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教育略述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三生教育旨在通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激發學生的主體認知和行為實踐,最終達到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目標。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三生教育在普通話課程教學中的滲透》

  【摘 要】三生教育是以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為主要內容,以課堂教學為主、以各學科滲透為輔的必修課程,普通話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結合學習主體進行三生教育,提高學生普通話水平,達到教育學生健康發展的教育目的。

  【關鍵詞】普通話教學教材 學生主體 三生教育

  教育是以人為主體的教真育愛的社會活動過程。三生教育旨在通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激發學生的主體認知和行為實踐,最終達到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目標。作為學科教育的普通話教學,結合課程特點,有機滲透三生教育內容,在各項訓練中既完成普通話訓練的任務,又關注學生的人格健康,對學生進行正確科學的人生教育是責無旁貸的。因此,在普通話教學實踐中,結合教材優勢,滲透三生教育,挖掘學生潛在的教育資源,較之生硬的灌輸,具有其特殊的教育作用。

  一、結合教材內容開展三生教育

  ***一*** 利用好朗讀短文通過朗讀教學貫穿三生教育的內容

  普通話水平測試用60篇朗讀短文,是很好的三生教育的素材。

  《難於想象的抉擇》顯示了生命之貴;《父親的愛》《媽媽喜歡吃魚頭》體現著感恩教育;《環保是一種時尚》《第一場雪》滲透著和諧生命的理念;《一分鐘》《貝多芬:一個巨人》表達了對待生命的態度;《一言既出》展示了誠信的力量;《上將與下士》闡釋了角色與責任……這些短文的朗讀,不同於說教式的灌輸,而是學生在自我學習和訓練,提高普通話水平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受到薰陶和感化,得到的是自我體驗和自我感動。所以,利用好朗讀進行三生教育,能達到一種“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60篇短文包含了各種不同的文體,對不同文體的朗讀方法要求不同,即使同一文體也會因不同的寫作內容而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朗讀方法指導時,要求學生認真體會文章內容,通過挖掘文章與學生原有經驗的結合點,啟用原有經驗,喚醒生活體驗,拉近文章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與文章產生共鳴,讓學生用自己的聲音把體會到的文章之美、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人性之美傳達給聽的人。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需認真領會文意,控制停連、掌握好輕重音,注意語調的不同運用等等。方法的掌握離不開具體的內容,如同你要讀好“讀小學的時候,我的外祖母過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愛我,我無法排除自己的憂傷,每天在學校的操場上一圈又一圈地跑著,跑得累倒在地上,撲在草坪上痛哭。”這句話,沒有恰當的語調,即使每個字讀音都正確,也難以傳達出作品中的感情色彩。

  ***二***利用好話題藉助說話訓練,融匯三生教育的內容

  普通話訓練用30個話題,與三生教育的內容有密切的關聯,如:《我最喜歡的一種小動物》《說環保》《我的拿手菜》《漫談城市交通》《說友誼》《環境與生存》《沙塵暴的警示》等等,都是進行三生教育最直接的話題,學生在進行說話訓練時,不可迴避的要涉及三生教育的內容,即使是《商品質量與我》《我最喜歡的一幅畫》這類話題,也與三生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比如:10級畜牧班一個女生選擇的話題《我最喜歡的一個電視欄目—人生》,她講述了電視節目中一個父親為其繼子不惜耗費家財治病的故事,其中濃濃地親情、對生命的不離不棄,誰能說它不是三生教育的生動體現呢?

  二、結合學習主體開展三生教育

  主體教育論視學生為教育的主體,強調重視教育教學活動主體的參與性。普通話教學注重實踐性的特點,更離不開學習主體的參與。脫離了學習主體的學習,充其量只能是“填鴨式”或灌輸式,難以激發出學習主體的主動參與,勢必影響普通話訓練的效果。

  ***一***用自信開啟學生自主訓練的大門

  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差異性極大,大多數學生因為方音的關係,課堂上主動“說”的積極性不高,少數學生甚至不願意說,逃避說。因此,在教學中,如何鼓勵學生開口說、喜歡說,並延伸到課外願意說,自主說,是首當其衝的難題。這就要求教師要從建立起學生的自信心開始,使學生相信,“成功源於自信”,讓學生明瞭“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要相信自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想說好普通話,首先要相信自己能說好普通話。為此,從第一節課開始,就應以微笑的表情,飽滿的熱情,樂觀的態度實踐愉快教學,用溫馨、輕鬆的教學氣氛為學生營造主動學習氛圍,使學生意識到說普通話是一件愉快而美麗的事,講普通話既是社會發展趨勢,也是一種時尚。讓他們從自我介紹開始,自然而然地開口,輕輕鬆鬆地說話,不知不覺中進入普通話訓練,既實現普通話訓練目的,又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為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奠定了基礎。

  ***二***用自我經歷導引出源源不斷的說話題材

  普通話訓練中的說話題,要求學生自主選材,比如:《我最喜歡的一種顏色》《我的朋友》《難忘的童年》《我的學習生活》等等。在訓練指導中,運用杜威“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啟用學生的情感世界,讓學生成為學習資源的自主開發者。根據話題需要,從自己的生活經歷中選取素材,說自己的親身經歷,說自己的親身感受,從自己的生活經歷中湧出源源不斷的“話語”,既有利於學生說話材料的充實、話語的流暢,又能在其“說”的過程中體驗親情的溫暖,友情的珍貴,發現生活的美,人生的意義,從生活中發掘三生教育的素材,在參與和體驗中實現三生教育的目的。

  ***三*** 用優化的課堂設計促進教學互動

  就課程的課堂教學環節而言,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優化,更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沒有學生的參與和互動,普通話水平的提高就是一紙空談。根據多數學生都具有表達的慾望的特點,教師應有效地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環節中,在課堂設計時,每次課都設定約5分鐘的自主說話時間,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積極訓練,教師點評時也以表揚為主,多說其優點,不放過點滴進步,最大限度地保護學生的訓練熱情,讓學生不斷地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信心和學習的興趣。同時輔以唱歌、朗誦等學生喜歡的方式,激發學生參與的慾望,使普通話課堂成為學生自我展示、個性張揚的平臺,打破訓練枯燥、艱苦的慣例,讓學生品嚐成功的滋味,逐漸培養起良好的心態,獲得普通話水平與三生教育的雙贏。

  總之,“三生教育”要求以課堂教學為主、以各學科滲透為輔,普通話教學同樣擔負著對學生進行三生教育的責任,讓學生在學科學習中既培養技能,又完善自我,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健全發展,是我們追求的教育目標。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三生教育教學論文
社群教育方面的探討論文
相關知識
三生教育略述論文
三生教育淺述論文
三生教育參考論文
三生教育探析論文
三生教育淺議論文
美術教育略述論文
美術教育略述論文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淺述論文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淺述論文
大學生素質教育淺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