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唐朝李沁有哪些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李泌字長源。唐朝中期著名道家學者、政治家、謀臣,關於李沁有哪些故事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唐朝李沁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李泌避禍的故事

  什麼人叫做聰明,聰明人一般具備什麼樣的特徵和習慣呢?首先,他們是少言多看多聽的,因為他們深知言多必失,少言才能及時查明所在形勢,才能更好的判斷,才能做出最優選擇方案。

  其次,除卻專業知識外,他們一般懂得很多,各種領域均有所涉獵,當與領導談論時就會有更多的談資,並能從各方面針對難題來做出分析,尋求最優解決辦法。

  最後,聰明人不以聰明自詡,他們一般是謙虛的,謹慎的,因為他們知道大智若愚才是最合適的,不然過早的暴露往往會導致自己的短命。

  在唐朝,就有一個頂聰明的人,那就是李泌,他博學,他謹慎,他善於審時度勢,並能夠做出明哲保身之舉。

  他的一生就象是個傳奇,他輔助過四位唐朝皇帝,四位皇帝所在的朝政可謂一個比一個黑暗,四個皇帝的性情也是一個比一個更難讓人捉摸,但在那樣混亂的局面之中,多少奸臣想要奪取李泌的性命,均被李泌先悉察覺,並想出辦法避免了慘劇的發生。

  有人可能覺得李泌,太過於自私,不顧朝廷的黑暗造成的人倫慘劇,只顧著保全自己。但換個角度想想,若不是他的明哲保身,又何以在四個朝代裡諫言,並幫助朝政走出幾度困難,這樣看待李泌的人,真可謂目光太過於短淺。

  能進就進,該退就退,常人一般做不到的,李泌做到了,李泌避禍留給後世的可謂是大智慧,大聰明。

  李泌開六井的故事

  李泌,我們一直在說他的聰明,說他的大智慧,卻一直沒有談論到他的政績究竟有何?作為一位隱士,他的隱士生涯可謂十分的愜意,來回穿梭於朝堂和山林,在山林間,他潛心向道,不食煙火,參佛悟理。

  但作為一名政客,他給晚唐留下了什麼,值得後世尊稱他為一代政治家,李泌的政績其實不勝列舉,內政不斷調和君王父子之間的矛盾,雖搬不上大太面,但於私於公,都是有歷史大意義的,外政他力諫皇帝對抗番邦,推薦了良將最終也取得了勝利,在勝利後,李泌語重心長的對德宗說,千萬不要因嫉妒而斬殺良將。李泌親自治理的政績中,當屬開六井最為聞名於世了。

  六井,開在杭州解放路,其中又以相國井最為聞名。它蘊含了怎樣的歷史故事呢?

  在唐德宗時期,李泌任杭州刺史,當時杭州人民最為突出的問題便是沒水喝,李泌到來後便到處進行實地考察,想方設法解決杭州人民的飲水難題。在他的努力下,他發現西湖之水可以通過引流的方式引入杭州,便採取了當時比較罕見的引流方式引入了六口井至杭州城內,以滿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後來,杭州飲水難的問題得以解決,李泌也升任了相國一職,杭州的百姓為了紀念李泌,便將李泌所開槽之井命名為相國井。

  直到現在,只要提起杭州的相國井,人們便自然會想到李泌,杭州市政府為了紀念李泌,特地重修相國井以作觀賞之用途。

  唐朝李泌簡介

  李泌出生於公元722年,在經歷了67個春秋後,於7***自然病逝。他出生於唐玄宗時代,死於唐德宗時代。

  李泌的智慧在他幼時便嶄露頭角,7歲時李泌在跟隨老臣張九齡處理朝政時便提出了自己對政事的獨特見解,據傳張九齡當時親自認錯,並不顧年齡上的懸殊,身份的差異一意與李泌結為知己,這在當時是廣為流傳的。李泌也因為此事被唐玄宗親自接見。成年後的李泌更因與玄宗講解《老子》而被任命為翰林院學士,同時兼任太子師。

  李泌在侍奉唐朝四代君主時,在保全自身安危之後,會不遺餘力的將自己的見解和建議傳達給了當朝皇帝,一般被採納的建議實施後均獲得不小的成效,未被採納的卻或多或少導致了時局的進一步動盪混亂,可說李泌真是具備長遠的眼光,能夠做到深謀遠慮。

  李泌性格上的一大缺失便是他通道教,所以他一直在尋找長生不老之法,很少食用煙火食物。這在現代來看是多麼的可笑之極,但在當時來說,正因為他信奉道教,所以他議政時見機行事,當大環境不利於己的時候,他會選擇明哲保身,正可謂留的青山,才能做以後的圖謀,如果連青山都不在,何談將來。

  李泌,客觀來說,他為唐朝時期的四朝元老,具備了謀臣的眼光,但卻因避禍保全自己,而未能將其才能完全發揮,可想如果他能夠完全發揮自己的才能,晚唐時期何以生靈塗炭到那種地步。

盧杞的簡介_盧杞的死亡原因
關於唐朝李沁有哪些故事
相關知識
關於唐朝李沁有哪些故事
關於唐朝李沁有哪些故事
關於詩人李白有哪些趣事
關於詩人李白有哪些趣事
關於屠格涅夫有哪些故事
李白有哪些故事
關於唐朝李白的詩
關於橋的俗語有哪些
關於無氧運動有哪些
關於水的諺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