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于丹莊子心得有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于丹莊子心得》地教誨我們,知道了世人都被名利所迷惑著,我們平凡人一輩子都被名和利所束縛,無法逃脫,終身拖著那疲憊的身子。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篇1

  近日來,于丹的《莊子心得》風靡全國,這本書主要是品讀一本千古名著,于丹寫得真的很不錯。

  我很欣賞她關於“鏡子”的看法,鏡子與玻璃的不同就在於一層水銀,鏡子中看見了自己,而玻璃卻看見了別人。而鏡子又有多種用途,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以人為鏡,可以發現自己做的對不對,以歷史為鏡,可以看到國家興亡的原因。”而當我們把心當成一面鏡子時就可以看見自己,也可以看見世界。平日裡,我們犯了錯誤,一張嘴,滿口“他***她它***怎麼樣。”卻從不用心靈的鏡子去照一照此時的你,多膽小,無能,不敢承認錯誤,再通過心靈去看一看身邊勇於認錯的人,心裡多慚愧啊!

  ??我還覺得,一個人如果可以把自己的心靈當鏡子,就可以受人尊重。你比如說:布什,美國總統,大家太熟悉了,他是一個地道的破壞和平者,可他只是把心當玻璃,看到了以色列,和別的國家的罪行,在大小世界會議上慷慨激昂,口若懸河的發表和平之大作。卻不把心靈當鏡子,照到自己對伊朗開戰是多麼無恥!暗助臺灣是什麼行為!所以,現在,他多麼不受人尊重,以至於我,一個普通的中學生也如此討厭他,如果他再不改掉這個“惡習”大概,他會被人們再罵N百年。

  一個人如果把心靈當鏡子,就可以另人信任,我記住了這個事情,我看到了我的錯誤,他人的不足,謹以此為戒,不在犯。下一次這種錯誤,別人會相信不是我乾的。有一個好名聲。

  所以嘛,以心為鏡太重要了,關係到名望和人格呀!

  篇2

  閒暇之餘,我隨手拿著《于丹莊子心得》,隨著于丹教授的引導去體會那逍遙,無為的世界。

  莊子的逍遙世界都圍繞著名與利的糾葛去詮釋世界。通過《于丹莊子心得地教誨我們》,知道了世人都被名利所迷惑著,我們平凡人一輩子都被名和利所束縛,無法逃脫,終身拖著那疲憊的身子。

  而莊子卻對名與利絲毫不眷戀,他那充滿智慧的眼看破世間一切的名利。他是一個乘物以遊心,可以獨以天下精神往來的人。他說:“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怕生活上的貧困,怕的是精神上的潦倒。一個人可以窮窘於貧困,但他的內心是否真正在於這種貧困,他對於一個利字看得究竟有多重,這就決定了他面對貧困的態度。”

  我們這些平凡人啊,對待莊子這種無為逍遙的處世精神,是何等的困難。我們在這世界上相互的拼鬥,爭奪,面對四處的勾心鬥角與背叛親離,為的僅是那張張的紙錢。

  唉!我感嘆與羞愧著,我們為何要為了世間的種種所拼,為了人慾所強迫自己做不願做的事。

  《莊子心得》中,莊子用小故事講大道理,簡淺地教誨我們看破名利,可是我們又怎麼去了解那虛無的世界呢?

  于丹教授說,網上流行一段話“人生無非就是為了那幾張紙。為錢,就是為了那幾張人民幣。名呢,就為了那幾張獎狀、文憑、檔案。人死後,為了墓誌銘,為了燒錢紙。一輩子,就是為了那幾張紙而已。”

  這真是我們的陣時寫照。從小時候,我們便為了有面子,光宗耀祖而去勞累筋骨地拼命學習,爭那鮮紅的獎狀,可憐的我們卻失去了童年那快樂的時光。長大後又失去了青春年華。可悲啊!我們!我們無法像莊子那樣逍遙地享受那精彩的世界。

