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散文的教案範文3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散文是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文體之一,以下是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一篇散文的教案範文,供大家參考!

  一篇散文的教案範文一

  一、 設定情境,匯入新課

  師:“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同學們,這兩句詩大家聽說過嗎?

  生:***齊說***聽說過。

  師:知道它是歌頌什麼的嗎?

  生:母愛***也有生說母親***。

  師:是的。如果說母愛如涓涓細流滋潤著我們的心田,那麼父愛便是一首永遠不老的歌,時時震撼著我們的心靈!有一首歌,名字就叫《父親》,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共同沐浴這份深深的父愛。

  ***師錄音機播放歌曲《父親》***

  師:生活中父親就是那登天的梯,父親就是那拉車的牛!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的這篇敘事散文《父親的肩頭一片雪白……》,就是一篇表現父愛的感人之作。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認真地把課文默讀一遍,讀完後試著用一兩句話告訴大家文章講了件什麼事。***生讀課文***

  師:好,下面誰來說說看,文章講了件什麼事。

  生1:寫了“我”因為成績很好到城裡讀書,期末考試後要開家長會,我不讓父親去,後來父親還是去了。

  師:概括得很準確,很好,請坐。

  師:還有更簡潔點的嗎?

  生2:寫的是父親開家長會的事。

  師:非常棒,簡潔,又把文章的中心事件給概括出來了。請坐。

  三、研讀課文重點章節,體會父愛深情

  師:學校要開全體師生大會,要求每位學生的家長都要參加,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麼我還是不讓父親去呢?

  生:因為我心裡很自卑。

  師:我自卑什麼,能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嗎?同座之間一齊找找看,看誰找得又快又全。

  師:找完了嗎,誰來說說看。

  生1:在第2小節。“當我穿著農家孩子的粗衣布鞋邁進教室時,不少同學頓時傳來鬨笑聲,隨後就有孩子為我起了‘土老帽’、‘趿拉鞋’的外號。”

  師:嗯,家境的貧寒讓我自卑,還有呢?

  生2:第11小節。“別人的家長是幹部,你又不會發言……”

  師:父親沒有地位,也沒有文化。

  生3:在第12小節,“那麼多家長,就你一個人是種地的……。”

  生4:第6小節也有。“眼前就似乎出現……臃腫不堪。”父親很“土”。

  師:是的,因為這些自卑,作者寧肯選擇孤單地去領獎,也不願意讓父親去我的學校,後來父親到底有沒有去學校呢?

  生:去了。

  師:有沒有出現在大家面前?

  生:出現了。

  師:是誰把他介紹給眾人的?

  ***以下的內容在網路上就找不到了***

  父親的肩頭一片雪白……

  無錫市新安中學 沈嬌

  一、設定情境,匯入新課

  1、 欣賞視訊音樂,劉和剛的《父親》

  2、你聽了有什麼感受?聽出了什麼?

  3、今天我們來學習的這篇散文《父親的肩頭一片雪白》也是表現父愛的感人之作。

  二、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自由地大聲朗讀課文,思考:家長會前後我的思想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1***找出我自卑的語句並分析

  a“當我穿著農家孩子的粗衣布鞋邁進教室時,不少同學頓時傳來鬨笑聲,隨後就有孩子為我起了‘土老帽’、‘趿拉鞋’的外號。”

  b“眼前就似乎出現父親那黑乎乎的頭巾,粗糙的面孔和一身髒兮兮的棉衣棉褲,臃腫不堪。”

  c“別人的家長是幹部,你又不會發言……”

  d“班上就我一個鄉下孩子,那麼多家長,就你一個人是種地的……。”

  家境貧寒 “土” 沒地位,沒文化

  ***2***找出我自信的語句並分析***強調父親的那句話***

  我忽然發現,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鄉下人還是城市人,都是芸芸眾生中普通的一員,奮鬥的權利都是相同的,任何的成功都需要付出汗水.正如父親所言:男子漢,只要勤奮,別人有的,咱們自己也會有.

  三、研讀16小節,體會父愛

  1、指名讀發現父親時的情景***16小節***,他生思考:

  父親,父親來了!他正透過一扇玻璃向裡望,仔細聆聽著校長的講話.我揚揚手臂,父親看到了我,向我使勁擺擺手.風正吹,雪在舞,父親的肩頭一片雪白……

  ***1***.我不讓父親來,父親第二天一大早為什麼還提出要來?

  下雪了,擔心我

  ***2***.父親來幹什麼的?

  分享我成功的喜悅

  ***3***.父親來了為什麼不進去而站在窗外呢?

  怕給我丟臉

  ***4***“父親的肩頭一片雪白”說明了什麼?

  a在外面站了很久

  b我剛出門,他不放心我,就後腳跟來了

  2、齊讀16小節,再次感受父愛。

  3、面對風雪中這雪白的身影,假如文中的”我”就是你,你最想對父親說什麼?你又最想做什麼?

