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硬體固態硬碟怎麼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4月28日

  電腦硬體,包括電腦中所有物理的零件,以此來區分它所包括或執行的資料和為硬體提供指令以完成任務的軟體。電腦硬體主要包含:機箱,主機板,匯流排,電源,硬碟,儲存控制器,介面卡,可攜儲存裝置,內建儲存器,輸入裝置,輸出裝置, CPU風扇,蜂鳴器等,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些有關固態硬碟的購買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固態硬碟的購買介紹

  之前SSD因為偏高的價格讓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不過現在隨著快閃記憶體顆粒等技術的進步,SSD的價格在逐年降低之後,已經非常親民了,SSD逐漸成為電腦的標配。

  市面上的SSD按介面型別可分為mSATA、M.2、SATA、PCI-E以及SATA Express等五種,這些不同介面的SSD究竟分別適合哪些使用者使用呢?

  SATA SSD:大多數使用者的好選擇

  儘管新介面SSD不斷出現,但是2.5英寸SATA介面SSD是市面上的主流產品,其主流地位一直未被撼動。相信大家對這類產品比較熟悉了,看主控、對比快閃記憶體顆粒等選擇方法也算是深入人心。

  SATA SSD的賣點非常突出:價效比是同類產品中最高的,最低300元不到就能買到大品牌120GB產品了,比如閃迪加強版 120GB、三星 750 EVO 120GB、金士頓 HyperX Fury 120GB之類;就算是500GB容量產品,千元不到就能買到。在安裝上,主流主機板都提供了SATA3介面,不存在主機板相容的問題。另一方面,主流機箱基本都預設了2.5英寸SSD安裝位,就連ITX機箱也是如此。可以說除了一些比較舊的老主機板之外,大家在購買SATA SSD時無需考慮與主機板的相容性問題,操作起來也比較的簡單。

  要說這類產品的最大不足就是由於SATA 3介面的資料傳輸速率的理論值為6Gbps,導致SATA SSD的實際讀寫速度達到500MB/s以上就達到極限了。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這樣的效能已經比機械硬碟要快不少,應付日常應用遊刃有餘,可以說SATA SSD是這類使用者最好的選擇。不過對於追求極致效能的發燒友來說,如果不組建RAID,500MB/s的讀寫速度還是有些不夠,他們還需要速度更快的產品。

  我們說的SSD已經變成“白菜價”主要指的是SATA介面產品,不到300元就能買到120GB大牌產品,這是其他介面SSD所無法望其項背的

  SATA SSD介面

  mSATA SSD:不推薦購買

  mSATA介面的推出時為了讓SATA技術整合在小尺寸的裝置上,mSATASSD的特點是在擁有與SATA SSD相同效能的同時,其體積比SATA SSD要小不少。個人覺得這一特點對於桌上型電腦使用者來說意義並不大,畢竟桌上型電腦機箱內空間更大,SSD體積大小沒什麼影響。同時SATA 6Gbps介面是主機板標配,而從英特爾9系列開始,在主機板上基本已經見不到mSATA插槽了,即便是在一些較老型號的中低端主機板上,mSATA介面也並不多見。

  更為重要的是,同款SSD,mSATA介面的更貴,比如三星850 EVO 120GB SATA3僅需379元,而三星 850 EVO 120GB mSATA卻要賣479元,那為什麼不買前者呢?顯然mSATA SSD已經不適合大家購買了。

  mSATA SSD對於桌上型電腦使用者來說意義不大

  M.2 SSD:適合發燒友或ITX主機使用者

  M.2介面的推出就是為了替代mSATA,該介面之前被稱作NGFF,在部分電商上仍然沿用了這一名稱,大家在選購時要注意。M.2 SSD不僅面積比mSATA SSD更小,同時M.2 SSD有兩種介面型別,Socket 2支援SATA、PCI-E ×2兩種標準,速度上與SATA SSD和mSATA SSD相當,而Socket 3可支援PCI-E ×4標準,理論頻寬可達32Gbps,遠超SATA 3介面的6Gbps,可以提供更快的資料讀寫速度。

