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導學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適用的七年級地理導學案,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範文

  地球和地球儀

  第一課時

  一、學習目標:

  1.瞭解人類探索地球形狀的艱辛歷程。

  2.學會運用相關資料說明地球的大小。

  3.掌握緯線的特點。

  4.掌握緯度的變化規律。

  5.鍛鍊觀察、分析和表達地理事物的能力。

  二、學習重點: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2.緯線的特點。

  3.緯度的變化規律。

  三、學習難點:

  緯線的特點和緯度的變化規律。

  四、學習方法:

  順序記憶法、讀圖法、數字記憶法、討論法、模型法、觀察法歸納法

  五、導學活動:

  導學活動一: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P2—3

  1.在古代,關於地球的傳說存在著 的假說;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首次用事實證實了地球是一個 ;人造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 地球是一個球體。

  2.讀圖1.1回答:麥哲倫環球航行從 出發,經過 洋,繞過南美大陸南端的 海峽,進入 洋,1521年到達 群島,向西穿過 洋,繞過非洲南端的 角,終於在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完成環球航行。

  導學活動二:地球的大小P3圖1。2

  3.讀圖1.2回答:地球的表面積約______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徑__千米,地球赤道周長約 千米。

  4.做P4的活動題。

  導學活動三:地球儀和緯線的特點利用地球儀P5圖1.4和P6圖1.6

  5.地球儀是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並按一定的比例縮小,製成的 。看地球儀說出地軸、北極、南極、緯線、經線。

  6.在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是按 轉動,在南極上空看,地球是按_ 轉動

  7.觀察地球儀:赤道到南北兩極的距離相等嗎? 。赤道紀念碑的位置在

  。

  8.讀P6圖1.6,在地球的表面,赤道和與赤道平行的圓圈叫 ,緯線指示方向。

  9.從赤道向兩極,緯線逐漸,到兩極縮為__。赤道以北稱___,以南稱 。

  導學活動四:緯度的變化規律利用地球儀和圖1.9和經緯網模型

  10.零度緯線又叫。90度緯線又叫;南北半球的劃分是以為界。

  11.以北的緯度叫北緯,以南的緯度叫南緯,南北緯各________度

  12.緯度分北緯和南緯,習慣上用英文字母“”、“分別作為北緯和南緯的代號

  13.赤道兩側度數相同的緯線怎樣區分?那一條緯線不標註?

  14.南迴歸線和北迴歸線的緯度是 度

  15.從赤道到兩極緯度是怎麼變化的?

  16.度數自南向北增加的是 緯度,度數自北向南增加的是 緯度。

  17.低中高緯度的劃分:低緯度範圍: ;中緯度範圍: ;高緯度範圍 。

  六、達標練習

  1.麥哲倫環球航行沒有經過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北冰洋C.印度洋D.大西洋

  2.地球的平均半徑是

  A.6357千米B.6378千米C.6371千米D.4萬千米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的緯線都是圓B.緯度最大是180°

  C.地球的真實形狀是一個圓D.從赤道向兩極緯度逐漸變大

  4.閱讀P6圖1.11,總結緯線的特點:

  緯線

  概念

  形狀

  特徵

  指示

  方向

  標度

  範圍

  零度線的確定

  度數的

  變化規律

  劃分地球半球的界線

  最長的緯線

  5.將下列緯度與其對應的緯度範圍和所處半球用直線連起來:

  A.55°N低緯度:南半球

  B.69°S中緯度:北半球

  C.19.5°S高緯度:南半球

  D.89°N高緯度:北半球

  6.下列敘述,不能說明地球大小的是

  A.地球是不規則的球體B.坐地日行八萬裡

  C.地球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D.地球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

