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養生小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清明處於春夏交替之際,天氣、溫度的變化相當大。在這一期間,不僅要小心防病,那麼清明時間怎樣養生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清明養生知識

  1、早起早睡,儘管是一個小長假,但是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非常重要,早睡早起才是養生之道,春天天亮的也早,早上的空氣也非常的新鮮,早起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聽聽鳥兒清脆的叫聲,看看身邊盛開的鮮花,聞一下綠草的清新,會讓你的心情頓時爽朗起來,心情好,就會肝好,所以,清明時節早睡早起不要貪睡呀。

  2、保暖不可忽視。清明時節雨紛紛,一降雨就會降溫,所以,清明節的氣候還是會有一些微涼,尤其是北方,早晚的溫差很大,稍不留神,就會感染風寒,所以,保暖非常的重要,建議女性不要過早的穿上裙子,保護腿部和腳部的溫暖非常關鍵,無論是掃墓還是踏青,都應做好保暖工作,準備一件可以隨便穿脫的外套,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止外邪的入侵。對於孕婦、老人和身體虛弱的人在掃墓時更要注意保暖,還要注意不可過度的勞累,注意休息。

  3、多喝水。春天是陽氣上升的季節,人們很容易肝火旺盛,再加上清明時節人們的心情不僅會受到天氣的影響還會受到哀思的情緒的影響,所以,非常容易感到口乾舌燥,很容易出現潰瘍,所以,建議多喝水。

  4、多吃綠色蔬菜。肝在五色中屬青,也就是綠色,所以以色養色,就要多吃綠色的蔬菜,對養肝有幫助。

  清明養生必吃的食物

  1.螺螄

  田螺肉豐腴細膩,味道鮮美,素有“盤中明珠”的美譽。它富含蛋白蛋、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鈣質的天然動物性保健食品。市場買回的田螺要放養三天,在盆中滴上幾滴麻油或菜油,讓田螺排盡腸腔內的泥質汙物,每天換水幾次,用刷子刷淨、絞去尾部,焯水後高溫加熱、炒熟、燜透。

  2.蝦

  “三月黃魚四月蝦,五月三黎燜苦瓜。”關於清明蝦,曾經有詩這樣描述:“一夜東風吹雨過,滿江新水長魚蝦”。說的正是清明春雨淅瀝,河鮮生長讓人垂涎的景象。現在“清明蝦”正處於新舊交替的時候,雨水足,新蝦未“散春”,運氣好的甚至可以看到蝦肚裡有蝦籽。

  3.河蚌

  據說和螺螄一樣,清明前後的河蚌最肥美。“春天喝碗河蚌湯,不生痱子不長瘡”。老揚州常見的做法是河蚌燒豆腐、鹹肉燒河蚌,鮮得眉毛都要掉下來。都說明河蚌要在春天,尤其是在清明前吃最佳。因為清明前水中的螞蟥、微生物還未頻繁活動,因而這個時候的河蚌最乾淨,肉質也最肥厚,特別脆嫩可口。

  4.菠菜

  菠菜為春天應時蔬菜,具有滋陰潤燥、舒肝養血等作用,對春季因肝陰不足所致的高血壓、頭暈、糖尿病、貧血等都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哈佛大學的另一項研究發現:每週吃2―4次菠菜的中老年人,可降低患視網膜退化的危險。貧血者可取菠菜100克煮湯。視力模糊者可取鮮菠菜、羊肝各500克,將水燒沸後入羊肝,稍滾後下菠菜,並加適量鹽、麻油、味精,熟後即可食用。

  5.馬蘭頭

  每到清明時節,馬蘭頭特殊的香味最為吸引人。許多野菜都是春天長成,最嫩時也是在春天,像馬蘭頭一旦過了清明,就會逐漸變老,嚼不動了,因此這幾天是最適合吃馬蘭頭的。馬蘭頭的製作最為簡單,只要和豆腐乾幹拌後點上香油即可。馬蘭頭性味辛涼、微寒,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溼消腫之功效,適合春季養生食用,不但能補充維生素,緩解春困,還對初春常見的咽喉腫痛非常有效。

  6.蕨菜

  蕨菜又名吉祥菜、龍爪菜。每當冰雪消融、春回大地的季節,正是採蕨的黃金季節。蕨菜吃起來清脆細嫩,滑潤無筋,味道馨香。家常可熗、炒、打滷下面條、做成包子餡等,吃法極多。蕨菜營養豐富,有提神、去油膩、助消化的作用,因此,人們稱蕨菜是“山野菜之王”,“雪果山珍”。鮮的蕨菜帶有較重的苦澀味。食用前需要經沸水燙後,再浸入涼水中除去異味。如果少了這個步驟,蕨菜***就比較苦了。製作得當的新鮮蕨菜口感清香滑潤,再拌以作料,便是一道難得的上乘酒菜。此外還有一種比較流行的吃法是炒肉絲。

  7.五穀

  清明時節養生要都吃穀類食物,如燕麥、蕎麥、扁豆、薏米、花生、黃豆、咖啡豆、葵花籽等。這些又是種子植物,營養十分豐富,尤其是在清明養生可多吃五穀湯,隨意用自己喜歡的五穀搭配熬湯,或者煮粥都可以。穀類食物可以養肝、除煩、祛溼、和胃、潤腸、補虛、增強抵抗力。

小寒養生喝什麼湯
清明時節怎樣養生
相關知識
清明時節養生小知識
清明時節養生小常識
清明時節養生的方法
清明時節養生怎麼護肝
清明時節養生食譜有哪些
清明時節養生
春節養生小知識
春節養生小知識有哪些養生方法
小暑時節養生須知
清明時令養生食譜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