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名人短篇勵志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最近有很多小夥伴都讓小編介紹一些關於名人的短篇勵志故事,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成功的最佳位置

  邁克在求學方面一直遭遇失敗與打擊,高中未畢業時,校長對他的母親說:“邁克或許並不適合讀書,他的理解能力差得讓人無法接受。他甚至弄不懂兩位數以上的計算。”

  母親很傷心,她把邁克領回家,準備靠自己的力量把他培養成才。可是邁克對讀書不感興趣,為了安慰母親,他也試著努力學習,但是不行,他無論如何也記不住那些需要記憶的知識。

  一天,當邁克路過一家正在裝修的超市時,他發現有一個人在超市門前雕刻一件藝術品,邁克產生了興趣,他湊上前去,好奇而又用心地觀賞起來。

  不久,母親發現邁克只要看到什麼材料,包括木頭、石頭等,必定會認真而仔細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磨和塑造它,直到它的形狀讓他滿意為止。母親很著急,她不希望他玩弄這些東西而耽誤學習,邁克不得不聽從母親的吩咐繼續讀書,但同時又從不放棄自己的愛好,他一直在想要做得更好。

  邁克最終還是讓母親徹底失望了,沒有一所大學肯錄取他,哪怕是本地並不出名的學院。母親對邁克說:“你走自己的路吧,沒有人會再對你負責,因為你已長大!”邁克知道在母親眼中他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他很難過,決定遠走他鄉去尋找自己的事業。

  很多年後,市政府為了紀念一位名人,決定在市政府門前的廣場上放置名人的雕像。眾多的雕塑大師紛紛獻上自己的作品,以期望自己的大名能與名人聯絡在一起,這將是難得的榮耀和成功。

  最終一位遠道而來的雕塑師獲得了市政府及專家的認可。在開幕式上,這位雕塑大師說:“我想把這座雕塑獻給我的母親,因為我讀書時沒有獲得她期望中的成功,我的失敗令她傷心失望。現在我要告訴她,大學裡沒有我的位置,但生活中總會有我一個位置,而且是成功的位置,我想對母親說的是,希望今天的我至少不會讓她再次失望。”

  這個人當然就是邁克。在人群中,邁克的母親喜極而泣。她知道邁克並不笨,當年只是沒有把他放對位置而已。

  :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

  王微,視訊分享網站土豆網的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CEO。

  提交IPO申請9個月後的2011年8月17日,土豆網終於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上市三天後,王微飛回國內,到北京已是晚上8點,沒來得及回家,從首都機場直奔三里屯的花園。“全北京我就喜歡這個地方,露天,小風吹著,啤酒喝著,周圍美眉走來走去,多好。”他靠在椅背上,環顧四周,夜色遊走。

  這就是王微。爬雪山,騎單車穿越西藏,去夢想的國家旅行,寫話劇,出版原創小說,用部落格記錄創業歷程—一位“非典型”CEO。即使處在工作狀態,也看不到他的忙碌和疲憊,呈現出來更多的是鬆弛與率性。這也暗合了一位土豆網投資人曾說過的話,“王微看待事業和生命的態度,讓人覺得放心”。

  出生於福建的王微,有過高考落榜的“差生”經歷,正是這樣對人生影響明顯的一段經歷,微妙地改變了王微的命運,讓他有了出國學習和工作的機會。

  接下來王微用了幾年的時間,擁有了歐洲INSEAD工商管理學院的MBA學位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計算機碩士學位,並應邀加入貝塔斯曼,成為這家全球出版業巨頭的中國區執行總裁。在這裡,他看到了中國出版業的窘態,一方面缺好書,而真正的好書又出不來;也漸漸覺察到傳統媒體的缺陷—電視節目製播分離的制度不得不埋沒好節目。

  能量被封存的王微猶如困獸。2004年10月初,朋友的一句話打開了他的思路。那天,王微和他的荷蘭朋友打球歸來,閒聊中朋友向王微提起了Podcast播客。於是,他開始和朋友討論在中國開發“播客”的想法。那時的他沒意識到,短短一小時的談話,會將他此後的人生緊緊地和播客聯絡在一起。他開始了造“土豆”的歷程。

  2005年的春天,土豆網上線的前夜,王微坐在上海衡山路的一家酒吧裡,試圖為這個網站寫一句簡單明瞭的口號。最終他在半溼的餐巾紙上留下了這樣一句話:“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這是王微正式脫離金領身份,全力以赴造“土豆”的起步。“跨國企業金領的收入和其工作量、工作壓力成正比,我根本沒有時間放在土豆上面。你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它才會成為你希望它成為的東西。”

  王微的創業並不比任何一個創業者更輕鬆。雖然他常常在登山帳篷裡寫公司郵件,也會在酒店裡發號施令,而他的員工多半也沒有打卡上下班的要求,當然工作一定要做完。事實上,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和CEO,每天有大量的工作郵件需要處理,需要不停做出決策,但這些並沒有影響他的愛好。在他看來,愛好和工作本就是融為一體的,沒有人規定一定要把休息和工作分開。王微活得無比“自我”,不像一般意義上的70年代人。

  陳偉稼,王微的初始4人創業團隊成員之一,對王微的評價是“極具行動力和完美主義傾向”。的確,擁有靈光閃現的好點子的人很多,但有能力更有毅力去將點子轉化為現實的人少之又少。

  就像他喜歡反思一些不被人注意的現象。反思和學習,併為之找到動力源,是王微很重要的創業進步力量。

  他說自己對人生的構想是,要做一件事情,做到40歲左右;接著買條船,圍繞世界轉一圈,這樣過10年;到了50歲就找個地方安定下來,要麼寫本書、要麼拍個電影,總之是再做一件事情。