  4、小結並積累父愛母愛的名言:

  ***1***父愛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溫暖如春;父愛是一泓清泉,讓你的情感即使蒙上歲月的風塵依然純潔明淨。

  ***2***父愛同母愛一樣的無私,他不求回報;父愛是一種默默無聞,寓於無形之中的一種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體會。

  ***3***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裡面怎能不甜?***雨果***

  ***4***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 高爾基***

  四、拓展延伸

  1、回顧一下自己的生活中父母有沒有令人感動而被我們忽視的細節?哪怕是一句話?一個動作?

  2、此時此刻,你想對你的父母說些什麼呢?把它寫在愛心小卡片上,回去送給父母。***配樂《懂你》***

  父親的肩頭一片雪白

  15歲,我在全縣數學競賽中獲得了第一名,被推薦到縣城最好的實驗中學讀書。為此,父親高興得一晚上沒睡著覺,千囑咐萬叮嚀,希望我爭一口氣以後考上大學中專什麼的。學校實行走讀制,每天我都要騎著那輛老掉牙的自行車上學,風雨無阻。

  條件的艱苦我不怕,可是那所學校的同學幾乎都是縣城的孩子,父母都是非農業戶口,尤其是在我那個班,有好幾個局長們的孩子。當我穿著農家孩子的粗衣布鞋邁進教室時,頓時傳來不少同學的鬨笑聲。隨後就有孩子為我起了“土老冒”、趿拉鞋“的外號。在花花綠綠活潑的同學中,我特別敏感孤獨,我似乎感到了自己的弱小和對新環境的恐懼,許多次我推著破舊的自行車來到學校,就看到局長的孩子們從吉普車裡出來,趾高氣揚地斜視我一眼,我頓時感受到一種難以忍受的歧視。

  好在我是一個特別勤奮的學生,我的基礎本來就紮實,在學習上毫不吃力。半年以後,期末考試結束了,緊跟著就要放寒假。當班主任在課堂上宣佈成績時,我頓時驚呆了:我在班上乃至全年級都是第一名。

  班主任說:明天就要放寒假了,學校召開全體師生大會,每個學生要有一位家長參加大會,屆時要對優秀學生頒獎,發獎狀、發獎金。

  我興奮不已,作為一個農村孩子,我並不比別人差。這時,我聽到鄰座的幾位局長的孩子在嘀咕:那個”趿拉鞋“,也會考第一,”土老冒“……

  我的心一下子又涼了下去。明天開大會,還讓我父親來嗎?這樣想著,眼前就似乎出現父親那黑乎乎的頭巾、粗糙的面孔和一身髒兮兮的棉衣棉褲,臃腫不堪。父親要是來了,說不定那些可惡的同學又要起外號呢。

  課堂外面的天陰沉沉的,我的心涼涼的,扭扭頭,局長的孩子們正向我做鬼神臉。我見過,那華貴的呢子大衣,亮亮的黑皮鞋,還有那輛轎車,都讓隱驚羨不已。再想想我的父親,我的眼淚在眼眶裡打轉轉。

  我悄悄地離開了學校。考了第一,僅給了我片刻的興奮,隨即自卑又湧上心頭。我仍感到,作為農村孩子,城市孩子們對我的歧視如巨石般壓在心頭。

  回到家裡,我把成績通知單遞給父親,父親樂得合不攏嘴巴。當我告訴父親明天要開全體師生家長大會時,父親立刻張羅開來,叮囑母親翻箱倒櫃找出春節時他才捨不得穿的那件皮大衣。

  可是我說:”爹,你別去了,人家的父母都是城裡的幹部……“父親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我轉過身,鼻子不禁又酸了起來,我在想:父親,你不什麼不也是幹部,你怎麼偏偏當一輩子農民……

  第二天天未亮,窗外颳起了呼呼的北風,窗戶的塑料紙被吹得啪啪響,外面是一片片的雪白。我摸索著穿上衣服收拾書包。父親說:我送你去吧,下雪了……我說:你就別去了,不就開個會嗎?再說,別人的家長是幹部,你又不會發言……

