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真的呂叔湘閱讀練習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呂叔湘是語言學家、教育家,呂叔湘在語文教學的圈子裡,是振聾發聵的人物,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較真的呂叔湘》閱讀材料

  較真的呂叔湘

  葉兆言

  呂叔湘先生是丹陽人,不知道他在公眾場合說不說普通話,幾次見他和祖父聊天,腔調都接近蘇州話。或許因為他曾在蘇州生活,或許因為他治語言學,有很強的語言能力,我一直以為他是蘇州人。

  呂叔湘和俞平伯都比祖父小又為祖父所敬重和欽佩。但俞是名士,兩耳不聞窗外事,晚年喜讀林譯小說,突然有了興趣,就找出來讀,純粹為解悶。俞才華橫溢,童心未泯,不算十分認真。呂叔湘正好相反,在做學問的路子上,俞是出世的,呂是入世的。俞活得像個藝術家,呂更像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文學者。俞平伯身上多少有些遺老遺少的脾氣,呂叔湘絕對沒有。以俗名論,他沒有俞平伯家喻戶曉的影響,但在漢語言學這個範圍內,尤其是在漢語語法研究方面,尊他為一代宗師絕不過分。我想說的是,呂叔湘具有人文關懷色彩,祖父就經常教導我向他學習。他是我見到的人中最認真的。

  我們家無論是誰,看到文章裡的錯字病句,就會說:“要是呂先生看到了,肯定氣得夠嗆!”呂叔湘一生都在維護漢語的純潔。80年代中期,他發現《人民文學》上錯誤實在太多,忿忿不平地寫信一一訂正,雜誌於是發表了一封簡訊,一本正經地向呂叔湘表示謝意。可是這封短短的感謝信,竟也是錯誤不斷,甚至把呂叔湘寫成了“呂淑相”。我們全家捧著那期《人民文學》哈哈大笑,因為想象不出呂叔湘會氣成什麼模樣。文章裡有些錯誤是免不了的,可是這次錯得太離譜了。記得《人民文學》當時正因某篇文章的“思想問題”吃批評,我父親想寫信勸呂叔湘在這種特定時刻放人一馬,最終沒敢寫,因為以呂叔湘的認真態度,打招呼只會讓他更生氣。

  成天和語法打交道的人,難免給人一種語言無味面目可憎的錯覺。我覺得,語法有時候像一副錚錚發亮的手銬,鎖住了寫作者的手腳,而語言學家常常扮演惡婆婆的角色,動不動就挑小媳婦的刺兒。呂叔湘的過人之處,在於他竟然把一門最枯燥的學問,做得繪聲繪色津津有味,從不讓讀者感覺到無味和可憎。呂叔湘的文字功力是第一流的,他翻譯的民俗學著作,譯文字身就是很好的漢語教材。我父親總說,自己最初的文筆是受了呂叔湘譯文的影響——在父親的文學少年時代,呂叔湘翻譯的薩洛揚的《我叫阿拉木》風行一時。70年代後期,呂叔湘的《文言虛字》再版,第一版就印了17萬冊,可見他著作的受歡迎程度。他的強項是深入淺出。深,指達到了許多前人未有的高度;淺,指把研究成果用最平白的方式教給別人

  呂叔湘在語文教學的圈子裡,是振聾發聵的人物。對於學術界來說,呂叔湘最重要的兩部書是《漢語語法論文集》和《近代漢語指代詞》;對於學術之外的人來說,他的民俗學翻譯著作和《文言虛字》的影響更大。呂叔湘還把許多精力放在中學教育上,把學術的象牙之塔與文化普及聯絡起來。我不知道有哪位中學語文教師,竟未讀過他的《開明文言讀本導言》。

  90年代初期,我的朋友朱偉在《讀書》上吹捧《夜泊秦淮》,呂叔湘看到文章,寫信給父親,讓我寄一本小說給他。父親受寵若驚,沒想到他會關心自己兒子的習作。父親與伯父一樣,一生中寫了文章,常寄呂叔湘指正。寫信就稱“先生”,因為只低了一輩,用不著太客氣,畢竟他比祖父小10歲。輪到我,稱呼就有些麻煩。父親先還覺得怎樣都行,可是很快發現怎樣都不太合適:稱“先生”太不恭敬,畢竟隔了兩代;稱“丈人”或者“大人”又過於老派,一股酸腐氣,這是現代漢語必須反對的。討論半天,父親說,刪繁就簡,寫“呂公公教正”吧,因為平時就這麼叫的。於是這麼寫了。不過仍然覺得不是很好,因為嘴上喊和寫出來,感覺不一樣。而且,當時電視上熱播武俠連續劇,“呂公公”聽上去,彷彿反面人物一樣。

