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下冊教學總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七年級歷史教學總結的指導性主要體現在經驗教訓上,因而總結應著力來寫經驗教訓。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範文一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七年級兩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本學期教學除了向學生教了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之外,還對他們進行了愛國主義、維護祖國統一、增進民族團結、優秀品德和高尚情操等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總結:

  1、課前準備充分。認真備好每一節課,為了能講好歷史課,在備課前,我先把教材及資料的相關內容仔細的看,篩選出與本節課知識點比較貼近又能結合實際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精心的將這些知識點系統組織起來教學。備課時,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備學生的同時,又備教法,認真鑽研教材教法,及時調整,為課堂教學服務。

  2、課堂教學多樣。採用多種多樣的教法從教,如分析法、討論法,自學、閱讀、課件教學等方式,使學生有自己動腦、動口、動手的能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突出重點、難點,抓基礎點,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按質按量地完成了本學期22課基礎知識的教學,做到重大歷史事件講清,重要歷史人物評析,使學生通過本學期的學習,掌握了從隋朝到明清的重要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內容。

  3、作業批改細緻。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給予不同的評價,使學生做作業能鞏固所學,架起與學生溝通的橋樑。正確引導、耐心解答學生遇到的問題,取得他們的信任,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4、小組配合默契。利用班級四人一組,確定小組長負責,進行預習檢查、作業檢查、訂正檢查、課課清等活動,效果好。

  5、檢查有序進行。每節課上新課前,對上節課相關內容進行聽寫檢測、提問,然後批改打分,予以及時訂正鞏固所學。期末複習主要是通過歸納概要聽寫檢測來督促學生。

  通過一個學期的努力,認識到少部分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不夠重視,憑興趣去學,精細不夠,有被逼的感覺,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有待於進一步培養興趣,有待於以後的努力。

  範文二

  開學第一週,領導通知我讓我從第二週改教七年級四個班的歷史,我深感意外,萬份驚喜。鼓足了勁,想把歷史較好。開學第二週,我一直在思索怎樣才能將歷史課上好,經過幾周的思索,我終於理清了一些頭緒。

  這學期,每節課前我都給學生印發《導學案》,讓學生根據《導學案》進行課前預習。並在課前將《導學案》批改完,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便上課時能有的放矢。上課時認真細緻的講解,課下對作業進行認真及時的批改。

  這樣平靜而充實的生活過了近一個月,縣教研室的歷史教研員來我校聽隨堂課。我精心準備了一週,但講課時仍感覺效果很不好。教研員春風化雨般給我提出了一些建議:1、講課用普通話;2、要用口語,不能用生硬的書面語;3、課件要圖文並茂,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獲取歷史資訊;4、要給學生留一些思考的時間,這樣設問學生答不出來,再換一種問法,不要自己急著把答案說出來;5、課文讓學生逐段帶著問題去讀;6、不要一味的講,畢竟沒有百家講壇上專家講的好,學生接受能力也不如百家講壇的聽眾。

  通過和教研員的交談,我發現了自己平時沒太注意到的問題,對自己原來意識到的一些問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對我的教學工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根據領導安排,我寫了一篇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設計,向《中牟教研》投稿。通過編寫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設計,我也有很大的收穫:我覺得自己想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識全部告訴學生,但學生會在眾多的知識中迷失,反而連最基礎的知識都掌握不住。因此,我覺得以後應該實行兩步走的策略,第一,在課堂上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進行教學,讓所有學生都能達標。第二,對於對歷史有濃厚興趣和學有餘力的學生,編寫《歷史讀本》,印發給這部分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的形式,擴充這部分學生的知識,滿足其需求。這樣可以使整體推進和重點拔高相兼顧。

  此後,刁老師通過了縣法院的招聘考試,我認為她走後,我又要該教六年級語文,所以對工作開始放鬆。但李校長給我的一次談話,讓我振作起來,開始認真組織複習,迎接期中考試。期中考試成績出來後,因為平均分在全縣排第19名,我又失落了好幾周。但後來綜合分析資料出來後,我返現有五個學生進入了全縣前300名,而且進入前3000名的學生人所也僅次於語文。這點小小的成績,讓我看到了希望,找到了繼續努力的動力。

  我給歷史成績在46分以上的8個學生,在網上給沒人訂購了一個書籤,書籤的的規格是2CM×20CM,頂端打圓孔,穿流蘇,孔下一個小篆的“史”字,下邊是“坐觀天下,俯仰古今”八個隸書的字,再往下是一叢蘭花,最下邊是行楷陽刻的學生姓名。書籤古香古色,莊重典雅,學生都非常喜歡。這一措施,激發了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學生中又掀起了一股學習歷史的熱潮。