  開啟屋門,一股雪湧進屋來,好大的雪。我往書包裡塞進兩個窩頭和一塊老鹹菜,咬咬牙,衝進風雪之中。涼涼的天涼涼的心。父親,真是對不起您了,我是真心想讓您分享我的光榮的,可是,班上就我一人鄉下孩子,那麼多家長,就你一個人是種地的……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當學校響起預備鈴時,我邁進學校的大門。雪仍似鵝毛紛紛揚揚,幾輛吉普車很顯眼地停在操場上。

  學校的大禮堂擠滿了同學、老師和家長。我從教室裡搬了自己的凳子擠進去,班上許多同學都在看著我,我的衣服溼了一大片,狼狽不堪,我的臉火辣辣的。

  鈴聲響過後,校長邁上講臺講話,那些幹部家長們使勁地鼓掌。我環顧四周,同學們都來了,都是家長陪著,而我……

  校長的講話不時激起同學們和家長們的一陣陣的掌聲和笑聲,我頭腦麻木一片,身上冷得厲害,肚子餓得厲害,心裡孤單得厲害。我無心聽校長的講話,隨意把目光投向窗外的風雪,就這麼一剎那,我驚呆了——

  父親,父親來了!他正透過一扇玻璃向裡望,仔細聆聽著校長的講話。我揚揚手臂,父親看到了我,向我使勁擺擺手。風正吹,雪在舞,父親的戾肩頭一片雪白……一陣掌聲響起來,有同學使勁扯扯我的衣服,校長正喚我的名字,手裡正舒展開一張鮮紅的獎狀。

  我下意識地走向講臺,校長很慈祥地慈祥著我。一剎那,我的淚水湧出眼簾,我手指窗外——

  禮堂裡所有的目光都劉刷刷地投向窗外,投向我的父親。校長一個箭步下了講臺,開啟門。風雪呼嘯著湧入禮堂,父親跨進來,抖落身上一層雪花。

  我說:這是我的——父親!熱烈的掌聲響起……

  父親在我的座位上坐下去。我手持獎狀和獎金接受同學們和那麼多家長欽羨的目光。我看見父親凝視著我,那粗布衣服,那陣舊的頭巾,與同學們的幹部家長比起來仍是那麼刺眼可是,那畢竟是我的父親啊,對孩子,同樣有著令人心慟的情結!

  放學時,我和父親步出禮堂,風雪仍不停地刮,父親趕來的毛驢車在幾輛轎車、吉普車中間,十分醒目。家裡的那頭毛驢成了白色,凍得咴兒咴兒直叫。

  父親說:你其實沒必要自卑,別人的歧視都是暫時的。男子漢,只要勤奮,別人有的,咱們自己也會有……

  三年以後的秋天,父親送我到北京讀大學,我們仍是一副鄉下人的裝扮。我們逛遍了王府蟛大街,最後在東單街口分別。在那座過街天橋上。我看到父親朝著火車站方向走去,那副鄉下裝扮很快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中。我忽然發現,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鄉下人還是城市人,都是芸芸眾生中普通的一員。奮鬥的權利都是相同的,任何的成功都需要付出汗水。正如父親所言:男子漢,只要勤奮,別人有的,咱們自己也會有。

  一篇散文的教案範文二

  課堂教學不是議論文。如果課堂教學是一篇議論文,教師就會為追求教學過程的“完美”而無視個體生命的存在,從而使課堂失去靈動和生氣。

  課堂教學是一篇散文。

  因為是散文,教學目標就不會僅僅定位於一個層面,譬如知識,而是著眼於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及其與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的適應。

  因為是散文,課堂教學就不會固執於預設,而有可能根據學情對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作部分的調整,使教學內容的設定更好地服務於學生的學習。

  因為是散文,課堂結構不再程式化,教學的思路將隨著教學內容的改變而改變,隨著學生實際的變化而變化,更隨著課堂中出現的複雜多變的教學情境和問題而進行調整,從而使課堂充滿生機和魅力。

  因為是散文,教學的資源就來自於多個方面:預設的,生成的;教師的,學生的;學習的,生活的;歷史的,現實的,未來的;學校的,家庭的,社會的;正面的經驗,反面的教訓……

  因為是散文,課堂中的教學方法是多樣化的:既有教師的講述,也有學生的自主學習,更有師生的共同探究和小組的合作學習。

  因為是散文,學生的“學”不再隸屬於教師的“教”,學生的思維不再被教師的思維所牽引,“學”成了與“教”同等重要的矛盾的另一方面,矛盾雙方的碰撞會產生傳統教學環境下不能產生的思維之火,並生成為新的教學資源,學生因此而感到驚喜和快樂。