  當時寄贈的是臺灣的版本,裝幀比大陸的好得多,用紙也講究。書是夠漂亮,只怕內容和扉頁上的題款,不入他老人家的法眼。既希望能提些意見,又害怕挑出一大堆毛病。結果是沒有反應。呂叔湘當時近90歲,承他惦記,已非常感激。***有刪節***

  相關連結

  ①呂叔湘***1904-1998***,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語言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名譽校長。他是我國語言學界的一代宗師。***摘編自“百度百科”***

  ②呂先生講到語言文字的運用是一種技能,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會得到鞏固和提高。他主張“把語法教活”。教師教語法要有很好的設計,先整理問題,然後決定講哪些內容,再設計教學,目的在於培養學生自己觀察和分析語言現象的習慣。***摘自田小琳《呂叔湘先生和教學語法》***

  《較真的呂叔湘》閱讀題題目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呂叔湘影響不大,而在漢語言學範圍內,尤其在漢語語法研究方面,承擔著重要責任,研究及文字功力一流可謂一代宗師。

  B.《人民文學》發表信件向呂叔湘表達謝意,信很短,錯誤卻很多,甚至把呂叔湘寫成“呂淑相”,可見對呂先生意見的輕視。

  C.作者父親最終沒敢寫信勸呂叔湘在《人民文學》正吃批評的情況下放人一馬,側面反映了呂叔湘在治學方面的認真程度。

  D.呂叔湘翻譯的民俗學作品和編寫的語言學著作,都體現了較高的學術水平,在國內也都產生了很大影響。

  E.作者把自己寫的《夜泊秦淮》寄贈呂叔湘,希望能提些意見,但又怕他挑一大堆毛病,對方沒做出反應,讓作者非常感激。

  ***2***文中“呂叔湘的文字功底是第一流的”,試分析他的“第一流”有哪些具體表現?***6分***

  ***3***呂叔湘在治學方面有哪些特點?請簡要回答。***6分***

  ***4***文章中說,“語法有時候像一副錚錚發亮的手銬,鎖住了寫作者的手腳,而語言學家常常扮演惡婆婆的角色,動不動就挑小媳婦的刺兒。”對於中學生是否應該學習一點語法,你有怎樣的看法?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8分***

  《較真的呂叔湘》閱讀題答案

  ***1***答C給3分,答D給2分,答A給1分。【解析】A項“呂叔湘影響不大”不妥,後文有“呂叔湘在語文教學的圈子裡,是振聾發聵的人物”;B項“對呂先生意見的輕視”說得過於絕對;E項作者所感激的是近90歲高齡的呂叔湘還在惦記、關心自己,而不是對方沒有挑自己的毛病。

  ***2***①他發現《人民文學》上很多錯誤,並一一訂正。②他翻譯的民俗學著作,譯文就是很好的漢語教材。③他撰寫《漢語語法論文集》和《近代漢語指代詞》和《文言虛字》等,影響很大。***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3***①治學嚴謹認真,社會責任感。對《人民文學》中的錯誤忿忿不平,寫信一一訂正。

  ②治學生動,做學問深入淺出。把枯燥的語法教活,用最平白的方式教給別人。

  ③研究領域廣泛。涉及翻譯、文言及現代漢語語法學、中學教育***或語文教學***等方面。

  ***4***觀點:中學生學習一點語法是很有必要的。

  理由:①學習語法可以提高中學生的語言能力。語言文字的運用包括語法分析是一種技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會得到鞏固和提高。②學習語法可以維護漢語的純潔。中學生應該像呂叔湘先生一樣,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積極、認真地糾正語言文字錯誤。③學習語法有利於文化的傳承。中學生有文化傳承責任,應學習呂叔湘先生,具有濃烈的人文情懷。④ 學習語法要“活”,深入淺出,培養自己觀察和分析語言現象的習慣。


  

故鄉的沉淪閱讀題及答案
憶啟功閱讀練習及答案
相關知識
較真的呂叔湘閱讀練習及答案
微笑真的很重要閱讀練習及答案
讀書真的無用嗎閱讀練習及答案
讀書真的無用嗎閱讀練習及答案
月球真的有水嗎閱讀練習及答案
月球真的有水嗎閱讀練習及答案
還原真實的木糖醇閱讀練習及答案
還原真實的滇緬路閱讀練習及答案
我真的已經可恥的長大了閱讀練習及答案
一個真實的李鴻章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