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的多維解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作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形象話語,中國夢理念具有重大的戰略價值和豐富的思想意蘊。
  中國夢既承載歷史,也直面現實
  中國夢是以來新近流行的主流政治話語,但是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
  首先,它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在世界歷史上很長一段時期內,中國一直位居發展前列。然而,正當世界現代化萌動之時,中國由於各種原因失去了與之同時起步的戰略機遇,不久被西方趕超。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在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威逼下,被動地捲入世界現代化程序,以屈辱的姿態進入近代史,屢遭欺凌,屢受掠奪,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可以說,當時中華民族在客觀上開始走下坡路――一步步淪為列強欺凌掠奪的物件,但是在主觀上走的是上坡路――民族復興之夢逐漸在先進中國知識分子心中“生根發芽”。雖然各種救國運動和方案最終都以失敗告終,但是梁啟超提出的“少年中國”、孫中山呼號的“振興中華”等復興中華的理想,卻深深影響了億萬中國人。中國共產黨登上歷史舞臺,掀開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並最終帶領人民找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正確道路。因此,同志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既深深體現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們不懈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夙願。”正所謂“不數既往,不能知將來;不求遠因,不能明近果。”追憶中國歷史,我們對此有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它具有廣泛的現實基礎。人們常說,偉大的民族擁有偉大的夢想。那麼,何為偉大的夢想?我們認為,敢於並善於改變現實的夢想就是偉大的夢想,而擁有這樣夢想的民族才稱得上是偉大的民族。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的努力,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從根本上改變了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正在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正在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闊步邁進。可以說,相比過去而言,我們在此時具有夢想未來美好生活的充足底氣。與此同時,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沒有變。現實生活確實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發展起來的問題一點不比不發展帶來的問題少。可以說,相比過去而言,我們在此時具有嚮往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就此而論,中國夢理念的提出可謂恰逢其時。
  中國夢既昭示未來,也激勵當下
  無產階級革命家張聞天曾說:“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這表明,理想具有超越當下、指向未來的前瞻性。但是,理想與空想有時只有一步之遙,如果人們只是滿足於想象未來而不實踐於當下,理想也必然流於空想。
  中國夢是指向未來的,它指引著中華民族前進的方向。中國夢作為我們今日之“生活的理想”,具有鼓舞我們去為“理想的生活”而奮鬥的“指南針”、“驅動器”功能。一直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一筆筆地勾畫著中國夢的美麗線條。從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三步走”戰略,到具體化描述的兩個百年目標,從“全面建設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中國夢並不遙遠、並不虛幻,而是變得越來越可感、可知。中國夢是指向未來的,也是一定會到來的。
  中國夢是激勵當下的,它激勵著我們切實做好今天的事情。我們既要抬頭看準路,更要低頭做好事。藍圖再美,也要腳踏實地,中國夢能否實現,就取決於我們如何把握當下。正因為如此,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首次正式闡發中國夢之時就重申“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口號。結合我們今天的任務來看,要“興邦”,必須“實幹”,而“實幹”之要義在於改革。用“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對此進行了生動註解。“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當前,中國正處於從中等收入國家向中等發達國家邁進的戰略機遇期,也正面臨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險期;正站在距離實現夢想最近的歷史關節點,也進入了改革的深水區和攻堅期。與改革淺水區的“人人受益”的“帕累託改進”相比,改革進入深水區勢必會因利益格局重構而使複雜性、艱鉅性和風險性倍增。但是,只有敢於改革、善於改革,才能繼續釋放制度紅利,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與人民幸福才有希望,夢想才能照進現實。