  因為是散文,教學效果的評價也是多元的,不僅要看教師的“導”;更要看學生的“學”:看學生的學習情緒是否高漲,學習態度是否積極,是否真正做到參與教學過程,在反饋中知識是否掌握得牢固,學習信心和學習能力是否得到增強。

  因為是散文,學生作業也具備了開放性,個性化作業取代一統式作業,作業內容和方式的選擇更為寬泛,更加自由。

  當然,作為課堂教學的散文的形散與神聚是統一的,這個神就是通過課堂中師生的共同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自我發展意識,同時使教師的專業水平得以進一步的提升。

  課堂教學是一篇由教學目的之神主導的、形之散與神之聚統一的、使師生充分感受到學習和生命的快樂的、讓人愛不釋手的一篇散文。

  一篇散文的教案範文三

  一、《杜鵑枝上杜鵑啼》

  這是一篇小品文。小品文當然也屬散文,但我們稱它為小品文,這樣可以突出這篇文章的特點,更切合大綱所規定的選文要題材、體裁和風格的多樣化的要求。小品文一般沒有一個先行的主題,不矯情,不做作,而是自然把天地間的蟲魚鳥獸、花草樹木,納入作者寫作視野,流於作者的筆底。所以小品文能充分表現作者的才情風致。這篇文章是圍繞杜鵑,“東拉西扯”,在貌似純知識的介紹中,展現作者的淵博知識和嫻熟的文字表達功夫。

  教學時,這篇文章給廣大師生一個大難題,可能是抓不住文章的中心思想。確實,很難找出這篇文章明確的中心意思,所以在這一點上,它不同於過去的傳統課文,不合傳統的解讀習慣。教師教學時,不必非要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關鍵是要扣住單元學習重點:整體感知、揣摩語言,在這個目標指引下來完成這篇課文的學習。作為一篇課文,只佔一課時,當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抓要點。我們認為要點有三:①整體感知作者包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情感。這是這篇文章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習中可以廣泛展開討論,有不同觀點不要緊,這正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感知和思考問題的能力。②引導學生注意文章的語言表達特點***簡潔、本色、雅緻等***,品味一些好的詞句。③積累課文中涉及的豐富文化知識。通過學習使學生在以上三個方面小有收穫,也就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教學要求。

  二、《在慶祝北京大學一百週年大會上的講話》

  從大的方面看,學習這篇文章的任務有二,是一思想內容方面的,二是語言文化方面的。前者來說,要了解江對以北京大學為代表的中國高等學校和中國高等教育的關心,瞭解江世紀之交對青年提出的殷切期望,並以此轉化為自己前進的動力。所以,學習這篇課文很重要的一點,是培養學生的時代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後者來說,主要是在這篇課文中落實這個單元的學習重點,重點有二:①從分析篇章結構入手,理清全文思路;②探究文章涉及的主要問題,把握全文內容。

  對第一個重點來說,因為這是一篇演講詞,內容清楚,結構清晰,語言淺顯易懂,所以分析結構、理清思路並不難,只要先讓學生用十幾分鍾時間讀兩三遍,再用幾分鐘時間討論解決,就可以了。四個“統一”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也可略加探討,不必摳得過深。而第二個問題,涉及中國近現代史、北京大學歷史和傳統、科學技術、知識經濟、人才競爭、高校改革等一系列問題,作為中學生不可能懂得太多,這些也不完全屬於語文的範疇,跟歷史、政治、教育等學科密切相關,所以課堂的學習不可能解決這麼多問題,但教師可以因勢利導,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時代,跟上時代脈搏跳動的節奏。

  三、《過萬重山漫想》

  這篇文章可以較好地貫徹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把握文意、理清思路。

  把握文意,就是說作者在這篇課文中寫了什麼,表達了怎樣的思想和情感,這是深入瞭解課文的基礎和起點。從這一點上說,《過萬重山漫想》是寫作者穿行三峽時的見所思所想,既有對三峽奇麗景色的描寫,又有對遠古洪荒時代第一個人穿行三峽壯舉的猜想,及由此生髮的一系列聯想,也有對未來美好藍圖的暢想……總之,所涉內容豐富,文化含量極大。教學時首先引導學生熟悉課文內容,歸納文章主旨。

