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柏葉的功效與作用及配伍應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現代人多將側柏作為綠化觀賞植物,而對它的養生價值卻鮮有了解。在古代,因為其含有很多功效和作用,所以側柏的嫩枝嫩葉是備受道家推崇的延年上品。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側柏葉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幫到你。

  側柏葉的功效與作用

  生髮烏髮。

  側柏葉苦寒,入肝經,肝主風,主藏血,發為血之餘,故能涼血烏髮。常用於血熱脫髮或鬚髮早白等。《新醫學》報道:“以鮮側柏葉浸泡60%的乙醇中7天,取藥液塗搽毛髮脫落部位,每日3次,治療各處脫髮,多在20一30天后新發開始長出,黑色有光澤,個別生長較稀。”

  肺熱咳嗽。

  本品苦能洩降,寒能清熱,長於清肺熱,化痰止咳。適用於肺熱咳喘,痰稠難咯者,可單味運用,或配伍貝母、制半夏等同用。

  涼血止血。

  側柏葉苦澀微寒,入肺、肝、大腸經,澀能收斂,苦寒則清熱涼血,故為收斂、涼血止血藥,用於血分熱盛的吐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諸症。

  清熱止咳。

  側柏葉苦寒,寒能清熱,又入肺經,故能清熱止咳。現代常用於肺熱咳,乾燥或痰稠難出者,有清肺熱,止咳喘之效。

  祛風利溼。

  側柏葉苦寒,《嶺南採藥錄》載:側柏葉“祛風”,《本草匯言》亦載:“側柏葉,止流血,去風溼之藥也”。故本品有祛風利溼之功效。《本草正》亦言:“去溼熱痺痛,骨節疼痛”。《本草綱目》選側柏葉,“治風痺關節作痛”。若感受風熱之邪,與溼相併,而致風溼熱合邪為患,風溼熱邪壅於經絡關節,氣血鬱滯不通而致, 為風溼熱痺,症見關節疼痛,灼熱紅腫,發熱,口渴,煩悶不安,汗出,惡風,舌紅,苔黃燥,脈滑數。可用側柏 葉,苦寒清熱,祛風降溼而通絡止痛。

  散腫毒。

  側柏葉苦寒,苦能瀉閉,質輕能行散,寒 能清熱,入肝脾二經,故能散腫毒。

  側柏葉的配伍應用

  配白芍:側柏葉涼血止血,入血分既能涼血,又去血分之溼熱;生白芍涼血清熱。二藥合用,涼血育陰而止血,治熱迫血行之月經過多,胎熱腹痛。《得配本草》:“配白芍,治月水不斷”。

  配乾薑炭:側柏葉苦澀微寒,涼血止血;於姜炒炭,辛苦熱,能溫中止血,守而不走。二藥配伍,取側柏葉之清降,折其上逆之勢,用乾薑炭溫守中陽,使脾能統血,氣能攝血。二藥合用,清降溫中並行,寒熱同用,相行而不悖。仍屬溫陽攝血法範疇。《金匱要略》柏葉湯,即用柏葉和姜,治吐血不止。

  配生地:側柏葉苦澀微寒,為涼血止血之佳品;生地甘苦而寒,既能清熱生津,又可涼血止血。二藥協同,增強涼血止血之效。且有益陰清熱之功。可治療各種熱證出血,諸如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等,效果頗佳。因生地味厚滋膩,側柏葉味苦性寒,有傷中礙運之弊,只取暫用,不宜久服。臨床應用中也常以側柏炭和生地炭合用,此涼血作用已弱,收斂止血力較強,對於勢不著或脾胃虛弱之人,用之較為適宜。

  配蒲黃:側柏葉清血分溼熱而止血;蒲黃止血行血。二藥相配,涼血止血行血,可治崩漏屬熱者。

  配白芍:側柏葉涼血止血;白芍斂陽養血。二藥配伍,則斂陰涼血止血。如《聖濟總錄》即用側柏葉配白芍,治“婦人月水久不斷。”

  側柏葉的附方

  治吐血不止:柏葉、乾薑各三兩,艾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溫再服。***《金匱要略》柏葉湯***

  治憂恚嘔血,煩滿少氣,胸中疼痛:柏葉搗羅為散,不計時侯,以粥飲調下二錢。***《聖惠方》***

  治鼻衄出血數升,不知人事:石榴花、柏葉等分。為末,吹鼻中。***《普濟方》***

  治小便尿血:柏葉,黃連***焙研***。酒服三錢。***《濟急仙方》***

  治蠱痢,大腹下黑血,茶腳色,或膿血如靛色:柏葉***焙乾為末***、黃連。二味同煎為汁服之。***《本草圖經》***

  治小兒洞痢:柏葉煮汁,代茶飲之。***《經驗方》***

  治痔、腸風、髒毒、下血不止:柏葉燒灰調服。***《百一選方》***
 

  猜你喜歡:

中國茶葉的種類和功效大全
側柏葉的功效與作用及配伍應用
相關知識
中藥側柏葉的功效與作用
側柏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側柏葉的功效與作用
側柏葉的功效與作用及配伍應用
側柏葉的功效與作用及配伍應用
側柏炭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側柏葉的功效和作用
側柏葉的功效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布渣葉的功效與作用
番瀉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