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神養法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調神是指調理或調攝心神,精神調養或精神養生,也叫心理養生。小編現在就告訴你何調神養生,快來看看這篇文章瞭解詳情吧。

  調神養生是什麼

  在道家各種養生方法中,調神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在養生理論和方法中,調神居於首要地位,這是由神在整個人體中主導作用所決定。神對人的各種活動都起到支配作用,不僅對人體各種生理活動有重要影響,而且對人體病理過程也產生巨大影響。

  現代研究也發現,各種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因素中,最為突出地就是不良精神狀態和情緒。所以道家說“上士養神,中士

  養氣,下士養形。”

  管子談到養心時提出要具備“四心”狀態:

  善心---“凡道無所,善心安愛。”

  定心---“定心在中,耳目聰明,四肢強固,可以為精舍。”

  全心---“心全於中,形全於外,不逢天災,不遇人害。”

  大心---“大心而敢,寬氣而廣,其形安而不移。”

  調神養生的一些基本原則

  虛靜無為:精神調養,以虛靜為本。心神屬陽,宜靜以養之,心清則神清,心定則神凝。心神清明,則血氣平和,有益健康。心能與形相守,使形神相親,才能保持人體健康。

  自然超然:要想精神健康不僅要虛靜無為,還要自由超然。要求人對思想感情的表達不壓抑、不限制,任由思想翅膀自由翱翔。超然是對現實中功力生活的一種超越和淡然。這種超然並不是對現實iyi的完全排斥,而是對現實利益一種順其自然態度。

  自然純真:就是強調要自然對待自身整個精神活動,讓自己精神情感活動自然流露,就是要將精神情感的存在、變化和需求看成是一種自然的也是必然的狀態。所以可以尊重人的精神情感存在規律和需求規律,自然地去滿足這些需求,而不要人為的抑制或消滅它。 順其自然地表達,合理加以引導,滿足正常需求,才能減少它的消極影響。

  自我認同:就是自我意識對自身精神和身體存在的認同。維持身心合一,首先要求思想意識上對自身精神和身體達到認同,也就是承認自身精神和身體存在的重要意義,而不是否定它的存在,甚至把它看成一種消極有害的存在。

  培養善心:就是要求人具有對社會和他人的慈愛之心。不僅是珍惜自己一切,也包括對他人同情之心。道家認為與人為善的慈愛之心是精神健全人應具備基本品格。整個社會來說,人們應該貴生、尊生,要珍惜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調神養生的一些方法

  虛靜守神法運用自我身心調攝是精神內守而保持膽魄寧靜,並派遣消除不良精神刺激。

  虛靜--虛為心中無物,靜為念頭不起。虛靜是保持內心對現實事物淡泊。

  守神--虛靜狀態下,避免情緒大起大落。

  虛靜守神要領是摒除對現實事物貪念,避免各種現實煩惱擾亂人精神,致心神不寧。虛靜守神法具體方法有清心斂思法、用神專一法、閉目養神法、靜默坐忘法。

  清心斂思法:清除各種慾望雜念,保養心神,使之清淨。《皇帝內經》提出精神內守,闡明瞭其作為養生方法的重要價值,“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用神專一法:以積極思維方式,注意力集中某一點或事,使心神超越其他各種食物對精神不良刺激,驅除這些食物帶來的雜念煩惱,產生凝神定志養神之效。

  閉目養神法:讓心神不外馳而內守。使精神趨於安靜,還能促進精神與形體和諧,以利身心健康啊。

  靜默坐忘法:靜坐方式收攝心神,消除一切思想雜念,使精神虛靜空鬆,進入無思無慮入靜狀態。

  愉悅身心法

  順應身心法:道家認為人體各種慾望都是人道必然,是自身需要,也是精神需要。在道家看來,善於養生的聖人與凡人一樣都需要欲的滿足,“適嗜慾於世俗之間”也是修身養心一個基本要求。

  達觀開心法:情緒樂觀是調養精神,增進精神健康,防止衰老最好藥物。《素問.舉痛論》有云“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

  怡情暢志法:適應和滿足精神情志需要,使其得到頤養和滿足。就是要求把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以培養興趣、陶冶情操,從而保持常樂心境。

  淡泊名利法

  有自然樸素、少私寡慾、超越名利。

  抒情暢神法

  人體在精神情感存在問題,多由思想情感抑鬱引起,所以調理需要從精神情感表達著手。

  調理氣機法

  1、取仰臥位,床褥厚軟,枕高與身平,舒展手腳。

  2、兩手握拇指,置於離身兩拳處,兩腳間距兩拳。

  3、叩齒多次,緩緩嚥下唾液,將氣從鼻腔引入腹部;氣吸足則停止,有餘力可繼續吸氣;胸中氣悶則可從口中緩緩吐氣,而後自然清氣再從鼻中吸入。這一方法可疏解氣鬱、吐濁納清,讓人精神倍感輕鬆。

  情緒宣洩法

  讓精神情緒隨其所願宣洩表達,使鬱結之氣得以舒暢。其具體方法是選擇適當場所,讓患者充分表達其思想感情,宣洩情緒。

調理養生瑜伽視訊
調節情緒如同養生
相關知識
調神養法生
冠心病的四時養法生***2***
中醫精神養生方法
中醫精神養生法
春天應該怎麼養生和調理方法
情志調攝養生的方法
宮寒怎麼養生以及調理方法
立春後養生有什麼調養法
如何調理脾胃脾胃調理養生方法
精神養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