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公湖邊的鷹閱讀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班公湖壯闊的背景與搏擊長空的雄鷹相互映襯、相得益彰,突顯了一種面對困難不屈服的精神。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班公湖邊的鷹》閱讀材料

  幾隻鷹在山坡上慢慢爬動著。

  第一次見到爬行的鷹,我有些好奇,於是便尾隨其後,想探尋個仔細。他們爬過的地方,沙土被沾溼了。回頭一看,溼溼的痕跡一直從班公湖邊延伸過來的,在晨光裡像一條明淨的布條。我想,鷹可能在湖中游水或者洗澡了。高原七月飛雪,湖水一夜間便可結冰;這時若是有膽下湖,頃刻間肯定叫你爬不上岸。

  班公湖是個奇蹟。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上,粗糙的山峰環繞起伏,幽藍的湖泊在中間安然偃臥。與乾燥蒼涼的高原相對比,這個不大的湖顯得很美。太陽已經升起來了,湖面便擴散和聚攏著片片刺目的光亮。遠遠地,人便被這片光亮裹住,有眩暈之感。

  這幾隻鷹已經離開了班公湖,正在往一座山的頂部爬著。平時所見的鷹都是高高在上,在藍天中飛翔。它們的翅膀凝住不動,像尖利的刀劍,沉沉地刺入遠天。人不可能接近鷹,所以鷹對於人來說,則是一種精神的依靠。據說,西藏的鷹來自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它們在江水激盪的濤聲里長大,在內心聽慣了大峽谷的音樂,因而形成了一種要永遠飛翔的習性。它們長大以後,從故鄉的音樂之中翩翩而起,向遠處飛翔。大峽谷在它們身後漸漸疏遠,隨之出現的就是無比高闊遙遠的高原。它們苦苦地飛翔,苦苦地尋覓故鄉飄遠的音樂……在狂風大雪和如血的夕陽中,它們獲取了飛翔的自由和歡樂;它們在尋找中變得更加消瘦,思念與日俱增,愛變成了沒有盡頭的苦旅。而現在,幾隻爬行的鷹散癱在地上,臃腫的軀體在緩慢地往前挪動,翅膀散開著,拖在身後,像一件多餘的東西。細看,它們翅膀上的羽毛稀疏而又粗糙,上面淤積著厚厚的汙垢。羽毛的根部,半褐半赤的粗皮在堆積。沒有羽毛的地方,裸露著紅紅的面板,像是被刀剃開的一樣。已經很長時間了,晨光也變得越來越明亮,但它們的眼睛全都閉著,頭顱縮了回去,顯得麻木而沉重。

  幾隻鷹就這樣緩緩地向上爬著。這應該是幾隻渾身落滿了歲月塵灰的鷹,只有在低處,我們才能看見它們苦難與艱辛的一面。人不能上升到天空,只能在大地上安居,而以天空為家園的鷹一旦從天空降落,就必然要變得艱難困苦嗎?

  我跟在它們後面,一旦伸手就可以將它們捉住,但我沒有那樣做。幾隻陷入苦難中的鷹,是與不幸的人一樣的。

  一隻鷹在努力往上爬的時候,顯得吃力,以致爬了好幾次,仍不能攀上那塊不大的石頭。我真想伸出手推它一把,而就在這一刻,我看到了它眼中的淚水。鷹的淚水,是多麼屈辱而又堅忍啊,那分明是陷入千萬次苦難也不會止息的堅強。

  幾十分鐘後,幾隻鷹終於爬上了山頂。

  它們慢慢靠攏,一起爬上一塊平坦的石頭,然後,它們停住了。過了一會兒,它們慢慢開始動了——斂翅、挺頸、抬頭,站立起來。片刻之後,忽然一躍而起,直直地飛了出去。它們飛走了。不,是射出去了。幾隻鷹在一瞬間,恍若身體內部的力量迸發了一般,把自己射出去了。

  太偉大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幾隻鷹轉瞬間已飛出很遠。在天空中,仍舊是我們所見的那種樣子,翅膀凝住不動,刺入雲層,如若鋒利的刀劍。

  遠處是更寬闊的天空,它們直直地飛掠而入,班公湖和眾山峰皆在它們的翅下。

  這就是神遇啊!

  我腳邊有幾根它們掉落的羽毛,我撿起,緊緊抓在手中。

  下山時,我淚流滿面。

  鷹是從高處起飛的。——選自《讀者》***2007年第8期***

  《班公湖邊的鷹》閱讀題目

  1.文中刻畫了行走於地面的“鷹”和翱翔於藍天的“鷹”的兩個形象,這兩個形象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什麼?作者描寫這兩個形象的用意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文中“愛變成了沒有盡頭的苦旅”這句話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四段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來描寫鷹?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前一部分寫到了“地域風光”,這對錶現文章的主旨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公湖邊的鷹》閱讀答案

  1.最大的不同是,行走於地面的“鷹”,顯得醜陋不堪。翱翔於藍天的“鷹”,則獨具矯健的身姿。兩者前後形象的刻畫形成鮮明對比,作者的目的在於運用對比反襯的手法,從而突出了鷹的頑強、堅韌精神。***意對即可***

  2.對自由和未來的追求與熱情,對天空的嚮往與愛慕,要付出漫長的艱辛的努力,形象地稱之為“苦旅”。***意對即可***

  3.比喻、擬人、反襯;非常逼真而形象地寫出了平時所見的鷹的矯健、灑脫的身姿,以此來反襯眼前所見之鷹的醜陋。***意對即可***

  4.文章沒有過多地描寫地域風光,但已顯示出西部鮮明的地域特色,其壯闊的背景與搏擊長空的雄鷹相互映襯、相得益彰,更加突出了一種面對困難不屈服的精神。***意對即可***


  

班昭續漢書閱讀題及答案
後漢書班超傳閱讀答案
相關知識
班公湖邊的鷹閱讀答案
麻三爺和他的鷹閱讀答案
懸崖邊的樹閱讀答案
我的公眾科學觀閱讀答案
殉情的巖鷹閱讀答案
做一個在路邊鼓掌的人閱讀答案
宗璞西湖的綠閱讀題答案_宗璞西湖的綠閱讀答案
宗璞西湖的綠閱讀題答案_宗璞西湖的綠閱讀答案
天邊有一抹若隱若現的雲閱讀答案
春是春天的春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