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的一生是怎樣的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唐代大詩人王勃的一生雖然短暫,卻稱得上是一段頗有傳奇色彩的人生。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王勃出生書香門第,六歲即能寫詩作賦,十四歲便以出眾的文采受到唐高宗的賞識而官拜朝散郎,成為當時最年輕的朝廷命官,可謂少年得志,富貴功名不可限量。

  頂著“神童”的美譽,王勃的仕途經歷一度順風順水。在此期間,他的文學創作水平達到巔峰,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其中尤以一篇《滕王閣序》駢文最為世人所稱頌,該作通篇文字對仗工整,以大量文墨鋪敘了風景名勝滕王閣附近的人文景緻,辭藻之瑰麗,大有漢賦之遺風,是後世普遍認可的王勃之代表作。

  王勃一生光明磊落,然而盛名之下最易遭人嫉妒,加之王勃性格狂放孤傲,不通人情世故,因而朝堂之上亦不免受到政敵暗算。乾封二年,王勃因一篇《鬥雞賦》而受到同僚彈劾,稱其有挑撥離間之嫌,唐高宗震怒,遂將其逐出長安,一度被稱為曠世奇才的王勃頓時淪為被貶罪臣,不得不遠離京師。

  至咸亨二年,好容易在朋友引薦下當上虢州參軍的王勃再度因年少輕狂而闖禍,竟將身犯重罪的官奴曹達私下殺害,此案震動朝野,連累王父亦遭貶官。後因好友多番周旋,王勃雖性命得保,然而仕途之路卻不得不就此戛然而止。

  這世上若真有一種人生恍如煙花般短暫卻霎那間光彩奪目,那王勃的一生,便是對這類人生最完美的詮釋。上元三年暮春之際,王勃至交趾匆匆拜別老父之後,乘船回鄉,當時正值初夏,南海風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一代詩壇巨匠,就此殞命南海。

  王勃被稱為什麼

  由於王勃擁有很高的才能,並且王勃的詩十分的流利婉約,獨具一格,所以被人們稱為“詩傑”。但是,王勃最早的稱呼是與楊炯、駱賓王以及盧照鄰一起被稱為“初唐四傑”。並且,王勃在四人當中,排在首位。

  王勃出名很早,在年僅十四歲的時候,便已經寫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閣序》。在《滕王閣序》這一文章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稱為了千古名句,受到了後人的萬千敬仰,是許許多多文學家的標杆。

  王勃被稱為什麼呢?王勃之所以被稱為“詩傑”,除了《滕王閣序》這一名篇之外,還有就是王勃寫下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詩中的“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為了千百年來,人們送別自己的朋友時必說的一句祝詞。也因為如此,使得人們深深的記住了“詩傑”王勃。

  “詩傑”王勃的一生可以說是十分的坎坷,年少時王勃曾經毛遂自薦,把自己推薦給劉祥道,從此進入官場。但是,在進入官場不久,王勃便因為自視過高,成為了眾矢之的。之後又因為犯了事,被罷免了官職。最終在趕往自己父親所管轄的縣城的途中,因為落水,最終驚悸過度而死,年僅二十六歲。

  對王勃的評價

  在唐代大詩人中,人們對王勃的評價普遍較高,不僅因為其少年成名,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難得的詩壇神童,更因為他早年創作的駢文名篇《滕王閣序》名垂千古,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

  同為初唐四傑之一的著名詩人楊炯,在他的《王勃集序》中提到,王勃“九歲讀顏氏《漢書》,撰《指瑕》十卷。十歲包綜六經,成乎期月,懸然天得,自符音訓。”無怪乎太常伯劉公對其文采亦讚不絕口,稱其為神童,對王勃的評價可謂高大上。

  王勃因詩才而得唐高宗賞識,未及弱冠便已位列朝臣,原本是前途不可限量的青年才俊,然而人無完人,在才學上獨樹一幟者,往往性格孤傲,自視甚高,於人際交往方面存在某種缺陷,王勃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其就任朝散郎期間,王勃與沛王李賢等諸王鬥雞取樂,乘興而作《檄英王雞》,不料竟因此罹禍,唐高宗震怒,遂將其逐出長安。其實王勃受此打擊,並非真的因《檄英王雞》而觸怒龍顏,乃是因才高而被政敵所妒,故而楊炯說他“臨秀不容,尋反初服”。

  王勃被逐後,便去遊蜀,興致高時與楊炯等一眾詩壇好友白日縱酒,揮灑文墨,馳情於詩詞歌賦。不久後在虢州參軍任上殺死官奴曹達,犯下大罪,而至再也無緣官場,只得顛沛流離,於二十七歲這年意外溺水,鬱鬱而終。縱觀王勃的一生,雖不乏燦爛光輝,卻也終逃不過天妒英才的命運,因而後人對他的評價也褒貶不一,往往是讚譽文采之餘,也多了幾分哀婉嘆息。

 

王勃的一生是怎樣的
長孫無忌是一個怎樣的人
相關知識
王勃的一生是怎樣的
王勃的一生是怎樣的
農民領袖彭湃的一生是怎樣的
埃及豔后的一生是怎樣的
湯顯祖的一生是怎樣的
班固的一生是怎樣的
周璇的一生是怎樣的
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生是怎樣的
柏遼茲的一生是怎樣的
王勃的一生是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