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養生有哪些要點需要注意的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進入九月,秋季就要到了,那麼九月養生要注意什麼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九月養生要點

  1、陰平陽祕

  九月養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祕”的原則。精神調養在秋天非常重要,因為秋天有萬木凋謝之感,人們容易產生“悲秋”,所以要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以適應秋天平容之氣。天氣好的時候,多外出走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排解一下秋愁。

  最適宜的運動莫過於登山了,在晴朗的日子裡,登高望遠,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使自己身心愉悅,心曠神怡。登山使心情愉快的同時,還鍛鍊了身體,使身心都得到放鬆。從而消除不良情緒。

  2、多吃溫食

  要吃些溫食。初秋時節,仍然是溼熱交蒸,以致脾胃內虛,抵抗力下降,這時若能吃些溫食,特別是食用粳米或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

  《本草經疏》譽粳米為“五穀之長,人相須賴以為命者也”。《隨息居飲食譜》謂:“粳米甘平,宜煮粥食,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貧人患虛症,以濃米飲代蔘湯。病人、產婦粥養最宜。

  3、拒絕秋乏

  告別了炎夏,迎來了天清氣爽的秋天,人們感到比夏天要舒服得多了。可是,一些人會有睏倦疲乏的感覺,這種現象被人們稱之為秋乏。秋乏是補償夏季人體超常消耗的保護性反應。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與適應,秋乏會自然而然地消除,但為了不因此影響工作和生活,最好還是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防秋乏的最好辦法就是:首先要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比如跑步,爬山等有氧運動。良好的睡眠有”養陰培元“之效。睡覺時最好在子時之前,由於子時是陽氣最弱,陰氣最盛時,此時睡覺,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能養陰,睡眠質量也最佳。

  4、堅持秋凍

  俗話說”春捂秋凍“,要遵循”耐寒鍛鍊從初秋開始“的規律,氣溫下降但不要急於新增過多的衣服,使身體有抗禦風寒的能力,增強身體抵抗力。但秋凍也不能過頭,有支氣管炎、胃炎等病史的人,則要注意適當保暖,防止舊病復發。

  秋季服裝款式以寬鬆為好,衣料以柔軟下垂或棉布料為好。穿薄而多層套裝的,比穿厚而單層的衣服保暖效能更好,而最外層的衣服應選用輕而能容納大量氣體的衣料。

  5、拒絕秋燥

  九月養生防秋燥也非常關鍵。在秋高氣爽的日子裡,人們往往會出現口乾、脣乾、鼻幹、咽乾及大便乾結、面板乾裂等。

  防止秋燥,首先要注意補充水分,每天最好喝3~4杯開水。宜多食西洋參、沙蔘、百合、杏仁、川貝、冬瓜、黃瓜、蘿蔔、梨等。還可用蔥白、生薑、豆蔻、香菜預防治療感冒。忌食魚蝦、海腥,如帶魚、螃蟹、蝦類、韭菜、辣椒等。

  九月養生蔬菜

  1、芥菜

  芥菜正是秋季的時蔬,芥菜性味辛溫,歸肺、脾,胃經,具有利尿止瀉,祛風散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芥菜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和膳食纖維,故有明目、寬腸通便的作用,可作為眼科患者的食療佳品,還可防治便祕,尤適合老年人及便祕者食用。

  用芥菜醃成的榨菜或鹹菜,由於鹽分過高,不可大量進食,可作為配菜拌炒或煮湯。新鮮的芥菜通常苦味較重,常用來煲鹹豬骨湯,有清熱敗火的食療效果;而要拌炒成菜食用,應選爽脆清甜無渣的水東芥菜為最佳。

  2、蓮藕

  中醫認為蓮藕味甘、性平,有消炎化瘀、清熱解燥、止咳化痰之功,防治秋燥效果獨到。同時,蓮藕含有至少20%的糖類物質和豐富的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維生素C與纖維素的含量更多,堪稱度秋美味。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秋天應該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為主,而藕就是當之無愧的滋補佳品之一。

  時下正是蓮藕上市之時,可以煲一鍋蓮藕排骨湯補陰益髓、健身壯骨。將蓮藕洗淨去節,切成塊狀;將豬排骨洗淨,與蓮藕一起放置瓦煲,加入幾個紅棗,先用大火,後用文火煲2個半小時,然後撈起蓮藕、豬排骨切塊狀,拌醬油供佐餐用。湯水調入適量食鹽即可。

  3、小白菜

  小白菜味苦微寒,適合秋季養胃通腸。它富含維生素C和鈣質,還有磷、鐵、胡蘿蔔素和B族維生素等。小白菜中所含的維生素C,在體內形成一種“透明質酸抑制物”,這種物質具有抗癌作用,可使癌細胞喪失活力。此外,青菜中含有的粗纖維可促進大腸蠕動,增加大腸內毒素的排出,達到防癌抗癌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小白菜不像大白菜那樣可以生吃,用小白菜製作菜餚時,炒、煮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營養流失。脾胃虛寒、大便溏薄者,不宜多食小白菜。

