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猴桃種植需要用到哪些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獼猴桃是一種品質鮮嫩,營養豐富,風味鮮美的水果,目前有很高的種植前景。如果想要去種植一棵獼猴桃的話需要什麼種植方法呢?下面就由小編來介紹有關彌猴桃種植的方法吧!

  彌猴桃種植的方法

  一、施肥

  種植前坑槽內每株施入果木肥2.5千克,幼齡樹採用少量多次施肥法。其後每年施肥3次,其中基肥1次、追肥2次。基肥在果實採收後施人,每株施有機肥20千克,並混合施入1.5千克磷肥。第1次追肥在萌芽後施入,每株施氮磷押複合肥2千克,以充實春梢和結果樹;第2次在生長旺盛期前施入,可施入果木肥或複合肥。要在離根稍遠處挖淺溝施入化肥並封土,以免燒根。旱季施肥後一定要灌水。

  二、整形修剪及疏果

  整形要充分利用架面,使枝條分佈均勻。冬剪在落葉後至早春萌芽前1個月進行,以疏剪為主,多留主蔓和結果母枝,應剪去過密大枝、細弱枝、交叉枝和病蟲枝。夏剪主要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進行除萌、摘心、疏剪及綁縛,及時抹去主幹上的萌芽。雄株修剪在5~6月花後進行。每株留3~4個枝,每枝留芽4~6個,新梢長1米時摘心。花後l個月疏果,留中間果,疏邊果,每4~5片葉留1個果。一般枝每20釐米留果1~2個,弱枝20~25釐米留果5~6個。株產50千克,應留果500~600個。

  三、常見病蟲害

  病害有炭瘟病、根結線蟲病、立枯病、猝倒病、根腐病、果實軟腐病等。蟲害有桑白盾蛤、檳柿盾階、地老虎、金龜子、葉蟬、吸果夜峨等。

  四、採收

  果實可海性固形物含量6%~7%時為採收適期,而需要長期儲藏的果實則要求達7%~10%。採收宜在無風的晴天進行,上午10:00前氣溫未升高時為佳。採收時,要輕採、輕放,最好隨採隨分級進行包裝入庫。容器底部應用柔軟料作襯墊,不可拉傷果蒂、擦破果皮。初採後的果實堅硬,味澀,必須經過7~10天后熟軟化方可食用。後熟的果實不宜存放,要及時出售。

  獼猴桃採集花粉注意事項

  1、採花的最佳時間是天氣晴朗的上午9:00-11:00和下午的17:00-19:00,在雨天或者下雨時不要採摘溼潤的花朵以及有很重露水的花朵。

  2、採收的花朵應為獼猴桃雄性花,所採花朵中不能含有雌花、花梗、沙石、樹枝、葉片等雜質。

  3、如果主花達到採收標準後,採摘主花時請注意不要採摘耳花的花蕾,耳花成熟後也可產生花粉。

  4、花朵採收後不要堆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分小批存放在透氣的袋子或者硬紙板托盤裡,並且避開陽光,在涼爽、乾燥的地方儲存。

  獼猴桃種植對環境的要求

  1、水分:水分是獼猴桃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其各種生命活動都必須有水分的參入。水分不足或過多都會對獼猴桃的生長髮育產生影響。獼猴桃的根系淺,不耐旱,因此獼猴桃在生長季節,高溫,乾旱時要及時合理灌溉,補充足夠的水分,降低樹體的溫度。獼猴桃在降雨1000毫米左右,空氣相對溼度在70﹪-80﹪的環境下可生長髮育良好。

  2、土壤:土壤是獼猴桃生長髮育的基礎,它所需要的養分,水分主要取之於土壤。土壤的各種物理、化學效能直接影響它的生長髮育。獼猴桃喜歡土層深厚,肥沃疏鬆,保水排水良好,腐殖含量高的砂質土壤。因此在栽培時要注意對土壤進行選擇改良。獼猴桃對土壤的酸鹼度也有一定的要求,獼猴桃在土壤PH5.5-6.5範圍能生長正常。在PH7.5以上偏減性土壤就出現缺鐵黃化,那就要及時採取措施,改善獼猴桃所需要的條件,才能收到生長結果良好的結果。

  3、溫度:溫度是影響獼猴桃生長髮育的重要因子之一,在年平均溫度11℃以上地區可以正常生長。獼猴桃的萌芽對氣溫的要求非常敏感,其萌芽對氣溫要求的平均溫度是相對穩定,它的生物學凌度是8℃,如果日平均溫度高於8℃,它開始萌動生長,日平均氣溫低於8℃,它的生長就會受到影響。夏季的久晴高溫和乾旱的天氣,也會影給獼猴桃的生長髮育帶來影響,會出現落葉、落果或枯梢現象。

  4、光照:獼猴桃對光照的要求隨年齡而不同,幼苗期喜歡陰涼,成年植株則喜光,在良好陽光條件下,樹勢健壯,開花結果。影響產量和品質獼猴桃在自然分佈區的日照時數多在300-2600小時之間,就一般滿足其生長髮育時對光照的要求。


軟棗獼猴桃的種植技術是怎麼樣的
如何科學地去種植獼猴桃
相關知識
彌猴桃種植需要用到哪些方法
種植獼猴桃需要用到什麼方法
種植獼猴桃需要用到什麼方法
黃桃種植的要點有哪些_黃桃栽培技術
游泳的時候需要用到哪些裝備
烹飪佳餚美食需要學會哪些方法
春季釣魚需要改變哪些方法
獼猴桃種植需注意三大難題_種植獼猴桃的方法技術
海帶種植的要點有哪些
黃皮種植的要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