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白居易的小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白居易是個大詩人,他的許多詩都反映人們的疾苦,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白居易不僅詩如此,人也如此,關心老百姓的疾苦,下面小編給大家講個。

  那一年,杭州大旱,一旱旱了九九八十一天。西湖兩邊的幾千畝農田,地皮都裂了長長的口子,稻禾枯黃,像火燒過一樣。老百姓天天到衙門裡去請求大老爺:趕快放西湖水,救救農田。可是,那些官府大老爺,只知整天在西湖上尋歡作樂,卻一直不理不睬。

  有一天,百姓們又熙熙攘攘地趕到衙門裡來,要求大老爺放西湖水,有的喊:“青天大老爺,趕快放西湖水,救救農田!”有的喊:“大老爺,再不放西湖水,我們百姓都活不下去啦!”鬧得那位大老爺、睡也睡不安,吃也吃不香,只好親自到衙門口,怒氣衝衝對百姓說:

  “誰說要放西湖水?把西湖水放了,那湖裡的魚蝦就沒有地方棲息啦?”這時,只見人群中走出一個長著五綹長鬚的老漢,不慌不忙地反問說:“魚蝦與百姓的性命相比,哪一個要緊?”

  大老爺一聽,又氣呼呼地說:“誰說放西湖水?把西湖水放了,那菱角就不能生長了。”老漢冷冷地一笑,又反問說:“菱角與稻米相比,哪一種重要?”大老爺一聽,更加氣急敗壞:“誰說放西湖水?放了西湖水,對皇上洪福不利?”其實,這位大老爺想說的是對自己的官運不利,怕說得太露骨了,觸犯眾怒,就把當今皇上抬了出來,嚇唬嚇唬老百姓。

  誰知那老漢一聽這話,更生氣了,他理直氣壯地反問道:“皇上與百姓相比,哪一個要緊?假如沒有百姓種稻谷給他吃,做衣服給他穿,他還當得成皇帝嗎?”周圍的百姓們,聽了大老爺的話,條條無理,早想大罵他一頓:現在聽了這位老漢的話,駁得句句有力,都高興得跳了起來:“他說得對?他說得有理啊?”大老爺早已氣得渾身發抖:“你,你是哪一個?膽敢當眾頂撞老爺,煽動百姓?”那老漢又微微一笑,說:“問我哪一個?我就是白居易!”

  大老爺聽了,原來新上任的白居易到了。這老頭兒,當今皇上也怕他三分,不好硬頂,連忙打躬作揖地說:“原來是新任的刺史白大人到啦!下官有失遠迎,當面謝罪。請,請到衙門內休息一下。”

  老百姓聽說這老漢就是白居易,有的還讀過他關心百姓的詩篇,都說:“白居易來做我們的父母官,我們的農田有救了!”

  果然,第二天,碧綠綠的西湖水,嘩嘩地流進了附近的農田;乾枯的稻禾,像喝上了甘露,“刷”地一下子直起了腰;百姓們望著潺潺的湖水,流進自己的農田,興奮得掉下眼淚來。

  後來,白居易又訪問了附近農家,在錢塘門外,修了一條堤,造了一座石涵閘,把湖水貯蓄起來。他又恐怕後代的地方官不瞭解堤壩對人民的利害關係,親自寫了篇《錢塘湖堤記》***當時西湖又叫錢塘湖***刻在石碑上,詳細寫明堤壩的用處,以及蓄水、放水和保護堤壩的方法。

  百姓都圍攏著來看這塊石碑。當看到上面寫著,放一寸湖水能夠灌溉多少頃田時,大家都為白居易深知百姓痛苦,精密設計了這個水利工程,感動得熱淚滾滾。大家紛紛議論,覺得這大老爺不錯,要為他向朝廷請功。白居易一聽到這個訊息,急忙阻止,還沉痛地做了一首詩:

  稅重多貧戶, 農飢足旱田;

  惟留一湖水, 與汝救凶年。

  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對這一湖水,平時管理得可嚴啦。

  有一次,白居易去遊湖。看到南面的湖邊上,有人在挑土填湖,建造亭臺樓閣。白居易就傳問是哪一家造的?當差的回來說:“這是衙內二爺的老丈人在造一座花園。”

  白居易就把二爺的老丈人傳來,說:“西湖,是百姓的西湖,你一個人為什麼要佔用?現在,罰你開葑田一百畝。”

  那位二爺的老丈人沒辦法,曉得刺史說一不二,只好僱一批百姓,挖了一百畝湖泥。

  又一次,白居易從白沙堤上散步回來,看見有人從山上砍了兩株樹,揹回來當柴燒。白居易就對那人說:“山上的樹砍光了,山泥就會流到湖裡去,積聚起來,那怎麼行?罰你補種十株樹!”

  那人就只好到山上去補種了十株樹。從此,再也沒有人敢佔湖造屋、上山砍樹了。這樣,白居易在杭州三年,把西湖整治得水綠山青,使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愛迪生髮明的故事
楊貴妃為什麼喜歡李白的詩
相關知識
關於白居易的小故事
關於白居易的故事
關於白居易的對聯故事
關於想象力的小故事
關於周恩來的小故事
古代關於口才好的小故事
關於正能量的小故事分享
關於有哲理的小故事精選
關於有哲理的小故事
3個關於柳公權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