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兒了是一種反思閱讀練習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去哪兒了”之所以走紅一時,是因為它成為人們對自身、對家庭、對社會的一種反思。“去哪兒了”是對現代文明的呼喚,是對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去哪兒了是一種反思》閱讀材料

  “去哪兒了”是一種反思

  桑林峰

  近期,一首《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歌曲,讓無數人感懷感動。歌曲讓人動容的不僅僅是父母之愛,也是一種對青春的反思、對生活的追問。它讓人深思:過去的日子,你是否留下痕跡、留下記憶、留下價值、留下亮點,又抑或是蹉跎復蹉跎,白白走一遭?

  去年,一檔《爸爸去哪兒》的電視節目異常火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探討的是爸爸在家庭中的角色歸位。它也讓人反思,東奔西走、奔波忙碌的爸爸,什麼時候才能停下腳步,陪伴子女、關愛家庭?在我們的價值譜系中,親情、家庭應該放在什麼位置?

  “……去哪兒了”之所以走紅一時,是因為它成為人們對自身、對家庭、對社會的一種反思。這種反思是對現代文明的呼喚,是對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是對不健康生活方式的警醒,更是對心靈能夠詩意棲息的企盼。古人提醒“吾日三省吾身”,為的是淨化自我,利己達人;今人同樣應有“去哪兒了”的反思,從而讓靈魂純淨、讓文明歸位、讓社會和諧。

  多反思“信仰去哪兒了”。人生如屋,信仰如柱;柱穩屋立,柱倒屋塌。追根究底,很多人心無定根、迷失自我、碌碌度日,大都是不知信仰去哪兒了。信仰的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信仰的缺失是最危險的缺失。同志說過,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鈣”。缺失了“鈣”,就會得軟骨病。如果說共產主義、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人的信仰,那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每一位中國人的信仰。追尋信仰、堅守信仰、踐行信仰,才能讓靈魂和身體合二為一,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中國人。

  多反思“道德去哪兒了”。今年春晚《扶不扶》與其說是一個小品,不如說是對“道德去哪兒了”的一種追問。正是由於一些人道德的丟失,才會有“毒膠囊事件”、“小悅悅事件”、“扶老人反被訛”等一系列道德問題的發生。還是《扶不扶》中的一句臺詞說得好:“人倒了咱不扶,這人心不就倒了嗎?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來了。”扶起人心,才能扶起傳統美德、扶起善良國人、扶起大道中國。

  多反思“好空氣去哪兒了”。“本想過一個風清氣朗的春節,沒想到整天都生活在霧霾之中”,這恐怕是很多人過年的慨嘆。“不解決環境問題,人類將生活在幸福的墳墓之中”。好空氣去哪兒了?其實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和手上。少些奢華,不搞鋪張浪費;少些攀比,不搞盲目購車;少些以自我為中心,不搞汙染環境那些事……也許好空氣就會迴歸。

  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人們在反思中完善,國家在反思中文明,社會在反思中前行。不要認為,社會的不好是他人造成的,其實“每一片雪花都有責任”。誠如哲人所說,“遙遠的罪惡與你我有關”。人是環境的產物,也是環境的改造者。多反思信任去哪兒了、原則去哪兒了、底線去哪兒了、親情去哪兒了、鄉愁去哪兒了、血性去哪兒了……我們才能收穫一個健康中國、溫馨中國、現代中國、強大中國,我們所熱切盼望的中國夢才能儘快實現。

  反思之後重在行動。沒有反思,缺少行動,如何改變自己,改變世界?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做一支燭照天空的火炬,點一盞守望家園的心燈,用自己的一片光、一份熱去溫暖自己、打動他人、惠及社會,你我將變成向上的個體,中國將變成和諧的國度,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選自2014年2月17日《人民日報》,有改動***

  《去哪兒了是一種反思》閱讀題題目

  16.下列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論語》中的“吾日三省吾身”,是古人對自身、對家庭、對社會的一種反思。

  B. “缺失了‘鈣’,就會得軟骨病”中的“軟骨病”比喻的是信仰的滑坡和信仰的缺失。

  C. 舉春晚小品《扶不扶》的例子,是為了反思和追問信仰的丟失,讓人們扶起傳統美德。

  D. 反思“……去哪兒了”之後重在行動,從點滴做起、從你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中國將變成和諧的國度,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17.結合全文,回答下面的問題。***7分***

  ***1*** 如何理解第四段劃線句子“人生如屋,信仰如柱;柱穩屋立,柱倒屋塌”?***3分***

  ***2*** 文中說“人們在反思中完善,國家在反思中文明,社會在反思中前行”,你贊同這一觀點嗎?結合實際談談你的看法。***4分***

  《去哪兒了是一種反思》閱讀題答案

  16. D

  17.***1***突出了信仰對人生的重要影響***3分***。

  ***2***同意***1分***。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惟有反思,才能讓靈魂純淨、讓文明歸位、讓社會和諧。***2分***示例一:我考試失敗後,經過反思,調整了學習方法,取得了進步。[示例二:魯迅反思小時候不許小兄弟放風箏,踏扁風箏的粗暴行為,心裡充滿了愧疚。示例三:唐太宗反思隋朝的殘暴統治,勵精圖治,於是有了“貞觀之治”。]***1分***


  

自拍神器閱讀練習及答案
人是微生物群居體閱讀練習及答案
相關知識
去哪兒了是一種反思閱讀練習及答案
少說是一種智慧閱讀練習及答案
寂寞是一種樂趣閱讀練習及答案
哭泣也是一種美麗閱讀練習及答案
和諧是一種境界閱讀練習及答案
每個生命都是一種行走閱讀練習及答案
夢想是一種詛咒閱讀練習及答案
求助也是一種力量閱讀練習及答案
感傷是一種情懷閱讀練習及答案
放棄是一種智慧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