  4、空心菜

  空心菜,以嫩莖、葉炒食或作湯,富含各種維生素、礦物鹽,是夏秋季很重要的蔬菜。夏秋季節主要綠葉菜之一。在空心菜的嫩梢中,鈣含量比西紅柿高12倍多,並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空心菜是鹼性食物,並含有鉀、氯等調節水液平衡的元素,食後可降低腸道的酸度,預防腸道內的菌群失調,對防癌有益。所含的煙酸、維生素C等能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具有降脂減肥的功效。空心菜中的葉綠素有“綠色精靈”之稱,可潔齒防齲除口臭,健美面板,堪稱美容佳品。

  空心菜具清熱的效果,可能影響中藥補方的效益,所以不建議與服用中藥的時間太接近;不過如果是上火,飲食不潔,需清熱解毒,不妨煮一把空心菜食用。

  九月養生水果

  1、葡萄:開胃健脾

  九月,又是葡萄飄香的季節。葡萄中含有礦物質鈣、鉀、磷、鐵、蛋白質以及多種維生素,還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常食葡萄對神經衰弱、疲勞過度大有裨益。從中醫的角度而言葡萄有舒筋活血、開胃健脾、助消化等功效,其含鐵量豐富,所以補血。

  你知道不同顏色葡萄的功效嗎?黑葡萄滋陰養腎、黑髮亮發的功效更為突出。紅葡萄可軟化血管、活血化瘀,防止血栓形成,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妨多吃。綠葡萄偏重於清熱解毒。白葡萄有補肺氣、潤肺的功效,很適合咳嗽等患呼吸系統疾病的人食用。

  葡萄“全身都是寶”,最好的吃法,就是隻要在食用前充分洗淨果皮,整顆***,連皮帶籽一起嚼完吃下,這樣營養就會達到“百分百”。如果剝皮吐籽,營養就損失大半了。需要注意的是,吃葡萄後不能立刻喝水,否則很容易產生腹瀉。食用葡萄後應間隔4小時再吃水產品為宜,以免葡萄中的鞣酸與水產品中的鈣質形成難以吸收的物質,影響健康。

  2、梨子:滋陰潤燥

  目前正是梨成熟上市的時節。而秋天少雨,天氣會比較乾燥,而經過夏季的炎熱,人的身體特別需要滋潤,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經常食用一些具有清熱潤肺的食物,梨就成了秋季水果的首選。梨營養非常豐富,不僅水分充足,還含有蛋白質、維生素、脂肪酸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

  梨是“百果之宗”,因其鮮嫩多汁,酸甜適口,所以又有“天然礦泉水”之稱。梨含有蛋白質,脂肪,糖,粗纖維,鈣、磷、鐵等礦物質,多種維生素等,具有降低血壓、養陰清熱的功效,患高血壓、心臟病、肝炎、肝硬化的病人,經常吃些梨大有益處;能促進食慾,幫助消化,並有利尿通便和解熱作用。

  梨生吃可以起到潤肺清燥、養血生肌的作用,煮熟吃可以滋陰潤肺、止咳化痰的作用,而榨汁喝具有滋潤喉頭、補充津液的功效。梨雖好,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梨。因為梨果酸和糖含量較高,所以胃酸和患有糖尿病的人不適合吃太多,同時,體質虛寒的人最好把梨煮熟了再吃。

  3、柚子:潤肺通便

  又到柚子上市時,其香氣濃郁、酸甜可口,是秋季當之無愧的當家水果。常說柚子可理氣化痰、潤肺通便,其實,柚子的好處遠遠不止於此。柚子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P、胡蘿蔔素、鉀、鈣、磷等營養成分。柚子中含的多種成分,對人體保健和疾病預防有很大的幫助。如其中含有的柚皮甙,可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從而減少血栓的形成,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較好的作用。

  蘋果、香蕉常被用於減肥,其實柚子也有很好的幫助減肥的功效。柚子的纖維含量多,容易產生飽腹感。每一百克可食用部分,水分佔84%,蛋白質含量是0.7%,而碳水化合物含量12%左右,熱量只有50-60千卡。柚子所含有的豐富的維生素C、類黃酮等物質,對抗衰老、美膚養顏有不錯的功效。

  儘管柚子味道鮮美,但和所有食物一樣,吃多了也不好。食用柚子,每天以100~200克為佳,如果吃多了可能會造成腹脹,進而影響食慾,導致消化不好。同時由於柚子性涼,有潤腸之效,吃多了容易造成身體內部寒氣過多,引起腹瀉。柚子當中含有豐富的有機酸,空腹食用會導致胃酸過高,刺激胃壁黏膜,影響胃部健康。尤其是兒童和老人等體質較虛弱者,長期空腹食用柚子或飲用柚子汁會影響消化,對身體不利。

看過九月養生有哪些要點的人還會看:

輕度早洩應該怎樣自我治療
大寒節氣吃什麼養生好
相關知識
九月養生有哪些要點需要注意的
春季養生有哪些特點要點
春季養生有哪些特點
小滿節氣養生有哪些重點
冬季養生有哪些重點
冬季養生有哪些重要竅門
準媽媽春季養生有哪些要點
處暑養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驚蟄養生有哪些要點要知道
老年人冬季養生有哪些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