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描寫中秋的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年年中秋,歲歲中秋,展眼又是中秋。中秋臨,月兒圓,瓜果熟,月餅香。關於中秋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篇,希望你們喜歡!

  篇1:又是中秋月圓時

  又是一年中秋月圓時,這個中華民族傳統的民俗佳節,不知使多少異鄉的遊子,望月思鄉,滿懷離情。“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詩,可謂說盡了思鄉遊子悽悽異鄉之情。

  年年過中秋,歲歲奔團圓。對於中華民族來講,再也沒有舉家團圓更能體現中秋佳節的內涵和要義了。這賦予了吉祥平安意義的傳統佳節,尤其對於人近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我們,意義更是重大。中秋佳節,有老父親盼望兒孫回去的迫切,有妻兒盼望早日歸家的心情。那一塊兒圓圓甜甜的月餅,也是一年中甜蜜日子的縮影。

  早上的時候,兒子又問無數遍的老話題:“爸爸,中秋節爺爺說給我買小汽車,你和媽媽給我買什麼?”我看著兒子,笑著說:“問你媽吧,她做主。”兒子的問題就這樣被我轉移了陣地。而曾幾何時,我也曾經追著母親,問關於中秋節那些快樂的事情。人的成長裡,都有似曾相似的歷經,可這份甜蜜和吉祥,更像基因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

  唐李商隱以詩《嫦娥》說離別無團圓之恨:“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詩人以感觸的情懷,把天下游子不復歸鄉的憾和恨說到了心裡,扎進了心裡。

  而小時候中秋賞月,最在意的事情就是跟著奶奶看嫦娥、兔子和桂樹在哪裡。在影影綽綽的月亮盤裡,真得好像有一個美麗的少女在望著地面,尋找自己的家和心愛的戀人。那時候就常常想,冷冷的月亮上,嫦娥會不會被凍病了,兔子會不會偷偷的跑出來。

  中年近節情更怯,常思歲月催人老。人近中年,盼團圓又怕過節,父親一年比一年老,母親過世後,最擔心的就是父親的身體。每過一次節,全家團聚總是要說起父親的健康,可歲月不由人,父親還是漸漸的老了,這種擔心卻因為過節更加的強烈。

  團圓莫使酒杯空,暖暖慈心老父情。兒子已經在用畫筆製作給爺爺的節日卡片,而我也坐在一邊瞅著兒子那認真而又童真的畫作。兒子的想象裡,爺爺就像聖誕老人一樣,應該帶著尖尖的帽子。我想父親送給我的不是禮物,而是整個生命。那許許多多的言傳身教,使我無論月缺月圓,都能穩步人生路,風雨揚帆勇向前。

  篇2:中秋如茶

  桂香伊始,如茶的中秋便徐徐走來,將一江秋水染成一片清芬,揉和成一片雋永的情意,緩緩流入心底。

  中秋,這個中華傳統的佳節,一直頗受人們的重視和喜愛。但凡談及中秋,就一定會聯想起掛在蒼穹的那一輪溢滿清輝的明月。有人說:“沒有明月的中秋不像中秋”。上高樓,月滿更添愁。古往今來,圓了又缺,缺了又圓,淌過千年的時光,不知見證了多少悲歡離合的故事,寄託了多少天涯旅人的鄉愁,盈滿了多少風塵僕僕的思念?

  幾縷清風襲來, 馥郁的花香悠悠緩緩地飄懸,彌散在桂影婆娑的渡口。朦朧的月色下,細細碎碎的落花星星點點地鋪灑在水面,像一層金沙。這樣的夜晚,難免會有一絲惆悵和落寞。飄忽的思緒,穿過夜的帷幕,在廣袤無垠的時空中輾轉,頻繁地丈量著離鄉的路,不知風雨兼程的羈旅何時是歸期!

  街道兩旁,燈火通明,湖面的倒影呈現出一片柔和的光暈。是誰,撥動了潛隱於水層的那根輕細的弦,驚起曠世的久遠,奏響滿月的歌。將思緒拉回舊時的明月夜,一瞥被時光掀過的扉頁。秋蟲奏著鄉村的夜曲,山風輕拂著疏竹的倩影,沉甸甸的稻穗枕著田埂酣眠,屋簷下掛著金黃的苞谷坨,還有一串串紅辣椒。淡淡的月光下,沒有轟隆的鞭炮,沒有孔明燈升起,也沒有璀璨的煙火,一家人坐在院子裡乘涼,吃著月餅,拉著家常。這樣的節日,過得簡單平淡,卻滿是幸福的味道。今夜,城裡的月光怎麼也照不進古老的小軒窗!

