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馬鈴薯有什麼方法能增產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馬鈴薯施肥工作一起要做好,葉面追肥從馬鈴薯幼苗開始展葉時起,每7~10天葉面追施1次0.1%硫酸鎂、0.3%磷酸二氫鉀、1000倍三十烷醇混合液,連噴馬鈴薯3~5次,均勻噴溼葉片。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種植馬鈴薯能增產的方法。

  種植馬鈴薯能增產的方法

  去尾芽 經試驗觀察證明馬鈴薯的尾芽成株後,產量僅是頂芽或側芽成株苗的1/3,為此在切種薯時應對尾芽棄置不用。

  高壟栽培 高壟栽培兩邊培土,能增加活土層根莖部位土壤疏鬆,提高地溫,滿足早期根莖發育所需溫度。

  去花蕾 馬鈴薯可利用的部分是地下的塊莖,它根本不需要開花授粉獲得。要想獲得高產,必須見蕾就要掐去,以節省養分促進塊莖的生長。

  少鏟多直趟 馬鈴薯能結塊莖的肉質根在土壤裡水平生長,往往由於深鏟切斷了肉質延生根,人為造成減產,所以鏟完頭遍後只趟不鏟,能有效地提高產量。

  補鎂促產 專家研究證明,在馬鈴薯的生長過程中,尤其是薯塊膨大期,如鎂肥充足,不僅產量高,而且澱粉積累多,品質好,因此在植株45釐米高時,每株要以50~100克硫酸鎂對水溶化後追入。

  葉面噴肥 在施足底肥的情況下,從展葉起,每10天葉噴一次0.1%的硫酸鎂、0.3%的磷酸二氫鉀、1000倍的三十烷醇混合液,連噴3~5次,能顯著提高產量。

  馬鈴薯常見病害如何防治及預防

  A、馬鈴薯晚疫病

  1、預防:選擇保護型殺菌劑,如大生富***陶氏益農生產的代森錳鋅懸浮劑***、必備***波爾多液***。

  預防藥劑的關鍵技術要點:

  ***1***噴霧要細緻,噴到整個植株,建議加入進口助劑。

  ***2***連續使用2次以上。

  2、治療:可選擇瑞士先正達的菲格、防毒礬;拜耳銀法利;巴斯夫凱特等藥劑。

  B、馬鈴薯早疫病

  1、預防:代森錳鋅***大生富***、多菌靈、甲基硫菌靈即可。

  2、治療:富力庫3毫升或者勢克5毫升兌水30斤噴霧。苗期禁止使用。

  C、馬鈴薯黑脛病

  1、切刀消毒。

  2、拌種使用農用鏈黴素或者浸種用加收米。

  3、發生後:必備25克+加收米50毫升兌水30斤噴施。

  4、因黑脛病為種傳、土傳細菌性病害,預防是關鍵。播種後低溫、凍害是誘發的關鍵因素。

  D、馬鈴薯瘡痂病

  主要影響商品性,為細菌性病害,防治方法同黑脛病。

  E、馬鈴薯黃萎病***早死病***

  1、黃萎病為土傳和種傳病害。

  2、浸種:瑞苗清8毫升兌水16斤,此為防治黃萎病的關鍵時期之一。

  3、齊苗時:瑞苗清8毫升+碧歐15毫升兌水30斤噴施,防治黃萎病的另一關鍵時期。

  秋作馬鈴薯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秋作馬鈴薯生長期很短,管理較簡單,而經濟效益較高,是很多馬鈴薯產區菜農喜愛的作物。但是目前存在一些問題困惑著生產者。

  一、產量不高 秋作馬鈴薯一般畝產1000千克左右,高產的可達1500千克以上。產量不高除了天氣原因外,主要是種子攜帶病毒。秋作馬鈴薯大多數是用春季生產田裡的食用商品薯做為種用,很多種薯已經明顯地感染了病毒。這樣的種薯在炎熱的秋季,很快表現出了病毒病的症狀:葉片有黃斑、皺縮,植株矮小,產量當然不高。此外栽培地多用旋耕犁耕地,耕地深度一般不超過10釐米,加上連年施用過量的化肥,土壤板結現象極為嚴重。培土後,疏鬆的土壤全部培到了壟上,馬鈴薯的根系只能紮在堅硬的犁底層上。根系扎不深,影響了根系的生長髮育,同時在堅硬板結的土壤中也影響了薯塊的正常膨大,產量自然不高。防止的方法是:秋作種薯應儘量用脫毒的陽畦薯。如用春作生產薯,應在田間挑選生長健壯、無病毒症狀的植株做種用。栽培地應深耕,或用免深耕土壤調理劑在播種前噴施,促進深層的土壤疏鬆通透,打破板結。

  二、青頭現象嚴重 由於疏鬆的土層太薄,培土後的壟不可能很寬厚。因此塊莖一膨大,很容易露出土外,在光線的照射下,塊莖變成青頭。馬鈴薯變青後,有毒,不能食用,也不能做飼料,只能拋棄。這不僅降低了產量,也影響了商品質量。防止措施是:深耕土壤,或用免深耕土壤調理劑在播種前噴施,促進深層的七壤疏鬆通透,打破板結,培土時儘量培寬、培嚴,避免塊莖外露。

  >>>下一頁更多精彩“馬鈴薯的食用方法”

山楂樹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馬鈴薯種植怎麼施肥管理好
相關知識
種植馬鈴薯有什麼方法能增產
種馬鈴薯有什麼方法能增產
有什麼方法能增加記憶力
有什麼方法能增強記憶力
有什麼方法能增強記憶
種植馬鈴薯有害蟲怎麼防治
種植馬鈴薯該怎麼施肥好
種植馬鈴薯要怎麼管理
有什麼方法能讓馬鈴薯增產
識別檢測電腦木馬病毒有什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