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橄欖球的發展史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橄欖球運動起源於英國,之後擴充套件到各個國家和地區,那麼橄欖球在中國是如何發展起來的,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於橄欖球在中國的發展歷史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橄欖球在中國的發展史

  1990年 12月15日

  成立了國內第一支橄欖球隊 -- 原北京農業大學橄欖球隊。

  1992年4月11日

  北京市高校橄欖球協會在中國農業大學成立。

  1996年10月

  原國家體委正式宣佈成立中國橄欖球協會。

  1997年3月18日

  國際橄欖球理事會正式接納中國加入,併成為該理事會第96個會員國,國際橄欖球理事會把這件事稱為國際橄欖球運動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1997年 12月5日

  亞洲橄欖球聯合會通過決議,接納中國橄欖球協會為該組織的第九個正式會員。

  1997年底

  中國橄欖球協會開始組建中國國家隊。

  1997年底

  中國國家隊首次跨出國門、與新加坡國家隊進行了一場友誼賽。

  根據非官方統計,目前國內約有1000人在從事橄欖球運動,其中包括腰旗橄欖球愛好者,他們從事的是一項被人稱為娛樂濃於競技色彩的“遊戲”。即使是在組有正規隊伍的二三十所大學內,堅持進行專業系統訓練的依然很少。“專業隊只有解放軍體院一支,農大和上海體院都只能算是業餘。瀋陽體院也在訓練,但重視程度還不如我們。從中可以選拔出隊員進國家隊的也就這麼三支隊伍。”

  在參加香港東亞運動會的陣容之中,12人來自中國農業大學,4人來自廣州解放軍體育學院,1人來自上海體育學院。地方省市沒有一支隊伍,全國範圍之內,可供國家隊選拔的隊員總共不到100人,教練也不過十來人。而女子橄欖球運動員更是成了稀有物種。目前,全國只有四五十人在練習橄欖球!一支正規的7人制球隊,就需要15人組成。從事這項運動的人不多,其重要原因之一在於人們認識上的偏差。“一談到橄欖球,很多還只是停留在暴力、衝撞這樣的概念上,認識存在誤區,打球就怕受傷。”鄭紅軍認為,這與N FL***美國橄欖球職業聯盟***賽事在國內的推廣不無關係。

  36歲的張志強已經準備在亞運會之後退役,在部落格上,他袒露著自己對專案發展的擔憂與焦慮:“現行運動體制中還沒有任何橄欖球訓練組織形式出現,從小到大,從低到高的梯隊建設更不存在,除去中小學.運動代表隊不說,就初級形式中的普通業餘體校、體育傳統專案學校和中級形式中的重點業餘體校、體育中學及專項業餘體校、競技體校,到高階形式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部隊等行業系統,都沒有橄欖球的發展組織形式。”他將國家隊概括為“無體制、無編制、無任何組織形式”的三無球隊”。

  可選的人才有限,隊伍的整體水平可想而知。“每次大概20幾人集訓的國家隊成員,在身體形態和技術經驗方面同樣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就這樣的規模和組織形式,還不及國外一箇中等橄欖球俱樂部。”張志強說。

  改變目前的尷尬景象,人們都將希望寄託在入奧成功之後帶來的聚焦效應。熱情的《衛報》為中國橄欖球勾畫著藍圖:“沒有人比中國的教練和隊員更渴望進入奧運會了……今後,教練不僅可以從自己的學生中挑選運動員,還能從軍隊中選出好苗子。”

  比賽場次少

  鄭紅軍自豪地說,如今農業大學已經有了三個橄欖球訓練場。他推開了辦公室的窗戶,東邊兩個,西邊一個,盡收眼底。但是除了一個兩端豎有球杆、草皮已經枯黃的比賽場地之外,其他的兩個,你根本無法判斷它是橄欖球場地。

  沒有碼線是基本狀況。在下午3時男隊員們拿著橄欖球進行傳球練習之前,剛剛有足球愛好者踢完離開。而女隊員訓練場地更加寒酸,她們繞著操場跑完圈,教練客氣地對場地上踢野球的同學說:“我們要訓練了,你們挪一挪吧。”

  對於這樣的場景,運動員們早已習慣。天氣好的時候,他們一天要練兩次。到了冬天實在太冷,他們就選在中午溫度最高的時候出動。不過只有週末人員才能齊整,因為平時有些隊員在這個時段需要上課。但有個鐵律是不會因為季節的變化而改變的,那就是每天早上,他們都要出早操。這跟長期駐紮在體育總局訓練局裡的隊伍大體一致。為了提高隊員的積極性,學校現在設立了獎勵機制,“打到農大一隊、國家隊都有一些獎勵。起碼在裝備上,隊伍可以給你解決,而在二隊或三隊,都是隊員自理。”鄭紅軍說,“假期高強隊訓練時,還有一些伙食補助,早上5塊、中午晚上各15塊。”

  一旦國家隊有比賽任務需要集中,這些學生們就從北京、廣州、上海聚攏起來,然後一起奔波於全國各地。“現在集訓期間條件還是很不錯的,冬天我們去昆明,上海埂基地。夏天去黃村、清遠或者秦皇島。”鄭紅軍說。香港東亞運動會之前,他們在清遠名將基地集訓了一個月,對於這裡的自助餐伙食,隊員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國家體育總局小球中心給國手的補助,現在的標準是每天20元,教練員則是35元。早些年是6元。

  一年的大部分時間內,這些運動員都在訓練中度過,因為他們的比賽實在是少得可憐。鄭紅軍透露:“國內比賽數量太少,我們每年就指望著打打亞洲盃、亞錦賽,亞運會是最重要的比賽任務。但所有的加起來也就只有十幾場比賽,日本隨便的一支球隊,一個賽季就能打上五六十場。”

中國橄欖球隊隊長張志強的介紹
橄欖球體能訓練視訊
相關知識
中國橄欖球的發展史
橄欖球的發展歷史
中國橄欖球奧運隊的介紹
中國橄欖球隊隊長張志強的介紹
中國橄欖球隊隊長張志強的介紹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史概況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過程
學習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體會
細說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中國橄欖球協會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