  理清思路,就是說作者文章寫作的起承轉合,為什麼由這裡寫到那裡,其思路是怎樣展開的。思路訓練,既幫助理清了文章結構層次,又使學生能夠明白這樣安排結構層次的道理。所以思路訓練是一種邏輯思維訓練。這篇課文,思路非常清晰,抓住關鍵詞語如“念頭”“思緒”“想”“思想……飛去”“思路”等等,就可以尋出作者思路的蹤跡。

  語文學習,永遠不能忘記一點的是語言的學習。這篇課文的語言優美、形象、流暢,詩典故不少,這些,教學時都要落到實處,讓學生積累下來。

  四、《衚衕文化》

  這篇課文所在的單元,其學習重點是:概括要點、提取精要。體現在這篇課文中,教學任務有三:①概括作者筆下賦予的北京胡同文化的內涵。關於這一點,本篇課文非常適合進行這方面的訓練。一方面,學習作者透過表面看本質,從繁雜的北京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概括出衚衕文化精義的能力;另一方面,學習從課文對北京胡同文化的具體描寫中把握內容要點,提取文章精要。教學時要善於引導學生注意課文中的主旨句。②體會作者對北京胡同文化的興衰流露的複雜感情,並進行適當的解釋。關於這一點,可以從有關句段中看出,但假如能對汪曾祺的思想文化背景有更深的瞭解,對本文的複雜感情的理解就會更深入,更全面。③品味語言。汪曾祺作品的語言,在當代文壇獨樹一幟,樸實、口語化、民族化和蘊藉、典雅、意境化相結合。這個單元,重點是概括要點,但不能對語言學習置之不理,相反,應該成為課堂教學必須完成的任務。

  五、《外國散文兩篇》***《世間最美的墳墓》《冬天之美》***

  這兩篇外國散文,學習重點仍是概括要點、提取精要。課堂教學除了完成這一任務外,還要注意的是,這兩篇文章都提到了美。前者是樸素美,後者是自然美。寫前者的美,是要激起人們對托爾斯泰這位大文豪的崇敬與讚美,並讓人思考人生的價值;寫後者的美,是讓人關注平民生活,注意大自然。所以從思想內容角度來看,這兩篇文章內涵較深,值得品味的地方很多,可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教育。究竟抓住哪一點來進行教學,完全可以發揮教師的個性。不過,大致的原則是,在引導學生反覆閱讀課文、體味字裡行間表現的樸素美和自然美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討論,各抒己見。

  教學這幾篇新課文應注意哪些問題

  1、少講授,多討論

  當前語文教育的積弊,是老師在課堂上滿堂灌,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缺少自己獨立思考和活動的空間。這種現象由來已久。究其原因,主要是應試教育造成的惡果,生怕學生不能獲得標準答案,害怕在激烈的考試中得不到高分。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直接扼殺了學生生動活潑的創造力,使語文教育少、慢、差、費,長期在低水平上徘徊。

  面對課時不斷減少、而語文學習量又有增無減的現實,只有轉變教學觀念,實施新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培養新時代有創造力的語文人才。新編高中語文教材,自始至終貫穿了這種少講授、多討論的精神。表現在閱讀提示很簡練,練習量少,且相當多的討論題、主觀題,課時安排少等方面。為此,現代文部分的教學一定要做到少講授,多討論。一定要把大量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閱讀、發現、質疑、討論,教師只是起導演、組織作用。尤其是一些自讀課文,一般只安排一課時,如果還是由老師在課堂上面面俱到地絮絮叼叼,則無法貫徹教材編者的意圖,不能跟上當前語文教育改革的步伐。

  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初,胡適就指出,國語文的教授法,“課堂上只有討論,不用講解。注入式的教授,自不容於當代的新潮流,教員在講堂上,除了補充和討論以外,實在沒有講解的必要”***《再論中學的國文教學》***。80年後的今天,這段話仍有它強烈的現實批判意義,當引起我們警醒。

  2、避免大而空的教學

  現代文教學中少講授,多討論,並不是無目的的大而空的學習。現代文教學最容易大而空,現在加上課時少,練習少,教師教學更可能“走過場”。比如,《杜鵑枝上杜鵑啼》《衚衕文化》等,都是一課時,應該教給學生什麼,心中要十分有數,如果心中茫然,則一節課下來,學生除了記住課文篇名和作者外,其他什麼也想不起來。正是為了預防這種現象的發生,我們規定了每一單元和每一課的學習重點。抓住重點進行教學,就不至於大而空,學生一課就有一得。

