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與民歌閱讀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高原的地理條件決定民歌的風格,民歌的風格反映了高原人的生存環境。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高原與民歌》閱讀材料

  ①沒有蔥蔥蘢蘢的山,沒有清清澈澈的河,也沒有啁啾的鳥鳴和自由自在的牧馬,只有那荒原,茫茫蒼蒼,散漫而無度。唯一有生機的是那些點綴在蒼涼中零星的枯柳、疏落的人家,還有經年少水的內流河了。

  ②這就是我的陝北高原,賦予我堅強、痴氣、真性情與靈泉湧動的生命厚土。那座座光禿而苦焦的丘樑,那令人心酸眼澀的苦難的生存環境,激起了高原人發自心底的吼喊,那宛若軍帳中的巾幗花木蘭般美且剛烈的酒麴和蕩人心魂的野不溜溜的山曲,構成了陝北人精神的根基和陝北的浩瀚史詩。如果沒有這些質樸無華的“音樂文學”,陝北高原渾厚的生命況味就會頓失光色,陝北人在精神田園裡的耕耘就會付出更多的眼淚和心血。

  ③陝北民歌用它們史詩般的思索和記憶,在高亢而又飄逸的樂音中化作高原風,世世代代、年年月月、時時刻刻,摟抱著陝北破碎的山樑,梳理著陝北的溝溝岔岔,把陝北的嘆惜與陝北的雄沉,刻在了陝北人的額頭和心裡。

  ④但當我又一次走向陝北的山山峁峁,我發現陝北人的苦難在商品經濟的熾熱氣焰中已走向了冷落。歷經了大艱難與大悲涼的陝北民歌最自由的飄弋和最響亮的吼唱也同這個世界越來越格格不入。面對現實的物慾橫流,它作著最後的掙扎,它當初隨苦難滋生,現在也正悲哀無奈地隨苦難遠去,漸漸荒落。

  ⑤面對陝北民歌裡的愛情和理想風一樣的遠逝,我在疼痛中作出決定——搶救那些已臨消逝的音符。在三年多痴迷的蒐集中,那望不到頭的山樑,時常令我熱淚盈眶地看不夠。但是而今疲於撈錢的人群中,還有誰向陝北民歌這朵藝術之花做最後的矚望和持守呢?

  ⑥幾年後的一個春天,我去了陝北紅鹼淖湖。我的目光和那靜靜地躺在毛烏素沙漠懷抱裡的幽藍的湖水,和那湖畔沙樑上雞蛋清一樣嫩的綠相遇的一瞬間,我的靈魂裡湧起了一股難言的感動。風中一縷激情悠遠的歌聲也嫋嫋飄來,事前毫無準備的我一下子陷入了那種好久找不到的激動:“郎在丘上放牛羊,姐在河邊洗衣裳。郎望姐,姐望郎,牛羊跑上打麥場,搓板打在臉盆上。”

  ⑦歌聲是沙丘中植樹造林的人唱的,在明淨的天底下,顯得那樣地悠遠,明快,那樣地深情、激越。我的心波動在歌聲裡,眼前的湖水也在寧靜中悠然顫動起來。

  ⑧我一下子拔開了一直困擾著我的陝北民歌在歷史與現實裡的迷霧:在陝北的民族交融中,在陝北的駐軍移民中,為了生存的陝北人,貪婪的眼睛對準了這塊遠古時期曾是“氣候溫和溼潤、森林茂密、河流湖泊星羅棋佈”的土地,肆意盲目地伐林、開荒。在遠古疼痛的資訊裡,山荒禿了,河流乾涸了,氣候也乾燥少雨了。惡劣的環境滲進了陝北民歌的骨骼,它凝重、悲愴、荒涼的基因,從此在壓抑、貧困的陝北人心頭紮下了根,順著時間的甬道,在陝北人的悲歡離合裡蔓延、盪漾了下來。而今,當陝北人挺起腰桿,告別了“苦難”時,陝北的土窯洞逐漸成為歷史的經典,搬進了寬暢明亮高樓的他們心情舒暢,流淌著悽美、哀怨、痛楚的陝北民歌隨風遠逝又有什麼奇怪的呢?認識到祖先破壞了生存環境的同時也為自己釀製了充滿血色的荒涼人生的陝北後輩們,把一株株樹帶進了春天,開始營造一個綠色的夢。夢在民歌中飛翔。我們不難想到,當陝北在子息們的手中還原了遠古時的林密草茂、水沛土肥時,陝北定會成為世界的一個經濟騰飛的視窗,陝北民歌也定會發生質的變化。儘管內容我們猜測不出,但調子準像“江南可採蓮”那種走進歷史的經典一樣明朗起來。

  ⑨眺望著目力所及的地方,大地與藍天融匯成綠意茫茫的一片,行走在高原的我,幸福在一束明淨遼遠的光芒裡……

  ***節選自2007年第2期《散文選刊》,有刪改***

  《高原與民歌》閱讀題目

  19.解釋下列語句在文中的含義。***4分***

  ①渾厚的生命況味

  ②夢在民歌中飛翔

  20.文章中的陝北高原和陝北民歌有著怎樣的關係?請簡要分析。***6分***

  21.最後一段中,作者感到“幸福”的原因有哪些?***4分***

  22.近年來許多人呼籲搶救傳統民間藝術並付諸行動,本文作者就曾搶救過陝北民歌。你認為這種行動有必要嗎?請簡述理由。***4分***

  《高原與民歌》閱讀答案

  19.***4分******1***指的是高原人長期以來形成的堅強、痴氣、真性情與靈氣。

  ***2***民歌中蘊含著高原人的林密草茂、水沛土肥和經濟騰飛的美好夢想。***每句2分***

  20.***6分***高原的地理條件決定民歌的風格,民歌的風格反映了高原人的生存環境。***2分,每點1分***惡劣的環境使得民歌凝重、悲愴、荒涼;在商品經濟下,民歌漸漸荒落;當人們認識到要保護生存環境時,民歌變得明朗起來。***4分,答出1點得2分***

  21.***4分***看到了樹林,聽到了悠遠、明快的歌聲***1分***;撥開了一直困擾著我的陝北民歌在歷史與現實裡的迷霧***2分***;想到了高原的美好未來***1分***。

  22.***4分***①有必要。因為民間藝術中積澱著民族的歷史、文化和精神;新藝術應該在借鑑吸收傳統藝術基礎上才能創新發展。②沒必要。傳統藝術有產生的土壤,如果土壤沒有了,藝術的消失也是必然的,搶救徒勞無益;除舊佈新、推陳出新符合歷史發展


  

敷淺原見桃花閱讀答案
高處的花朵閱讀答案
相關知識
高原與民歌閱讀答案
從富貴高逸到市井民間閱讀答案
遊民問題與社會的遊民化閱讀答案
中華民族經濟聯絡與互補閱讀答案
最苦與最樂閱讀答案與閱讀原文
山川祭祀與敬畏民心閱讀答案
原則與變通閱讀答案
鄉村民族的記憶與想象閱讀答案
季節性氣溫變化是動物遷徙的原因之一閱讀答案
運動提高孩子智力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