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茅以升的《中國石拱橋》運用多種說明方法,為讀者詳盡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歷史及特點,是一篇很典型的事物性說明文。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中國石拱橋的教學設計,希望能幫到你。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說明文的基本文體知識。

  2.明確本文的說明物件及其特點,學習作者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來介紹說明物件。

  3.培養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快速概括、提取資訊的能力。

  4.仔細品讀文章語句,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過程與方法:

  1.默讀,圈點勾畫。

  2.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小組合作探究相結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瞭解中國古代橋樑建設的偉大成就,認識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2.體會說明文的準確嚴謹和感受老一輩科學家的治學嚴謹。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會概括、篩選資訊,明確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2.學習作者抓住特點,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來介紹中國石拱橋。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的說明順序,本文由一般到特殊、概括到具體、整體到區域性以及從先到後的時間順序,體會作者的說明技巧。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採用圈點勾畫法和學生合作學習、討論交流;教師在關鍵處和難點要給予及時點撥;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學生剛剛學習說明文,所以本文的學習貴在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文字,逐步體會說明文的文體特點而不是教師強行灌輸。

  2.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交流,同時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重視總結提升。

  3.在課文解讀中設定好幾個關鍵問題,激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展示兩段針對同一事物的不同表達方式的文字表述***一為描寫,一為說明***,請同學體會、比較,談差異。

  2.教師小結,引出說明文的文體知識。

  【設計意圖】為後面說明文的學習做鋪墊,讓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記敘文與說明文的文體差異。記敘文以敘述、描寫為主,側重於抒發作者感情,語言比較生動而形象,而說明文則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目的是介紹知識,語言往往比較平實、簡潔。

  ***二***說明文文體知識簡介

  簡要介紹說明文文字知識。***見PPT課件***

  【設計意圖】本單元是人教版語文教材中初次正式介紹說明文,本文也是一篇規範的說明文,所以,在開始學習時要給一些必要的補充知識。

  ***三***整體感知

  1.明確文章說明物件。

  ***1***本文的說明物件是什麼?是否可以把題目改為以下之一?為什麼?

  候選題目:石拱橋、中國古代石拱橋、中國石拱橋的典型傑作──趙州橋和盧溝橋。

  ***2***學生閱讀、思考、討論交流。

  ***3***教師在討論的基礎上總結。

  行文由拱橋,然後到石拱橋,第三段開始進入文章正題──中國石拱橋的介紹;文章只是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來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突出特點,目的並不是為了介紹這兩座橋。

  本文的說明物件是“中國石拱橋”,這是個名詞性偏正短語,其核心詞語是“橋”,它的基本作用是“在江河之上,發揮交通作用”。“橋”字前面有三個修飾語。“中國”明確了區域,“石”限定了其材質,“拱”明確了橋的形態。

  小結全文框架結構,如下:

  石拱橋:***1~2***

  中國石拱橋:古代狀況***3~9***

  當代發展***10***

  【設計意圖】本文內容豐富,通過題目改換和拆解這兩種形式,首先,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本文的說明物件,同時順便複習之前學過的短語知識,提高學生的語言敏感度。其次,在明確說明物件的過程中,學生必須認真閱讀全文內容,找出各段講的是什麼內容,各段之間關係,這就完成了整體感知全文,梳理文章框架結構的工作。

  2.概括說明物件的主要特徵。

  ***1***中國石拱橋的主要特徵是什麼?你是怎麼得出的結論?

  ***2***學生默讀、思考、討論交流。

  ***3***教師點撥、小結。

  明確中國石拱橋的主要特徵:教師引導學生分析第三段和趙州橋的相關段落***特點、說明順序等***,學生舉一反三自己分析盧溝橋部分。最終總結概括提取資訊的方法:

  ①分清結論句和支撐句,抓住結論句。如:第三段1、3、4句。

  ②理清文章層次,根據文章層次概括。如:第五段,大體是總分總的結構。

  ③根據內容和層次自己提煉概括。如:第四段。

  ④根據語言標誌。如:不但、而且、同時***第五段***;首先、其次、再其次***第九段***;設問句***第九段***。

  【設計意圖】在幫助學生關注第三段對中國石拱橋整體性的介紹後,請學生舉一反三,繼續概括其他段落,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概括、提取資訊的能力;對趙州橋的分析是重點,在相關段落的分析中,教師要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入理解作者是通過趙州橋這個例子來具體說明中國石拱橋的主要特點的。

  ***四***學習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1.第三段如果壓縮到最精簡,應保留哪些句子?其餘的語句又起到什麼作用呢?

  2.請再在文中找到幾處運用了說明方法來介紹中國石拱橋特點的地方。

  3.教師總結常見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設計意圖】通過第一問讓學生明白運用了說明方法的句子往往出現在“特點”之後,起到支撐作用,是為了更充分具體地說明這一特點。通過舉一反三的形式,不僅讓學生進一步明確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同時瞭解更多的說明方法。

  ***五***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謹

  1.你覺得下面語句中哪些詞語的運用格外嚴謹、準確,為什麼?

  ***1***石拱橋在世界橋樑史上出現得比較早。

  ***2***《水經注》裡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於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

  ***3***趙州橋橫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橋,也是造成後一直使用到現在的最古的石橋。

  2.小結引導。

  修飾語和中心語都可以使行文表述更嚴謹準確。修飾語,如“比較”修飾形容詞“早”,“大約”修飾謂語動詞,“一直使用到現在”修飾名詞性短語“最古的石橋”。中心語如“橫跨”,也很準確而形象地展現出趙州橋的巨集偉壯觀。

  3.總結說明順序***段落內、段落間***。

  【設計意圖】在給出的句子中尋找,既節約時間,又可以選擇幾種型別的典型例句,方便歸納彙總,幫助學生掌握規律;詞語的準確體現了語句表達的精準,說明順序體現的是句間、段落間關係的邏輯性、嚴謹性。

  ***六***介紹作者

  【設計意圖】介紹作者不一定非要選在課程開始。此次選在最後是因為本文語言樸素平實,貌似讀來沒有什麼,但是通過文章的分析,會發現本文語句的表達非常準確嚴謹,行文的思路,說明時的順序又格外邏輯清晰,條理分明。在有了這些深入體會後,再引入作者介紹,會使學生對這位科學家充滿敬意。

  ***七***作業

  學習本文的寫法,至少運用2種說明方法,介紹一個具體的事物,不少於400字。


  

七年級語文暑假作業試題附答案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
相關知識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
中國石拱橋教學設計
中國石拱橋教學反思
中國的氣候教學設計中國的氣候優秀教案
中國石拱橋句子賞析
中國石拱橋劃分段落
中國石拱橋閱讀及答案
中國石拱橋閱讀訓練的答案彙總
八年級上冊課文中國石拱橋讀後感
中國石拱橋反思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