  夢迴古屋,叩響木門上生鏽的門環,輕輕推開被歲月侵蝕的門扉,咯吱的聲響,彷彿驚醒了沉睡的夢。昏黃的燈光下,那佈滿血絲的眼裡,盛滿了望不穿的思念,雙眸裡閃爍著期待,也暗藏著失落。這樣的思念,是多麼熟悉的味道。兒時的我,每逢過節,都會以這樣的心情翹盼遠在異鄉謀生的父母,在門口固執地守望,細數著遙遠的歸期。而今,我在遠方求學,我又成了他們的守候。在流淌的歲月裡,交錯的不是時間,而是人與人之間的思念。今天,是中秋,也是父親的生日。二十年來,打記事起,記憶中真真切切地陪父親過過的生日,彷彿只有一次。我不知道,今後的光陰中,還有多少可以相聚的日子?時間嘀嗒嘀嗒,我們總是在不停地奔波。這樣的交錯,人間萬戶的守候,又是多麼的尋常!光陰荏苒,人兒可以走遠,故鄉的月不會越千山涉萬水,它依舊會默默地接受一方水土的虔誠膜拜。

  有多少人,在這樣的夜晚,雙手合十,信奉著“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千古詞章,默默期待著團圓的時刻。久別重逢的喜悅背後不知隱藏了多少思念的淚滴,不知蹉跎了多少殷切的等待。有多少閤家團圓的人兒,只能藉著那根窄窄的電話線,來傳遞無限的思愁。

  篇3:月到中秋

  夜,久陰初晴的夜。

  熄了燈的房間,靜謐,只聽得窗外窸窸窣窣的蟲鳴。

  月光透過樹的枝椏,透過葉的縫隙,透過紗窗,瀉一抹清暉在窗前。桌上那一盆茉莉,在月光下靜靜的綻放。

  夜,已近中秋的夜。

  夜風帶著些許涼意,尤其是在雨後的深夜。

  秋日的雨水滋潤了夏日炙烤過得土地,房前屋后街頭巷尾那一片片的綠,在如水的月光下,只怕是更顯得豐盈。空氣裡流動著的花香,混合著窗外青草的氣息,偶有陣風襲來,瞬間撲將過來。

  忽而想起,日間在小區裡行走,似乎嗅到了絲絲桂香,這才驚覺,卻是中秋將近,轉眼又是一年。時間就如這流淌的月光一般,悄無聲息的從指間溜走,來不及發現來不及揮手,一去不復返。

  年年中秋夜,人月兩團圓。

  曾經,中秋是豐收是喜悅是幸福。

  秋日的暖陽煨熟了遍地的瓜果。堆滿枝頭的蘋果梨子,掛滿藤架的葡萄,在中秋前日的清晨,都會被自家主人採摘了帶到村頭的集市,換取一年辛勞的報酬。這是村裡在中秋節前的盛會,時間只是一個早上,到太陽初起,集市便會散去。這一天,大人孩子都會早早的起床,去街上選購過節的食材和供品。集市很小,卻很熱鬧,自產的水果,自產的蔬菜,更有現殺的羊肉,那濃濃的羶味伴隨著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和孩子們的嬉笑聲,在清晨有些清凜的空氣裡飄得很遠,和不知誰家煙囪裡的炊煙匯在了一起。

  中秋夜的飯菜是豐盛的,飯桌前圍坐的是一家老小,抬頭可見的是東山升起的圓月。那個時候沒人強調團圓夜,卻是從來都不曾有人缺席,似乎一直以來都是如此。飯桌上大家享受著精心準備的美味,話著家長裡短,說著即將豐收的年景,快樂和滿足就在小小的院子裡蔓延。飯後家裡的主婦會把頭天買來的供品擺好,燃起香燭,然後便是最虔誠的祈禱。一炷香盡,再喚孩子們回來,分享那沾過香火的供品,那月餅的香,蘋果的甜,還有葡萄的酸,彷彿至今仍餘留在嘴邊。

  如今,中秋是無奈是牽掛是思念。

  時光載走了少年的歡顏。日漸長大,卻漸行漸遠,越來越少的回到家鄉,回到那個承載我前二三十年過往的小村莊。經歷了十幾載的輾轉漂泊,嚐盡了人世滄桑,漸漸找不回那時中秋的模樣。時光流逝、歲月變遷,曾經的中秋漸漸成了記憶裡片片模糊的景象,成了身在他鄉那濃濃的鄉愁。

  不管身處何方,看到的都是故鄉的月亮,少了記憶裡的神祕卻有同樣的傳說;製作精緻,口味獨特的月餅,吃一口在嘴裡,試圖咀嚼出兒時的味道。饒是看盡世事繁華,卻始終有不想放手的曾經,和在心底某處騰起的日漸濃郁的情愫。普天之下,莫不以一個“家”字為根,以一個“情”字為本,從不曾被取代,也無法忘卻。

  又逢月圓時節,仰望一輪皓月,只想將人融在這淡淡的月色之中。身處異鄉,唯有在秋涼如水的夜色中,憑千里明月遙寄相思。願眾生在那銀蟾光滿的月夜,有不遠千里的相聚,有母慈子孝的團圓。

  
猜你喜歡:

1.描寫中秋節的散文

2.描寫中秋月亮的散文

3.寫中秋的文章

4.中秋情思的散文

5.中秋節抒情散文

關於描寫中秋的散文
描述真誠的隨感散文作品
相關知識
關於描寫中秋的散文
關於描寫中秋的散文
關於描寫深秋的散文
關於描寫中秋的優美散文
關於描寫夏天的散文作品
關於描寫夏天的散文詩歌
關於關於描寫蘭花的散文
關於描寫楊梅的散文隨筆_描寫楊梅的優美散文
關於描寫初春的散文隨筆
關於描寫月亮的散文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