  “對我來說,決定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興奮的程度會遠遠超過把這件事做完的程度。出發那一瞬間對我來講,特別爽。先跨出第一步,來日方長。”

  上市,對王微和土豆網來說,只是一個開始。

  :最完美的缺點

  他的聲音渾圓沉實,磅礴磊落,穿透力強,深受中國內地、臺灣地區乃至全球各地億萬觀眾的喜愛,被譽為“鳳凰之聲”。他,就是鳳凰衛視的首席配音師張妙陽。但讓人意外的是,他的巨大成功,竟然是得益於他的一個最大的缺點。

  張妙陽出生於新加坡,祖籍福建龍巖,是第三代新加坡華人移民。由於他父親很愛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廣播,耳濡目染下,少年的張妙陽深為播音員那標準優雅的普通話所吸引,決定長大後也做一個像廣播裡那樣出色的播音員。從此,他開始向自己的理想邁進,把說標準優雅的普通話當作自己的生命,並且發展到有語言潔癖的地步。而這個潔癖,卻給他帶來了不少的麻煩。

  那是在張妙陽讀小學時,有一天,教英語的女老師在班上給學生點名。在點到張妙陽的名字時,老師這樣叫道:“髒謬陽!”這讓有語言潔癖的張妙陽很是難受,就死不舉手。看到沒人舉手,老師又叫:“髒謬陽!”張妙陽還是不搭理她。老師生氣了,惡狠狠地大聲叫道:“髒繆miù陽——”這時,張妙陽才輕輕舉起小手說:“我是。”“我叫你三次,你為什麼不回答我?你說——”“因為,老師你把我的名字唸錯了。我叫張——妙——陽。張是捲舌音,不是骯髒的髒,妙是妙,不是謬,你只讀對了一個字,陽。”

  對此,老師對他是又氣又恨,課後自然免不了一頓嚴厲的批評。但張妙陽依然故我。就是到念初中二年級的時候,有時中文老師讀錯了一些字音,張妙陽仍然還會毫不客氣地站起來糾正。這樣導致的嚴重後果是,他周圍的同學、老師,包括長輩、同輩和朋友,都十分排斥他,把他當怪物看而不願意跟他玩。即使如此,他仍然沒有放棄過自己播音員的理想,反而更加努力了。

  那時的新加坡,由於移民來自不同的地方,故人們交流的語言,有福建話、馬來話、印度話、潮州話、廣東話和客家話等等,語言環境非常混雜,人們普通話的水平,自然也比較低下。這樣的一個外部語言環境,對於一心想提高自己普通話水平的張妙陽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因此,為了學好標準的普通話,在16歲念高一的時候,張妙陽竟然在新加坡當地的一家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徵聘女朋友的廣告,要求如下:一、年齡不限;二、說規範、優雅的普通話,最好來自北京;三、性格開朗。結果,廣告登了三天之後,突然接到一個五十幾歲的大娘打來的電話:說她姓毛,是正宗的北京人,曾在北京非常著名的中學教過語文,因為看到他的廣告後,為他好學上進的精神所感動,故願意當他的女朋友,並免費每週教他六個小時的標準普通話。在這個毛老師的嚴格教導下,張妙陽的普通話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提升。

  雖然如此,但由於家裡閩南語的那種先入為主的影響,再加上週圍的語言環境實在太差,因此,張妙陽的普通話雖然在字音上找不出有什麼毛病,但仍然沒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播音員那樣地字正腔圓。更為糟糕的是,他的聲音聽上去,既不像大陸的,也不像臺灣的、香港的,更不像東南亞的,被人嘲笑為“四不像”。雖然,張妙陽那時已在新加坡當上了一家電臺的節目播音員,並小有名氣。但對於一心想從事播音事業的張妙陽來說,“四不像”成了他最大的缺點,讓他很是苦惱。

  不料,他的這個缺點,卻引起了另外一個人的注意。他就是現在鳳凰衛視的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那時,劉長樂先生正準備創辦鳳凰衛視,並打算把它打造成一家無論在節目上,還是在聲音上、風格上都有別於大陸、臺灣和東南亞的電視臺。當他第一次聽到張妙陽那“四不像”的聲音時,覺得很有特色,而且沉實雄厚,越聽越有滋味,覺得這正是他一直苦苦尋找而不得的聲音。於是,他就輾轉找到了張妙陽,盛情邀請他擔任鳳凰衛視的臺聲工作。結果,張妙陽那“四不像”的聲音一經鳳凰衛視播出後,很快就以其獨具一格的味道,贏得了海內外觀眾的一致好評。如今,張妙陽全面負責鳳凰衛視所有頻道宣傳片的解說旁述,而他那巧妙融合兩岸三地語言特色的“四不像”聲音,也乘著大氣的電波,每天傳遍到世界的各個角落裡,成為鳳凰衛視獨樹一幟並不可替代的“鳳凰之聲”。

  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都會不可避免地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如果我們能夠善於利用好它,並把它放在恰當的位置上,那麼,缺點就會變成你成功路上的最有力的獨門武器。


關於勵志的當代名人事蹟
簡短名人勵志的小故事
相關知識
介紹名人短篇勵志故事
名人成功的短篇勵志故事
名人短篇勵志小故事有哪些
名人奮鬥勵志故事5篇
短小名人經典勵志故事
關於人生哲理讓人思考的短篇勵志故事
關於青春的名人經典勵志故事
名人童年勵志故事
名人成長勵志故事素材
名人求學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