  我們試圖解脫,可是已定的局勢,名與利實在太重要了,它們代表了我們生活中許許多多,我們無法釋懷。

  名與利啊,只有看破一切紅塵的人才可以不被它所束縛,我們平凡人只有在于丹教授的引領下,在莊子的筆下的《莊子》中感悟那無為的世界。

  可是細細想想,我們爭奪乙炔,目的是為了自己最終可以享受,但是我們不去追求任何,逍遙面對,那種享受才是真的享受。我們都想像莊子一樣乘物以遊心,獨以天地精神往來的人。做到齊物我,齊是非,齊大小,齊貴賤。可是何等的困難。

  試想一下,人的潛能無限,只需自己做到,我們便可像莊子那樣在逍遙,虛無的世界乘物以遊心,與天地精神往來。

  篇3

  無意中讀了于丹的《莊子》心得,一開始我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翻了幾頁,看著看著覺得這本書寫得挺好的,挺實在的。於是思想上就逐漸地改變了態度,覺得好好地看完這本書,每天晚上 認真地品嚐這本書、仔細地看了一頁又一頁,一章又一章……

  全書的內容分為十章。每一章都是與我們的生活、工作、身心健康等息息相關。認識了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個重要人物,他的故事氣勢磅礴,縱橫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巨集闊,籠蓋古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獨,寓意深遠;他的風格嘻笑怒罵,了無拘圍;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祿,甚至對於死亡,他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帶給我們的是一種無邊無際的奇思異想。

  于丹這位教育家對於莊子的人物的確評價是綜合性的,也是很適合讓我們理解的。于丹說:“我們有什麼樣的眼睛,就有什麼樣的生活。人們可以從不經意的地方,從最小的細微處看出精妙的大道理。關鍵在於你是不是用心,是不是能夠從這些細節裡面真正去獲得你自己需要的知識和感悟。

  人生應該怎麼活?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成功的?這些問題時刻都會縈繞在我們耳邊,或是深入到內心。生活在這樣一個資訊時代,我們看到的世界是繁華的,忙碌的,這一切外在的東西恰恰左右了我們內心那一份最純真的嚮往。過多地追求物質世界,使我們失去了最寶貴的年華,失去了歡樂的時光和自由。終其一生,人們只為了兩個字:名利。我們的眼睛看世界太多,看內心太少啊!正如書中所說,你可以瞭解世界,你可以瞭解他人,只有看見自己的心,才算是覺悟。為什麼我們總覺得心中有無限愁苦?總覺得生活不眷戀我們?原因是我們太愛斤斤計較,有太多太多的痴迷,而沒有看得通透。每當我陷入孤獨總會感覺為什麼別人都那麼快樂,其實,寂寞也會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境界。也許安靜的環境更利於人去思考,所以孤獨寂寞也並不愁苦。

  時代的變遷使我們的思想也得以發展,但這種發展是否有利於我們呢?在當今這個時代,有各種大大小小的迷惑、困惑、誘惑、疑惑,當我們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的思想是否還會堅定從容呢?“小惑易其方,大惑易其性”,小迷惑改變人生的方向,大迷惑改變的是人的本性。迷惑我們的有兩個障礙:一是物質,二是世俗。物質往往是一種利益,可以迷惑我們的判斷;而世俗往往是一種言論,一種眼光,可以擾亂我們的價值觀。現在我們已經成為了物質的奴隸,精神也像幽靈一般飄搖不定。那麼,我們還能看清我們的內心嗎?還能看清我們自己嗎?如果我們連自己還未看清怎麼能看得清這個世界?心如明鏡,這需要我們釋放一切包袱,迴歸原本的自我,迴歸自然,這樣才能聆聽到我們內心最美妙的樂曲。

  人,生來,睡不過一床,食,不過一碗。短短數十年,一晃而過,為了今後的日子不後悔,現在的生活還是簡單樸素一點,保持單純的好。否則太多牽掛,太多焦慮,豈不左右了自己明智的判斷。記得動畫片忍者神鬼裡面老師對達芬奇說:問問你的心。言下之意,不要勉強自己,問問你自己的心是否快樂。
 

企業黨員學習心得體會範文_公司黨員重點學習心得體會
關於反腐倡廉心得體會
相關知識
讀于丹莊子心得有感
讀于丹論語心得有感
讀于丹論語心得有感範文
于丹莊子心得讀後感
于丹莊子心得讀後感三篇
于丹莊子心得語錄大全
于丹莊子心得
于丹莊子心得經典語錄
于丹莊子心得體會
看于丹論語心得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