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識點總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城市與城市化是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的知識點,為了方便同學們檢視,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一

  1、城市功能分割槽——相同的城市用地型別發生集聚

  1商業區:位於城市中心、交通幹線兩側—交通便利,通訊發達,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強。

  中心商務區CBD:建築密集、高樓林立、交通便捷——面積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業區:一般分佈在城市邊緣,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鐵路、公路經過。

  3住宅區:是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區:一般要求環境優美,遠離工業區和商業區。城市建設要注意保護文物古蹟。

  2、城市地域功能分割槽形成的原因:歷史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行政因素

  3、 城市規模與地域結構、服務範圍

  小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不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服務範圍小

  大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範圍大。

  4、 城市化的標誌: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標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

  5、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城市化特點:①大城市發展速度超過小城市;②大城市數目不斷增多;③100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發展快。——大城市化趨勢

  6、 發達國家的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以及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7、 發展中國家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趨勢明顯。

  ② 我國城市化落後於工業化。③ 城市發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脹,中小城市發展緩慢,人口集聚於少數大城市。

  8、城市化的一般規律: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9、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 熱島效應、 雨島效應 、城郊熱力環流 、大氣汙染嚴重

  2對水文的影響:對地下水——下滲量減少、地下水漏斗區範圍和深度增大。

  對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匯水時間縮短,更易形成洪峰。

  對水質——城市工業廢水、生活汙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汙染。

  3對生物的影響:草坪和人工林品種單一;破壞生物棲息地,生物的多樣性減少。

  10、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生態城市”

  ① 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分散城市職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環境。擴寬主幹道,建環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鐵、輕軌交通。

  ③ 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大力加強綠化建設。

  二

  1、城市形態分為組團狀重慶、團塊狀北京、成都、合肥、華盛頓、放射狀延安、條帶狀蘭州、洛陽、西寧、宜昌等。

  2、影響城市形態的因素有自然條件地形、河流等和社會經濟條件交通、經濟、文化、歷史等。如:平原地區的城市形態多為團塊狀,山區和丘陵區的城市形態則多為組團狀。

  3、城市中最常見的功能區主要是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各功能區之間沒有明顯界線;各功能區可能兼有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規模和型別的城市,其功能區構成不同。

  4、住宅區: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中高階與低階住宅區呈背向發展。

  5、商業區:需要便捷的交通及大量消費者;分佈以市場最優或交通最優為原則;多位於市中心、交通幹線兩側或街角路口;大多呈點狀或條狀。

  6、工業區:專業化程度較高,相互之間協作性強;不斷向外緣移動;分佈於交通便利地區靠近公路、鐵路、河流等

  7、影響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經濟因素,如地租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交通便捷程度及距市中心遠近、各類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等。

  8、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結構包括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9、城市規劃的合理性必須兼顧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例如:要有便利的交通條件;協調好相互的位置關係,以減少汙染;設定必要的防護帶;必要的衛星城建設等等。

  三

  1、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

  1環境質量下降

  2交通擁擠,居住條件差

  3增加就業困難,失業人數增多

  2、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促進人口轉化-增加就業機會,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逐漸轉移;

  2有利於改善產業結構——帶動農村發展,有利於改善地區產業結構;

  3推動工業發展-提高工業生產效率;

  4推進科技進步——大城市是科技創新基地和資訊交流中心,促進科技進步和資訊化提升;

  5改變文化、思想、觀念——城市文化向鄉村擴散滲透,全方位影響農村,利於城市與鄉村間交流,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3、解決城市環境問題主要措施:

  1嚴格控制大城市規模,分散大城市職能,建設新區和衛星城,努力推進郊區城市化,以緩解城市中心區的壓力;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條件,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

  3對城市進行合理規劃,加強對城市的管理,妥善處理好城市個功能分割槽的關係。

  4、降低城市化對地理環境影響的途徑:

  一方面在城市建設中,發展低汙染的節能建築和綠色交通,減少各類活動對環境的汙染;

  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觀儘可能與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觀保持協調,建立一種良性迴圈。 為了使城市發展與社會、環境相協調,提出了建設和發展"生態城市"的目標。

  四 、城市群與大城市帶:城市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向外延伸,幾個位置接近的城市相互連線起來,形成規模巨大的城市群。具有世界意義的城市群成為大城市帶。

  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區:60°N以南的歐洲地區;東亞的日本、朝鮮半島及我國東部沿海和平原地區;美國的東北部地區。


初二地理下冊期中知識點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識點總結
相關知識
高中化學必修一第三章知識點總結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識點總結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識點總結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知識點總結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識點總結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知識點總結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六課知識點總結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六課知識點總結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課知識點總結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七課知識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