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具體治療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鼻炎與感冒的症狀很相似,但是感冒很快就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常用穴:印堂、迎香、鼻通。

  備用穴:百會、合谷、風池。

  鼻通穴位置:鼻骨下凹陷中,鼻脣溝上端盡處。本穴又名鼻穿、上迎香。

  操作:

  常用穴為主,酌加配穴1~2穴。常用穴每次取2穴,其中印堂必取,另二穴輪用。

  印堂穴用1.5寸30號毫針,以提捏法進針,刺入2分,得氣後針尖向下,沿皮下慢慢刺入1寸,用捻轉結合提插,使針感到達鼻準頭,內及鼻腔。

  迎香穴和鼻通穴,分別以以1.5寸和1寸30號毫針,先刺入2分,得氣後針尖朝向印堂方向沿皮斜透刺,至鼻腔有發脹感為宜。留針20分鐘,每隔5分鐘行鍼1次。

  百會穴用艾卷作雀啄灸,灸15~20分鐘。

  餘配穴得氣後,施平補平瀉之法,繼而接通電針儀,連續波,強度以患者可耐受為宜。持續30分鐘。上述方法,每週1-2次,10天為一療程。

  臨床效果:

  以上法共防治2600例,臨床控制1815例,顯效448例,有效243例,無效94例,總有效率96.5%。

  本法操作的關鍵在於獲得滿意的針感,尤其是迎香和鼻通穴,否則影響效果。從第二療程起,建議每週1次,且僅用灸法即可。

  雷火灸治鼻炎的方法

  雷火灸以經絡學說為原理,現代醫學為依據,採用純中藥配方。在古代雷火神灸實按灸的基礎上,改變其用法與配方創新發展而成的治療法。灸療利用藥物燃燒時的熱量,通過懸灸的方法刺激相關穴位,其熱效應激發經氣,使區域性面板機理開放,藥物透達相應穴位內,起到疏經活絡、 活血利竅、改善周圍組織血液迴圈的作用。其燃燒時的物理因子和藥化因子,與腧穴的特殊作用、經絡的特殊途徑相結合,產生的一種“綜合效應”。

  操作方法

  一、器械準備

  雷火灸:主要由等藥材製成的灸柱。

  二、詳細操作步驟

  1、灸上星穴至素髎穴。距離面板2釐米上下來回灸10次後,用手按一下,共灸60次,上下1個來回為1次。

  2、灸印堂穴至左、右側迎香穴。距離面板2釐米,印堂至左、右印香來回各灸60次,上下來回為1次,每灸10次用手掌平按一下。

  3、灸前額部。距離面板3釐米用橫向左右來回灸整個前額部,共計60次。

  4、灸印堂穴、睛明穴、雙側迎香穴、上星穴。用雀啄法***距離面板l釐米***,每穴28次,每灸7次後用手按揉一下***12歲以下的患者每穴灸21次,仍每灸7次用手指按揉一下***。

  5、灸耳部。距離耳部前後面2釐米,灸至皮膚髮紅,深部組織發熱為度,每灸10次後用手壓一下,每面用旋轉法灸40圈後,距離耳心2釐米用雀啄法灸***用左手拉耳輪中部處向外拉,使耳道口暴露開大***,28次,每灸7次後用手壓一下。

  6、灸雙鼻孔。用雀啄法距離鼻孔2釐米。讓病人頭部後仰,用左手指下壓上脣,灸28次,每灸7次停頓5秒後再灸。同時患者做深呼吸嗅雷火灸的熱力和藥味。

  7、灸合谷穴。用雀啄法距離雙手合谷穴1釐米各灸21次,每灸7次用手指壓一下。

  8、患病時間10年以上者,可用灸法1、2、4再作1次治療。

  三、治療時間及療程

  每天治療1次,每次灸25分鐘,每療程治療21天。

  四、關鍵技術環節

  用特殊的材料配製而成的雷火灸條形狀:火炮粗壯,易燃燒。獨有的特點為:燃燒時火力猛、藥力峻、滲透力強、灸療面廣。採用灸療的基本手法:瀉灸、補灸、平補平瀉達到更好的治療疾病的效果。

  1、瀉法:灸火旺***速吹灰***,對穴位有較強的刺激。距離面板1 釐米。用雀啄灸、旋轉灸手法。單數灸***雀啄灸、旋轉灸:1、3、5、7、9次數***。

  2、補法:溫火灸***任其自行燃燒***火力溫和緩慢透入穴下深層。距離面板3釐米。用上下灸、左右灸手法。雙數灸***上下灸、左右灸:2、4、6、8、10次數***。

  3、平補平瀉:距離面板2釐米。補、瀉手法交叉使用。

  4、灸療方式:①棒式懸灸:治療時,將藥棒的頂端點燃,對準治療部位***或穴位***與面板保持一定距離,進行燻烤,使患者區域性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至皮膚髮紅、深部組織發熱為度。②旋轉灸:將藥棒點燃一端,對準治療部位***或穴位***,距離面板2~3釐米,均勻地上下、左右移動或旋轉。③啄式灸:將藥棒點燃一端,對準治部穴位***或部位***,距離像鳥雀啄食一樣,一前一後均勻,緩慢地移動。
 

藥物的鼻炎治療方法
過敏性鼻炎具體治療方法
相關知識
過敏性鼻炎具體治療方法
過敏性鼻炎具體治療方法
孩子過敏性鼻炎如何治療方法
孩子過敏性鼻炎基本治療方法
過敏性鼻炎中醫治療方法
過敏性鼻炎中藥治療方法
過敏性鼻炎穴位治療方法
孩子過敏性鼻炎如何治療
過敏性鼻炎怎麼治療
過敏性鼻炎怎麼治療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