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養生的原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又是一年白露到,至此時節,炎夏已逝,暑氣漸消,我國大部分地區出現天高氣爽、雲淡風輕的天氣。是什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白露養生原則1、早晚及時新增衣服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也就是說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了。另外,白露之後天氣冷暖多變,尤其是早晚溫差較大,很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如果這時候貪食寒涼,更容易把脾胃的機能變得不正常,損傷脾胃陽氣,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

  白露養生原則

2、注意營養養肺潤燥

  白露是整個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白露以後,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地面的水汽結露就開始增多了。過了白露,人們容易出現口乾、脣乾、咽乾、面板乾燥等症狀,這就是典型的“秋燥”。白露時節的飲食應當以健脾潤燥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進食不宜過飽,以免增加我們腸胃的負擔,導致胃腸疾病。

  白露養生原則3、夜晚睡臥不可貪涼

  白露是一個表徵天氣轉涼的節氣,雖然白天的氣溫仍可達三十多度,但夜晚仍會較涼,日夜氣溫差較大,若下雨則氣溫下降更為明顯,因此,要注意早晚新增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臥不可貪涼,所謂“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正是說明這個道理。

  白露節氣養生的方法

  白露身不露

  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了。另外,白露之後天氣冷暖多變,尤其是早晚溫差較大,很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如果這時候貪食寒涼,更容易把脾胃的機能變得不正常,損傷脾胃陽氣,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

  當心“秋燥”傷人

  白露時節,秋燥傷人,容易耗人津液,因此常會出現口咽乾苦、大便乾結、面板乾裂的現象。中醫認為,這是肺氣大腸相表裡,肺主皮毛的緣故。因此,從飲食上看,應注意滋陰,此時養生應“順四時”。秋季對應的是肺,因此白露時節要注意養肺。

  喝粥更健康 白露時節,很多人認為炎熱的夏季已過去,秋冬季節已經到來,所以剛到秋天,就開始大量進補,卻忽略了季節性的易發病,如秋天好發的過敏性鼻炎、氣管炎和哮喘等,所以在進補的同時要因人而異。特別是對於那些因體質過敏而引發的上述疾病,在飲食調節上更要慎重。對於體虛者,這時候,最好通過食補代替藥補,而食補首推粥。

  做好頭部保暖 每年這個季節患感冒的人尤其多,主要是忽視了季節間的溫差變化,平時也沒有注意提高自身抵抗能力,所以就容易患病。在秋天開始有涼風、氣溫逐漸下降時,一定要注意保護頭部,尤其是嬰幼兒最好戴上帽子,避免受風而引發頭痛、發熱等身體不適。

  腳的保暖也不能忽視

  因為腳上分佈著人體的6條重要經脈,並且腳遠離心臟,血液迴圈最為不暢。傳統養生也非常重視“腳暖腿不涼,腿暖身不寒”的理念。雙腳受涼是引發感冒、支氣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症的元凶。

  加強身體鍛鍊 秋天氣候宜人,是一年中難得鍛鍊身體的好季節。而白露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鍊。雖然秋天比較適合戶外運動,但白露季節選擇運動專案應因人而異,量力而行並持之以恆。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極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跳舞、爬山、游泳等。在進行以上運動鍛鍊的同時,還可配合一些“靜功,如呼氣、閉目養神,做到動靜和諧。

  謹防悲秋來襲 由於肺對應於五志中的悲,秋天花草樹木開始凋謝,人們易於悲傷。因此,白露過後,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如多與朋友進行交流,以免心情抑鬱。中醫認為笑能宣發肺氣,調節人體機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氣,撥出濁氣,加速血脈執行,能使心肺的氣血調和。常笑還是一種健身運動,能使胸肌伸展,增大肺活量。
 

白露節氣養生的粥
白露節氣養生的方法
相關知識
白露節氣養生的原則
白露節氣養生的水果是什麼
白露節氣養生的粥
白露節氣養生的方法
大寒節氣養生的原則是什麼
雨水節氣養生的原則具體有什麼
大雪節氣養生的原則與飲食特點
白露節氣養生方法
白露節氣養生進補食療方推薦
寒露節氣養生的十個小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