  中國夢既屬於民族,也屬於個人
  近期多次強調指出: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這表明,中國夢融民族復興夢與人民幸福夢於一體,它既屬於整個中華民族,也屬於每個中華兒女。民族復興夢與個人幸福夢,兩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方面,個人幸福夢以民族復興夢為前提和依託。當前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夢”是一種集體想象,所以與其個人無關。眾所周知,民族與個人的關係,實質就是集體與個體的關係,是一對矛盾統一體。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民族復興夢與個人幸福夢從來就不是兩條互不相干的平行線,而是始終保持著一榮皆榮、一損皆損的互生互動的關係。每個中華兒女都與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國家與民族強大與否,最終都會在每個人的命運中體現出來。歷史反覆告訴我們,國家貧弱,人民就無尊嚴可言,更無幸福可談;只有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個人才會幸福。正如所說,“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
  另一方面,民族復興夢以個人幸福夢為動力和目的。“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馬克思主義提倡集體主義,但是從來不否認個體的價值。沒有普通個體為了夢想努力奮鬥,也就不可能有國家的繁榮與富強。正所謂:大河無水小河干,小河水豐大河盈。亦如指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中國夢的實現有很多指標,如經濟指標、軍事指標、文化指標、科技指標、環境指標等,但最根本的是幸福指標。無論是國家的富強夢還是民族的振興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幸福夢。民族復興夢的巨集大敘事終究要化為一個個鮮活生動的個人幸福夢,而每個個人幸福夢的實現,就是在向民族復興夢一步步邁進。中國夢並不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它就在每個個人的夢想中真真切切地展開著。
  中國夢既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
  在全球化時代境域下,中國夢不僅關乎中國的命運,而且關乎世界的命運。
  中國夢首先是屬於中國的。這不僅因為中國夢首先是中華民族的復興夢、中華兒女的幸福夢,而且因為中國夢將沿著中國道路才能實現。作為一種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道路,中國道路與一些資本主義發展模式相比,具有自己的優點:與歐美模式相比,顯示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很強的可成長性;與拉美模式相比,顯現出發展的人本性和社會的穩定性;與印度模式相比,顯示出高速經濟增長的持續性和發展的全面性。
  中國夢也是屬於世界的。“我們要實現的中國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各國人民。”作為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國,中國實現民族復興,既對本國人民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的重大貢獻,同時也才有能力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同時,中國夢的實現,決不走某些西方國家依靠海外掠奪實現現代化的歷史道路,決不以犧牲其他國家人民的利益為代價,而是堅持走和平發展之路。國際社會近期之所以高度關注中國夢,歸根到底在於希望它繼續向世界傳遞正能量。其一,世界希望從中國獲取發展動力。由於人口多、塊頭大,中國的發展前景直接牽繫全球。因此,多哥國民議會第一副議長克拉蘇格將中國比作“牽引許多國家的火車頭”,墨西哥《至上報》國際新聞版主編卡雷尼奧將中國比作“世界經濟發動機”。其二,世界希望與中國共享發展成果。經濟上互惠互利是中國夢帶給世界最為直接的“禮物”。阿根廷國際戰略計劃研究所所長豪爾赫・卡斯特羅認為,南美洲是中國發展的最大受益者;泰國朱拉隆功大學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楊作為指出,中國的和平崛起已經惠及了泰國等周邊國家的發展。其三,世界希望從中國借鑑發展靈感。對世界而言,中國夢更有價值的貢獻在於提供一種新思路。肯亞經濟事務研究所執行長奧維諾認為“中國夢”的具體內容是以發展民生為主,是值得借鑑的新發展模式。聯合國“全球經濟與可持續發展”課題組協調人多斯・桑托斯認為,2008年以來的國際金融危機證明了新自由主義的侷限性,中國將為世界帶來“深層社會經濟戰略與政策的重新定義”。這些國際評價,反映出中國夢不是我們關起門來自說自話的小夢,而是開放、包容、共贏的大夢。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

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力量
依法治國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然路徑
相關知識
中國夢的多維解析
中國夢的知行解析
千年大計與中國夢的理解個人感悟隨筆
如何從理論學習和實踐上加強對中國夢的理解
中國夢解讀之詮釋中國夢的精品力作
謎語一心中國夢的答案
關於中國夢的主題班會主持詞
少兒中國夢的繪畫作品有哪些
教師學習中國夢的心得體會
關於描寫中國夢的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