  從英特爾9系列主機板開始,M.2插槽已經成為中高階主機板的標配,同時在100系列主機板上,隨著PCI-E通道的大升級,主機板上M.2插槽的頻寬達到了32Gbps,再也不會限制M.2 SSD效能的發揮。那麼現在M.2 SSD值得買嗎?對於主流使用者來說,筆者覺得SATA SSD仍是首選。一方面,雖然Socket 3 M.2 SSD速度比SATA介面產品更快,但是市面上大多數M.2 SSD採用的仍是支援SATA或PCI-E ×2的Socket 2標準,效能與SATA SSD完全相同,但是價格卻比SATA SSD貴。例如120GB M.2 SSD的主流價格在500元左右,而一些大品牌高階型號產品的120GB SATA SSD也不到400元,大家肯定選便宜的。與mSATA一樣,對於桌上型電腦來說M.2 SSD體積小的優勢意義不大。所以M.2 SSD並不能取代SATA SSD的市場主流地位。

  哪些使用者適合選擇M.2 SSD呢?首先是發燒使用者。前面提到受制於SATA 3介面僅6Gbps的頻寬,SATA SSD的效能提升已經達到了瓶頸。而採用Socket 3標準的M.2 SSD,比如金士頓 HyperX Predator系列 240GB***從PCI-E轉換卡上取下就是一個M.2 SSD***,讀取速度可達1400MB/s,效能非常強大的同時,發燒使用者也能承受這類產品較高的價格。其次是ITX主機使用者,儘管ITX機箱雖可容納SATA SSD,但如果能將SSD直接安裝到主機板上,可以讓機箱內部更整潔,有利於散熱。同時也避免了因為機箱設計不合理,導致SATA SSD難以安裝的問題。

  PCI-E SSD:發燒友的裝備

  在M.2 SSD出現之前,要想獲得更高速度的SSD,除了組建RAID之外,就剩下PCI-E SSD一種可選了。儘管PCI-E SSD出現的時間並不短,但是在市場上其一直處於不瘟不火的狀態,究其原因,還是定位較高、價格也較高的緣故。

  目前PCI-E SSD的情況與高階M.2 SSD的情況比較類似,其效能很給力,比如英特爾 750 400GB,最大連續讀寫速度分別達到2200MB/s、900 MB/s,遠超SATA SSD,但是將近2000元的價格肯定不是主流使用者所能承受的。因此PCI-E SSD也註定是發燒友的裝備。

  此外,一般PCI-E SSD走的是PCI-E×4通道,需要插在主機板上的顯示卡插槽上。這就要求主機板有多條顯示卡插槽才行,肯定還要留一條PCI-E×16插槽給顯示卡使用。因此對於只有一條顯示卡插槽的ITX、mATX主機板發燒友來說,PCI-E SSD也不適用。

  英特爾 750系列PCI-E SSD

  SATA ExpressSSD:有介面無產品,已逐漸被人遺忘

  SATA Express和M.2都是新一代高速傳輸介面,已經成為英特爾新款主機板的標配。與M.2介面剛一出現,各家廠商就紛紛跟進,相關產品大量出現不同,SATA Express SSD似乎已經被廠商所遺忘,現在市面上根本就看不到採用SATA Express介面的SSD。現在主機板上SATA Express介面對於使用者的意義在於可以向下相容SATA 3介面產品,可用於接駁SATA 3裝置,僅此而已。

  由於缺乏相關裝置,現在主機板上的SATA Express介面並沒有什麼用

 

手機硬體檢測的方法是什麼
計算機論文報告
相關知識
電腦硬體固態硬碟怎麼看
如何給臺式電腦安裝固態硬碟或者普通硬碟
桌上型電腦裝了固態硬碟好用嗎
電腦裝了固態硬碟還用裝硬碟嗎
組裝電腦要選固態硬碟的理由
桌上型電腦能用固態硬碟嗎
桌上型電腦需要固態硬碟嗎
桌上型電腦只裝固態硬碟可以嗎
桌上型電腦能換固態硬碟嗎
桌上型電腦能加固態硬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