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習慣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一些小常識有助於我們養生,尤其一些生活習慣,這些生活習慣的正確與否可能直接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1.吃飯時關掉電視

  很多人都喜歡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研究發現,兒童在吃飯時看電視,容易導致肥胖,還會延長收看電視的時間。所以不管大人或小孩,吃飯時,最好關掉電視,專心地吃飯,好好享受桌上的食物。

  2.要工作也要娛樂

  由於壓力大,如今的大多數人只知道埋頭工作。殊不知,一味的工作只能讓自己失去工作的熱情,娛樂和工作相結合才會讓你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你可以準備一本剪貼簿,收集漫畫、笑話等幽默的材料,每天不時地拿出來翻翻,讓自己開懷大笑幾聲,也可以在工作以外培養一些興趣。

  3.再忙也要和家人聊聊天

  親密、和睦的家庭關係可以讓人始終擁有良好的心情,從而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還可提高工作效率。所以不管工作有多忙,每天也要和家人聊聊天,以促進彼此的親密關係。

  4.吃一頓營養的早餐

  早餐是啟用一天腦力的“燃料”。吃一頓優質的早餐可以讓人思維敏銳、反應靈活,從而提高一天的學習和工作效率。而且,有吃早餐習慣的人還不易發胖,記憶力也比較好。

  5.每日蔬果不可少

  研究發現,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減少患癌症和心臟病的危險。因此,每日的飲食應保證有蔬菜;水果可以放在家中最容易看到、隨手可以拿到的地方,以提醒自己多吃水果,或者帶到學校、單位當零食吃。

  6.每日運動30分鐘

  每天運動30分鐘不但可以鍛鍊身體,還能預防心臟病、糖尿病、骨質疏鬆、憂鬱症、肥胖症等疾病的發生。另外,運動還可以讓人感到快樂,增強自信心。

  7.用牙線剔牙

  剔牙並不是非要等食物塞進牙縫裡才要做的事。嚴格的講,我們應該每天使用一次牙線,特別是在飯後。經常用牙線剔牙,不僅可以降低患齲齒的機率,還可以保護心臟。

  8.把大自然“帶”進屋內

  與大自然結合的感覺可以減輕壓力。因此,在工作之餘可以到空氣新鮮的山間去玩耍或去河邊釣魚等。在家中或辦公室種植花卉、養一缸魚都是不錯的選擇。

  9.戒菸

  研究顯示,抽一根菸可產生4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的40多種有致癌作用。吸菸者死於肺癌的人數是不吸菸者的16倍。戒除吸菸的習慣,不僅對自己的健康有利,也是對家人關愛的表現,因為被動吸菸的危害比主動吸菸還要大。

  10.讓自己有好睡眠

  好的睡眠品質比睡眠時間的長短更重要。

  中醫養生禁忌

  1、困了才睡

  人的一生約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是新陳代謝活動中重要的生理過程。只有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保證每天不少於7小時睡眠,才能維持生物鐘的正常運轉。但有些人不是按時就寢,而是毫無節制,不困不睡,甚至困了也強撐著。這不利於保護大腦,更易引起失眠,長此以往,損害生命。

  2、累了才歇

  累了才休息是許多人的習慣。其實,累是身體相當疲勞的感覺,這時休息已為時過晚。應養成不累也休息的習慣,做到不過分透支體力、腦力。

  3、胖了才減

  進食過量、營養過剩、缺乏運動是導致肥胖的主要原因,這些都是可以預防的。時下,許多人不加節制大吃大喝,大胖子隨處可見,一胖就易病。況且,目前尚無理想的減肥搖問世。因此,減肥不如防胖,莫做胖了再減、自己掐自己脖子的傻事。

  4、老了才養

  許多人認為養生是老人的事,年輕時無須養生。其實,養生要從娃娃抓起,正如機器要從新時保養。一旦零件有損,養生為時已晚,效果必將大打折扣。

  5、病了才治

  許多人不病不查體,病了才看醫生。其實,養生應以預防為主,平時應定期檢查,定時保養。

  6、餓了才吃

  許多人不吃早餐或不按時就餐,理由是不餓。生理學告訴我們,食物在胃內經過4~5個小時後就全部排空。感到飢餓時胃液已經開始"消化"胃黏膜,而規律飲食、均衡營養,是養生保健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

  7、渴了才喝

  平時不喝水,口渴才飲水,是許多人的習慣。事實上,水對人體代謝的作用比食物還重要。感到口渴時表明身體已經缺水到一定程度。臨床發現,不常飲水的人,患便祕、尿路結石的機率會明顯高於有飲水習慣的人。

  8、急了才排

  許多人沒有定時排便的習慣,甚至有便不解,寧願憋著,這樣對健康極為不利。大小便在體內停留時間過長,容易引起便祕或膀胱過度充盈,糞便和尿液中的有毒物質被人體吸收,造成“自身中毒”。

中醫養生相關知識
中醫養生五行學說
相關知識
中醫養生習慣
生活中一些養生習慣
中醫養生調理
中醫養生體質養生
老年人的中醫養生知識
中醫養生方法
中醫養生的禁忌
中醫養生防衰老要點
中醫養生方法有哪些
春季中醫養生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