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藝品的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陶瓷工藝品蘊含著濃厚的歷史韻味。那麼,對於陶瓷工藝品,你瞭解多少呢?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陶瓷工藝品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陶瓷工藝品藝術特點

  1、陶瓷工藝品具有實用與藝術相結合的審美特點

  陶瓷工藝品是造型藝術之一,以美術技巧製成的各種與實用相結合並有欣賞價值的工藝品。故通常具有雙重性質:既有物質產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審美性。作為物質產品,它反映著一定時代、一定社會的物質的和文化的生產水平;作為精神產品,它視覺形象***造型、色彩、裝飾***又體現了一定時代的審美觀。一般分為兩大類:第一,日用工藝,即經過裝飾加工的生活實用品,如一些染織工藝、陶瓷工藝、傢俱工藝等;第二、陳設工藝,即專供欣賞的陳設品,如此象牙雕刻、玉石雕刻、裝飾繪畫等。我國工藝美術的製作比較早,如新石器時代已有彩陶,商代以前已有刻紋白陶,商代已有玉器等,寫實的造型和圖案化的手法即表現出很強的實用性和藝術性。它們的生產,常因歷史時期、地理環境、經濟條件、文化技術水平、民族習尚和審美觀點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風格特色。

  2、陶瓷工藝品的成瓷材料和燒成特點

  它以粘土配適量長石、石英***或瓷石***為原料製坯體施釉,經1200℃—1300℃窯溫在還原氣氛中燒成的器皿。具有胎質緻密堅硬,斷面有光,薄層透光,胎色白或淺灰白,吸水率微弱或不吸水,釉層較厚達0.1毫米以上,青釉純正,釉面光潤,敲擊聲音清脆等特點。創制於東漢時期,是我國古代偉大發明之一。浙江上虞“小仙壇”發現東漢瓷窯遺址,對其青瓷殘件測試的結果表明,胎色灰白,胎質堅實細緻,燒成溫度達1300℃,吸水率低於0.15%***已達到現代細瓷吸水率標準***,胎的薄層微透光,燒結良好,釉的玻化良好,胎釉結合牢固,釉層厚度為0.1—0.2毫米,淡青色釉,純正美觀,釉面光亮,達到瓷器標準要求。燒製技術工藝流程自古以來一般多用柴窯,以柴為燃料,火力強,火焰長,而且灰量少,有害物質幾乎沒有。但是由於環境保護的需要,此窯日益減少。煤窯是以煤為燃料的一種窯。以前煤窯是較為普通的一種窯形,由於汙染大,現在一般不用。氣窯以煤氣為燃料,火力強,易燃燒,對環境汙染小,是現在較為流行的窯。電窯利用電能為能源,溫度調節也較容易,對釉上彩繪瓷的燒成最為適宜。

  3、陶瓷工藝品裝飾獨具特色

  在中國悠久的陶瓷藝術發展歷史中,伴隨著陶瓷器的製作,先人創造了大量優秀的裝飾技法和裝飾形式。有些裝飾本身就具有實用的目的和意義,許多陶瓷裝飾和陶瓷的成型工藝緊密聯絡在一起,與陶瓷造型同時產生。我國傳統的陶瓷裝飾形式多樣豐富,每一種形式又因材料的不同和手法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效果。如果將多種裝飾手法綜合在一起使用,就會產生更加豐富多彩的藝術境界。每一種裝飾技法、裝飾效果都與其所依附的陶瓷材料工藝緊密相關。早期是素燒與青白瓷,至唐南方越窯青瓷、北方邢窯白瓷最著名。彩繪裝飾技術到宋朝才達成熟,宋代制瓷業蓬勃以展,瓷窯林立,名窯湧現,所燒的白瓷、青瓷、青花瓷、釉上釉下彩繪瓷都各具特色。元以後景德鎮窯成為瓷業中心有重大發展,瓷器品種豐富,有青白黑紫黃綠紅藍等高、低溫色釉瓷以及青花、釉裡紅、鬥彩、五彩、粉彩、琺琅彩等裝飾的彩瓷。紋片、釉色、釉上加彩等技法大大豐富了瓷器工藝品的裝飾,誠然,現在很多的瓷器的胎裝飾以印花、劃花、刻花、雕、塑、堆、貼、鏤空等技法也多了起來,促使了陶瓷裝飾工藝技術的改進和創新。彩繪裝飾工藝是典型的陶瓷藝術品的代表裝飾技術,其釉上彩繪工藝流程是先調料,在選好的瓷器上作稿,再彩繪,完成後入窯在600℃~900℃之間進行二次焙燒而成的品種。這種彩,因施在釉上,用手捫之,有凸起的感覺。色料豐富,品種多樣,藝術性強,有古彩、粉彩、新彩、刷花和噴花等裝飾。釉下彩繪裝飾是在未燒成的坯胎上進行彩繪,施釉覆蓋後入窯經1200℃—1300℃窯溫在還原氣氛中燒成,包括青花、釉裡紅,鐵鏽花等。

  陶瓷工藝流程

  一、淘泥 高嶺土是燒製瓷器的最佳原料,千百年來,多少精品陶瓷都是從這些不起眼的瓷土演變而來,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

  二、摞泥 淘好的瓷泥並不能立即使用,要將其分割開來,摞成柱狀,以便於儲存和拉坯用。

  三、拉坯 將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轉盤內,通過旋轉轉盤,用手和拉坯工具,將瓷泥拉成瓷坯。

  四、印坯 拉好的瓷坯只是一個雛形,還需要根據要做的形狀選取不同的印模將瓷坯印成各種不同的形狀。

  五、修坯 剛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過修坯這一工序將印好的坯修刮整齊和勻稱,修坯又分為溼修和幹修。

  六、捺水 捺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即用清水洗去坯上的塵土,為接下來的畫坯、上釉等工序做好準備工作。

  七、畫坯 在坯上作畫是陶瓷藝術的一大特色,畫坯有好多種,有寫意的、有貼好畫紙勾畫的,無論怎樣畫坯都是陶瓷工序的點睛之筆。

  八、上釉 畫好的瓷坯,粗糙而又呆澀,上好釉後則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又有全然不同的效果,常用的上釉方法有浸釉、淋釉、蕩釉、噴釉、刷釉等。

  九、燒窯 千年窯火,延綿不息,經過數十道工具精雕細琢的瓷坯,在窯內經受千度高溫的燒煉,就像一隻醜小鴨行將達化一隻美天鵝。 現在的窯有氣窯、電窯、等。

  十、成瓷 經過幾天的燒煉,窯內的瓷坯已變成了件件精美的瓷器,從開啟的窯門中迫不及待地脫穎而出。

  十一、成瓷缺陷的修補,一件完美的瓷器有時燒出來會有一點瑕疵,用JS916-2***勁素成***進行修補,可以讓成瓷更完美。

精美的陶藝製作動物形象效果作品圖片
陶藝製作的注意事項
相關知識
陶瓷工藝品的介紹
介紹工藝品的作文加評語
介紹一種民族工藝品的作文
介紹一種工藝品的作文5篇
介紹一種工藝品的作文5篇
介紹工藝品的作文5篇
陶瓷藝術的介紹
陶瓷工藝手冊素材圖片
手工工藝品的廣告詞
工藝品的經典廣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