  通過對期中考試的成績的分析,和對此前教學工作的總結,我制定了後半學期的教學和複習計劃。力爭在期末考試中,及格率達到60%,優秀率達到30%,平均分進入全縣前15名。為實現這一目標,我決定重點抓成績在20分以上的學生,找學生單獨談話,瞭解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增強他們學好歷史的信心,鼓勵他們努力學習。

  期中考試前我給學生整理並印發了前11課的知識清單,考試後發現試卷中85以上的題都能在《知識清單》中找到答案,只要學生在考試前能認真將《知識清單》讀上一兩遍,將知識點理解,便可輕鬆考到40分以上。但事實上,有的學生連一篇也不曾度過。針對這一問題,我覺得應該讓學生小組合作,發揮學生的自治功能。讓學生管理學生,學生督促學生,共同進步。

  在期中考試後批改《基礎訓練》的過程中,我發現《基礎訓練》上的非選擇題出的非常好,是對每課重點知識的梳理和檢測。我覺得無論用哪種資料,只要讓學生把基礎知識掌握住,便可以以不變應萬變,無往而不勝了。

  最後兩週,我準備①將學生的《導學案》改完,然後整理並印發答案,讓學生核對答案,並將上邊的錯題讀讀記記。②讓學生將《基礎訓練》上的錯題改正過來,沒做的答題做完,讀讀記記。③整理並印發12——22課的《知識清單》,通學生複習和考場上查詢。④讓學生做去年的期末考試原題,並以之為例總結答題技巧。

  捫心自問,這學期我一如既往般兢兢業業的對待自己的教學工作,而且做了幾件畢業七年來不曾做過的事:每課都印發並批改《導學案》;《基礎訓練》每課都認真批改;自己動手整理《知識清單》。

  一學期短短的三個多月時間,我的心情起起落落,因家庭、身體等原因分過心,但我始終盡最大努力全身心投入教學。爺爺有病,臥床多日不能照料;小女年幼,不能朝夕陪伴;很多次晚上點到家,我接過孩子,母親才去做飯。我把家人的愧疚之情,轉化為做好教學工作的動力,既已負於家人,不忍再負於學生。成績雖不甚理想,但有五個學生能進入全縣前三百名,也讓我看到了希望,有了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我會繼續日夜傾心於教育,經常反思,不斷總結,時刻以省級骨幹教師的榮譽鞭策自己,傾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

  初一歷史下冊教學工作總結範文三

  本學期,本人任教初一級三個班的歷史課。一學期來,本人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

  作為年輕教師,能認真制定計劃,注重研究中學教學理論,認真備課和教學,主動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公開課和平衡課,並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教壇,以和藹、輕鬆、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按照「初中歷史新課程標準」進行施教,讓學生掌握好科學知識。還注意以德為本,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層層善誘,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現實優良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愛心事業,為培養高素質的下一代,本人時刻從現實身心健康,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去點拔引導,對於個別差生,利用課間多次傾談,鼓勵其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主動面對人生,而對優生,教育其戒驕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厲,再創佳績。通過現實生活中的典範,讓學生樹立自覺地從德、智、體、美、勞全方面去發展自己的觀念,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

  作為教初二歷史課的老師,明白自己對教材的生疏,故在課前做到認真備課,多方面去搜集相關進行資料。為提高每節課的進行效果,教學質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礎、重點難點外,還採用多媒體教學,如:投影、幻燈、漫畫、錄音等多樣形式。通過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動性,提高教室的教學質量,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通過一學期努力,能制定好複習計劃,並能認真備好複習課,培養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幫助差生。但由於本學期授課時間較短,複習內容較多,複習比較倉促,同時發覺很大一部分學生接受能力較差,學習自覺性不高。加上本人對教材生疏,同時要到廣州進修本科,無暇顧及六個班面積較廣的差生,致使本學期教學成績未達所想。

  總的來說,一年來我在歷史教學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比如:如何更新知識適應時代的要求?如何讓儘快地轉變觀念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如何發揮學生在教室上主體地位作用?如何加強學科之間的滲透?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我今後工作努力的方向,我將通過不斷努力,爭取取得更大的進步。

七年級歷史下教學工作總結
七年級歷史下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相關知識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學總結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學小結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學小結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教學設計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學工作總結5篇
七年級歷史下冊教學設計
七年級歷史下冊工作總結
七年級政治下冊教學總結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教學總結
七年級生物下冊教學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