  朱自清先生在上個世紀30年代說過,教學中學國文的一大困難是“往往只注重思想的獲得而忽略語彙的擴充套件,字句的修飾,篇章的組織,聲調的變化等”***《〈文心〉序》***,這在今天同樣要引起我們教學時的注意。即教學一篇現代文,不要僅停留在告訴學生文章寫了什麼、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這一類大而化之的問題上,還要從字詞句、篇章結構組織等更具體、細小的方面使學生有所收穫。

  3、抓住重點旁及其餘

  這幾篇現代文分佈在各個單元,學習重點各不相同,有的重點是揣摩語言,有的重點是理清思路,有的重點是概括要點。但既有重點,就應該有次重點、非重點,我們在教材中只是沒有指出來,需要教師靈活處理。我們不能把學習重點看成具體課堂教學中的唯一任務,而要把它看成是眾多工中最重要的一個。所以課堂教學,除了落實學習重點外,其他方面也要涉及。事實上,一篇好的文章,總是在不止一個方面寫得好,而是在許多方面堪為典範,值得學習。如魯迅的《記念劉和珍君》,單元學習重點是理清思路。但我們並不能理解為只要理清這篇文章的思路就可以了。其他如作者思想感情、語言品味,都要引導學生去學習。語文能力是在反覆學習中螺旋式上升提高的,它不同於理科,知識有明顯的階梯。所以,現代文的教學,一定要避免單打一,而是要在整體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重點,旁及其餘。比如,《杜鵑枝上杜鵑啼》除了重點學習揣摩語言外,還要注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過萬重山漫想》除了重點學習理清思路外,還要注意作者的語言表達技巧;《衚衕文化》除了重點學習概括要點外,還要學習揣摩語言……這樣,才是科學的語文學習。

  4、教科書與語文讀本相結合

  這套新編高中語文教材的一大特色,是編寫了與課內教科書相配套的語文讀本,作為語文學習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語文讀本的存在,為教科書的使用提供了一定的靈活性。語文讀本中,我們編排了與課內教科書中三個現代文單元相對應的三組文章,來鞏固課內所學內容。這樣,教師在進行這幾個現代文單元的教學時,要時時想到還有語文讀本。一方面,如果教師認為課內教科書中不太合適教學,或者不應該用那麼多課時的文章,可以節省課時,從讀本中提取好的文章來充實課內學習比如,語文讀本中的《包身工》也許比課內教科書中某些課文,更適合對學生進行思路訓練。另一方面,課內學習要兼顧讀本中的文章,教學時要善於把兩者放在一起使用,加大教學內涵,如《內蒙訪古》讀本中節選了全文的另外幾個部分,如果佈置學生預先將課內外各部分放在一起完整地閱讀一遍,則對課內節選部分的學習一定有幫助;又如引導學生在學習《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之前,先閱讀讀本中的《永遠的校園》,則一定可以加深對北大精神的瞭解,也就便於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總之,教科書中現代文教學怎樣與語文讀本中的現代文相結合,使課內教學顯得更厚實,更有文化內涵,必須引起足夠的注意。相信一定能探索出適合自己教學的新路子。

  5、利用多媒體,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

  《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與舊的大綱比起來,增加了“教學裝置”這一部分,其中特別提到,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利用網路資源;語文教師應努力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充分利用教學裝置,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要開發、製作教學課件來輔助語文課堂教學。這幾點可以說提得非常及時。現代文教學,要富有時代氣息,要引起學生興趣,要取得立體效果,必須利用網路資源,利用多媒體,製作一些教學課件。現在網際網路上有充分的資源,可供我們下載,可以把這些資源製作成適合自己需要的教學課件,以配合教學。比如,關於北京大學、長江三峽、內蒙風光、北京胡同等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文字、圖片資料,只要有條件,在網際網路上並不難找,難的是有這種意識,有這份心思,並願意動手。長期以來,語文教學,憑一枝粉筆、一張嘴、一本書,包打天下,這樣的時代應該結束,應輔之以電腦光碟螢幕音像等現代化的教學裝置和教學手段。要求現代文要有時代氣息,要求學生要有創造精神,同樣必須要求現代文教學手段走向現代化。

古代的文藝與教育
高一歷史暑假作業及答案
相關知識
一篇散文的教案範文3篇
初一英語下冊教案範文
小班散文欣賞教案範文3篇
高爾基散文早晨教案範文3篇
高爾基散文早晨教案範文3篇
古代散文學習漫議教案範文3篇
幼兒園五一活動策劃方案範文3篇
大班立夏時節的活動教案範文
初一英語教案範文
小學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教案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