看,這樣就產生了學習。所以,大人最好認真解答孩子的問題,在滿足其好奇心的同時,增加其知識的積累,啟發其認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兒童的好奇心得不到滿足,就會降低他們學習的慾望和求知的興趣。

  寶寶性格的培養

  1、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

  2、培養獨立性:一是日常生活的獨立性***如自己洗臉、穿衣、吃飯等***;二是精神生活方面的獨立性***如人際交往、自信心等***。

  3、培養果斷性:即在一個複雜而困難的面前,能明確而及時地做出決定。這須要有勇敢、沉著冷靜的性格。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培養。

  4、培養堅持性:平時要培養兒童堅持完成作業,堅持為集體做事的性格。

  5、培養自制力:要將其與培養自覺性聯絡起來,明確行動的目的和意義,養成按照一定的要求約束自己的好習慣。

  6、培養交往能力:培養小孩子和別人相處好,多照顧別人,要從小訓練,認真去做。

  怎樣培養孩子獨立心理

  1、訓練孩子獨處的能力

  心理學家說,安全感不是依賴感,如果一個孩子需要熱情而穩定的感情聯絡,他也需要學會獨處,比如讓他自己呆在安全的房間裡。孩子獲得安全感,不一定需要父母時刻在場,即便他看不見您,他心裡也會知道您在那裡。

  專家說,對於孩子的各種需要,大人需要去“迴應”,而不要事事“滿足”。

  2、滿足孩子要有度

  要人為地制定一些界限,不能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能夠心情愉悅的另一個前提,是孩子能承受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

  兒童精神病科醫生托馬斯博士告訴我們,“只有當孩子明白了一個道理,即能獲得某種東西並不取決於他的慾望,而是取決於他的能力,他才能得到內心的充實快樂。”孩子越早明白這個道理,他的痛苦就越少。一定不要總在第一時間滿足孩子的願望。正確的做法是,拖延一些。比如,孩子餓了,可以讓他等上幾分鐘。

  不要屈從於孩子的所有要求。拒絕孩子一些要求會更有助於他獲得精神的平靜。在家庭中接受這種“不如意的現實”的訓練,會使孩子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來面對將來生活中的挫折。

  3、孩子發火的時候冷處理

  孩子發火,第一個辦法是轉移注意力,就想辦法讓他去自己的房間發火。沒有了觀眾,他自己慢慢地就會安靜下來。

  適當的懲罰,並貫徹到底。

  說“不”的策略:不要乾巴巴地說不,要給孩子解釋為什麼不行。即便孩子聽不懂,他也能懂得你對他的耐心和尊重;家長之間要意見一致,不能一個說行,一個說不;禁止一件事情的同時可以給他做另外一件事的自由。

  4、正視他的缺陷

  如果孩子和別的孩子不同,比如孩子太胖了,耳朵形狀有問題,或者性格與行為很偏激,家長一定不要否認這些事實,而是積極和他討論,尋找解決辦法,或者接受現實。在這方面,去找專家是最好的辦法,因為小孩子一般會把專家***比如醫生***的話當回事。

  5、批評,對事不對人

  批評孩子要就事論事。比如,孩子弄壞了媽媽的首飾,這樣說是對的:“你看,如果你去玩你沒權利玩的東西,就會發生這樣糟糕事。”這樣說是錯的:“你太壞了,你怎麼能弄壞我的首飾呢?你成心不讓媽媽戴了!”

  第一句明確告訴了孩子,他的錯誤在於他“動了不該動的東西”,並沒否定孩子的人品。第二句話則為孩子定了性,使他很沮喪,打擊了他作好孩子的自信心。

  6、放手讓他做

  讓孩子早早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將來他會更積極主動地做事。不要過分替孩子做事情,替孩子說話,替孩子做決定,越俎代庖之前,可以想想,這件事,也許孩子可以自己做了。不要說的話:“你不行,這事你做不了!”讓孩子“嘗新”。有時候大人禁止孩子做一些事情,僅僅因為“他沒做過”。如果事情不是危險的,就放手讓孩子嘗試。

  7、讓孩子敞開心扉

  與人溝通是能力,把心裡的想法說出來更是一種能力,14歲的男孩子,需要父親正確的引導,積極的及時的說出自己心裡的話,會避免做出一些陰暗的事情,不及時控制、避免,他會更可怕的延續下去。

  快樂是一種能力,讓他能看到生活中好的,積極的一面。對不好的東西呢,你也能積極地去面對。多說積極的話:“我們在一起真高興,不是嗎?”

  “我們真是太幸運了!”“不要難過,下次我們會做得更好。”

  在孩子8歲前,如果沒有一個陽光快樂正確的母親,那麼這個孩子會在12歲將她母親的影子浮現在自己身上。所以,此時,一定不能認為孩子只是孩子,是善變的,更不要認為長大了會好的,其實陰暗已經嚴重的出現在這個家庭裡,如若沒有制止與引導,長大隻會更加嚴重與恐怖。

  8、強調所得到的東西,懂得愛

  親情友情,感官享受,強化這些“獲得”,讓他在享受的時候知道自己是在享受。強化他的認識:我擁有很多,我現有的東西很珍貴。必須讓他知道這些親人們對他的好,不是應該的,不是必須的,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欠誰的,給他的愛,是大人們的負責任,他必須懂得感恩。他們以後也會是為人父母。這個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他必須明白父母給他的不是必須,不是習慣,是愛。


網路創業的策略的論文
警察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範文***2***
相關知識
如何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論文
如何培養學生健康心理
培養兒童健康心理的方法
怎樣保養腎的健康
怎樣培養寶寶健康心理
三歲前應該怎樣培養寶寶
怎樣培養寶寶做家務的好習慣
要怎樣培養完美寶寶
怎樣才能孕育健康聰明寶寶
怎樣才能孕育健康聰明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