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獸猶鬥的成語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困獸猶鬥的困獸是指被圍困的野獸;猶:還,尚且。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掙扎、搏鬥。比喻身處絕境仍要拼命抵抗。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春秋時,晉國發兵去救援被楚攻打的鄭國,可是晚到了一步,鄭國已投降了楚軍。這時晉軍主帥荀林父主張退兵,可副帥反對,最後由於意見不一致,晉軍被楚軍打得大敗。

  晉景公得到這一訊息,很是氣憤。晉軍將領回國後,晉景公立即叫人把敗軍將領帶上殿來,大聲斥責,追究責任。那些將領見國君大發雷霆,跪在一旁,不敢吱聲,過了一會,荀林父想到自己是主帥,這次大敗應負有責任,就跪前一步說:“末將罪該萬死,現請求一死。”

  景公盛怒之下,拂袖示意衛兵來捆綁荀林父。這時,大夫士貞子上前阻止,不慌不忙地對景公說:“三十多年前,先君文公在對楚的城濮之戰中大獲全勝,晉國舉國歡騰,但文公面無喜色,左右感到很奇怪,就問文公:‘既然擊敗了強敵,為何反而愁悶?’文公說:‘這次戰鬥,由於我們採取了正確的戰略原則,擊破了楚軍的左、右翼,中軍主帥子玉就完全陷入被動,無法挽回敗局,只得收兵。但楚軍雖敗,主帥子玉尚在,哪裡可以鬆口氣啊!困獸猶鬥,更何況子玉是一國的宰相呢?我們又有什麼可高興的,他是要來報仇的!’直到後來楚王殺了子玉,文公才喜形於色。楚王殺子玉,是幫了我們晉國的忙。如果說楚國被先王打敗是一次失敗,那麼,殺掉子玉是再次失敗。現在您要殺掉林荀父......”

  景公聽了士貞子的話,恍然大悟,笑著說:“大夫別說了,我懂了,我殺了荀林父,豈不是幫了楚國的忙?這樣,我們不是也將一敗再敗了嗎?”

  於是,景公當場就赦免了荀林父等將帥。

  困獸猶鬥成語釋義

  拼音:kùn shòu yóu dòu

  解釋:困獸:被圍困的野獸;猶:還,尚且。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掙扎、搏鬥。比喻身處絕境仍要拼命抵抗。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貶義 ;指在絕境中掙扎

  示例:當代-康笑胤《思君賦》:“要攻,便一鼓作氣,以移山倒海之勢、摧枯拉朽之鋒徹底結束戰爭,別瞻前顧後,舉棋不定,一旦畏手畏腳、優柔寡斷,便會讓當面之敵有喘息之機,令其困獸猶鬥,負隅頑抗。”

  《舊唐書·張孝忠傳》:"然恆州宿將尚多,追之則困獸猶鬥,緩之必翻然改圖。“

  《東周列國志》七九回:”況困獸猶鬥,背城一戰,尚有不可測之事乎?“

  茅盾《蝕·動搖》一一:”你們逼得人家走投無路,不得不下死勁來反抗你們,你忘記困獸猶鬥麼?“

  近義詞:鋌而走險、狗急跳牆

  反義詞:放下屠刀、自行滅亡垂死掙扎

  燈謎:虎牢酣戰勢未休

  

困獸猶鬥的成語故事
如狼牧的成語故事羊
相關知識
困獸猶鬥的成語故事
困獸猶鬥的成語故事
困獸猶鬥的典故
如鳥獸散的成語故事
人面獸心的成語故事
關於飛黃騰達的成語故事
櫛風沐雨的成語故事
走馬觀花的成語故事是什麼
同甘共苦的成語故事
小學生簡單的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