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我的老家的情感故事隨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0日

  編者按:快樂老家,有我們道不完的情愫,看不夠的景色,剪不斷的鄉情,聽不厭的鄉音,憶不完的鄉愁。讓我們來看看作者的老家吧!

  汪志:我的快樂老家

  “我生在一個小山村/那裡有我的父老鄉親/鬍子里長滿故事/憨笑中埋著鄉音/一聲聲喊我乳名/多少親暱/多少疼愛/多少開心/啊父老鄉親/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我住過不少小山村/到處有我的父老鄉親/小米飯把我養育/風雨中教我做人/臨別時送我上路/幾多叮嚀/幾多期待/幾多情深/啊父老鄉親/我勤勞善良的父老鄉親/啊父老鄉親/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啊父老鄉親/我同甘共苦的父老鄉親/啊父老鄉親/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每當在工作的異鄉聽到這道《父老鄉親》時,我都熱血沸騰,我就想起了數千公里之外的山村老家和看著我長大,走出那片大山的父老鄉親,一股思鄉之情從心底裡悠然湧起,眼含熱淚。雖然,老家地處窮鄉僻壤,雖然,老家從地圖上也找不到,百度也搜尋不到,也沒有更多人知道老家的名字。然而,老家它卻承載了我們的來路,我們的血脈,我們人生的底色,和那無憂無慮的童年。當你厭惡了城市的浮躁與喧囂,當你恐懼的無助與寂寞來臨,你是否還記得我們那個最初的地方。

  大畫家陳逸飛描摹的油畫《家鄉的回憶——雙橋》成就了現在聞名遐邇的周莊。而我的老家雖然沒有周莊式的拱橋和亭臺樓閣,也沒有周莊井字形的水道和站上魚鷹或船孃的舴艋舟,但卻有山谷裡流淌的清清的小河和河上曾經走過我童年記憶的青石橋。青石板橋,是老家一座比較簡單的小橋。河中間一兩座橋墩,橋面是並排三塊長條麻石搭建,簡單而適用。橋下通常是兩岸鄉親浣洗的場所,每天婦女們一邊浣洗著衣物,一邊家長裡短地談論著兩岸的鎖事舊事。而夏天,孩子們則在橋上橋下戲水,玩耍,打發著一個又一個童年。老家的小河沒有名字,它半環繞著村莊,一年四季,清清的河水一直靜靜地流淌著。祖祖輩輩的人們生活在小河岸邊,繁衍生息,傳承著歷史和文明。

  春天,小河兩岸的野花漸次開放,河水碧波盪漾著,青葕的河草隨著流水搖曳著婀娜的身姿,鴨子三三兩兩,游來游去,給靜靜的小河增添了幾分生機。

  夏天,荷葉與菱葉無序的鋪滿了河面,荷花亭亭玉立,像仙女一樣立在荷葉的中央。

  秋天,河邊的抽水泵轟轟隆隆,清澈的河水流到了乾涸的土地裡,滋潤著方圓數千畝的秋種土地。

  冬天,濃密的蘆葦已經枯萎,葦絮被北風吹起,漫天飛舞,野鳥簇擁著從葦叢中飛起。老家有座山,山上有座不大的廟,一年四季的善男善女,來往穿梭。記得小時候,我最願意做的事情就是登高遠眺。每天放學後,常常獨自一人來到離家不遠的山坡上,舉目遠眺那無盡的山巒。藍藍的天空萬里無雲,山間裡鳥兒飛來飛去,漫山遍野的山花在風中搖曳,蝴蝶懶散地沐浴著陽光,在繁花似錦的花叢中盡情舒展它那迷人的舞姿。而最喜愛的就是老家的樹,尤其是果樹多,常吃得我們飽食終日,梨樹,桃樹,棗樹,桑樹,蘋果樹……而高大挺拔的泡桐樹,枝繁葉茂的榆樹,絮狀滿天飛的柳樹。大人們時常在樹蔭下乘涼,而我們這些孩子則爬上大樹抓知了,掏鳥窩……

  最難忘的是老家的父老鄉親們,每次回老家,鄉親們都問長問短。而隨著歲月的年輪,很多從小看著我長大的長輩們都一個個老去了,永遠離開了我們。比我或大或小的同齡人,滄海桑田,讓他們都兩鬢白髮了,真是歲月不饒人啊。最可愛的是那些我不熟悉的孩子們,每次回老家,一個個陌生的面孔告訴我,他們是誰家的娃娃。真是“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感受。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老家,每一個人的老家又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村莊。每當想起老家,這個親切而心動的稱呼時,便會想起老家的山和水,人和事,風和月,情和義……不管此生我們走得再久再遠,卻永遠也走不出老家,不管我們現在生活的地方再大再好,那片鄉愁卻始終縈繞在心頭。

  快樂老家,有我們道不完的情愫,看不夠的景色,剪不斷的鄉情,聽不厭的鄉音,憶不完的鄉愁……

  公眾號:南粵作家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描寫我的老家的情感故事隨筆
照顧老人的生活故事隨筆
相關知識
給爸爸的一封信情感故事隨筆
描寫我的老家的情感故事隨筆
描寫我的老家的情感故事隨筆
描寫回家路的情感故事隨筆
描寫回家路的情感故事隨筆
描寫感情的孤島情感故事隨筆
描寫冬天來了的情感故事隨筆
描寫故鄉長沙的情感故事隨筆
描寫青城的情感故事隨筆
描寫母親的情感故事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