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養生常識知多少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現在養生保健是很多的人都在關注的事情,冬季是養生最好的時節。那麼,你想知道冬季應該怎麼進行養生嗎?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冬季養生常識,以供參考。

  冬季養生常識

  養腎為先

  寒氣內應腎。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是人體的“先天之本”。冬季,人體陽氣內斂,人體的生理活動也有所收斂。此時,腎既要為維持冬季熱量支出準備。

  足夠的能量,又要為來年貯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時養腎至關重要。飲食上就要時刻關注腎的調養,注意熱量的補充,要多吃些動物性食品和豆類,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狗肉、羊肉、鵝肉、鴨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紅薯、蘿蔔等均是冬季適宜食物。

  溫食忌硬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屬陰,冬季吃這類食物易損傷脾胃。而食物過熱易損傷食道,進入腸胃後,又容易引起體內積熱而致病;食物過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暢,而血量減少將嚴重地影響其他臟腑的血液迴圈,有損人體健康,因此,冬季飲食宜溫熱鬆軟。

  增苦少鹹

  冬天腎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鹹味食品,腎氣會更旺,從而極大地傷害心臟,使心臟力量減弱,影響人體健康。因此,在冬天裡,要少食用鹹味食品,以防腎水過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臟功能,常用食物如:檳榔、橘子、豬肝、羊肝、大頭菜、萵苣、醋、茶等。

  睡眠調節

  冬季作息時間應“早睡晚起”,起床的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因為早睡可以保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而遲起可養人體陰氣。待日出再起床,就能躲避嚴寒,求其溫暖。睡覺時不要貪暖而矇頭睡。被窩裡的空氣不流通,氧氣會越來越少,時間一長,空氣變得混濁不堪。人在這樣的環境中睡覺,就會感到胸悶、噁心或從睡夢中驚醒、出虛汗,第二天會感到疲勞。

  冬季養生的概況介紹

  冬季養生,中醫名詞。中醫認為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冬令進補以立冬後至立春前這段期間最為適宜。冬季養生主要指通過飲食、睡眠、運動、藥物等手段,達到保養精氣、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冬季氣候寒冷,寒氣凝滯收引,易導致人體氣機、血運不暢,而使許多舊病復發或加重。特別是那些嚴重威脅生命的疾病,如中風、腦出血、心肌梗死等,不僅發病率明顯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劇上升。所以冬季養生要注意防寒。冬季,人體陽氣收藏,氣血趨向於裡,面板緻密,水溼不易從體表外洩,而經腎、膀胱的氣化,少部分變為津液散佈周身,大部分化為水,下注膀胱成為尿液,無形中就加重了腎臟的負擔,易導致腎炎、遺尿、尿失禁、水腫等疾病。

  冬季養生的重要原則是“養腎防寒”。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腎氣旺,生命力強,機體才能適應嚴冬的變化。而保證腎氣旺的關鍵就是防止嚴寒氣候的侵襲。


冬天中醫養生知識
冬天多吃酸的原因
相關知識
冬天養生常識知多少
冬季養生常識知多少
2017冬天養生常識10個冬季健康養生必備知識
冬天養生常識小簡訊
冬天養生常識
冬季養生補品知多少
冬季健康養生小常識知多少
冬季養生小常識知多少
女人冬天養生保健知識大全
冬天養生飲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