  7.以下不屬於緯線特點的是

  A.所有緯線都是圓圈B.所有緯線長度不一定相等

  C.所有緯線都指示東西方向D.所有緯線都指示南北方向

  8.赤道的長度約為

  A.6371千米B.4千米C.4萬千米D.5.1億千米

  初中地理複習課看圖說話運用

  摘要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大量的“圖”。這些“圖”與課文結合緊密,就是地理學中的眼,清澈、明亮、迷人,彰顯地理的魅力,更能直觀地反映和說明地理知識。“圖”還是鮮活的地理語言,在地理複習課中需常運用“看圖說話”。即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看各種“圖”,經過綜合分析,並說出有用的地理資訊,建構地理知識體系。在複習課中,通過看圖說話,抓住圖,運用圖,構建初中地理知識綜合體系,豐富學生地理素養。

  關鍵詞

  看圖說話;初中地理;複習課;運用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大量的“圖”:景觀圖、示意圖、政區圖、地形圖、氣溫曲線圖、降水柱狀圖等內容豐富,種類頗多,簡直就是一副副美麗的畫卷。這些“圖”與課文結合緊密,就是地理學中的眼,清澈、明亮、迷人,彰顯地理的魅力,更能直觀地反映和說明地理知識。“圖”還是鮮活的地理語言,在地理複習課中需常運用“看圖說話”。即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看各種“圖”,經過綜合分析,並說出有用的地理資訊,建構地理知識體系。在初中地理複習課中採用看圖說話,實現圖文結合,以圖為點,連成線,形成網,逐步使學生形成比較全面的知識、能力體系,以圖構建地理綜合體系。讓學生既掌握了基本知識,又大大提高了地理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地理綜合素養。

  一、運用景觀圖,說出地理中的美學

  讓學生欣賞“地球”遠景圖片:在浩渺的宇宙中,有一顆美麗的星球,她披著藍色的面紗,承載著無數的生靈,圍繞太陽不停的轉動。引導學生看圖說話:這個星球是誰?為什麼是披著藍色面紗?承載有哪些生靈?這些生靈渴望什麼樣的生存環境?她圍繞太陽朝哪個方向不停的轉動?欣賞“荷蘭的風車”景觀圖:童話世界的撲朔迷離,旋轉中曲線美,看似靜止,卻充滿動感,可謂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動靜融合,不由人遐想連篇,魅力與永恆…引導學生看圖說話:荷蘭風車當然離不開風,荷蘭位於哪個洲?一年四季盛行吹什麼風?這個國家是典型的什麼氣候?風車的作用是什麼?運用景觀圖,讓學生說出了美學中的地理學,感受地理學中的美學。運用景觀圖使“兩學”交融,引人入勝,美不勝收!

  二、運用示意圖,說出地理規律

  看“地形雨示意圖”說話:地形雨是溼潤氣流遇到山脈等高地阻擋被迫抬升時氣溫降低形成的降水。形成降水的山坡正好是迎風的一面,所以叫什麼?背風的一面,因氣流下沉,溫度逐漸升高,叫背風坡,雨還能形成麼?由於地形雨對地形區兩邊坡的不同影響,導致對它的利用開發不盡相同,所以人文景觀呈現出明顯的差異。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南段“攔截”了來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試分析並說出東、西側植被、天氣、氣候及人文景觀的明顯差異。看“城市熱島效應示意圖”,讓學生找氣流流向,地面氣溫變化曲線,說說人類活動對氣候影響。示意圖直觀形象,簡單明瞭,突出了重點,忽略很多次要的細節,把抽象的地理知識,深入淺出地展現出來,讓學生一目瞭然。

  三、運用政區圖、地形圖,說它們的分佈,構建空間觀念

  地理學科是以空間為研究物件的一門科學,具有突出的空間特性,組成地理環境的政區、地形、植被、資源、交通、工農業、城市等地理要素間的相互聯絡通過地理影象來表現,更能清楚明瞭。《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提出:“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絡。在認識地區方面,要求在地圖上找出某地區的位置、範圍、主要國家及首都,讀圖說出該地區地理位置的特點。”因此,空間觀念是地理學的核心觀念,正確認識人類與地理環境發展中的這些基本空間關係是地理學科的核心內容。在複習課中要牢牢抓住世界政區圖和地形圖,中國政區圖和地形圖,它們是構成初中地理知識體系的骨架,幫助學生建立世界和中國的政區及地形分佈的空間觀念。要求學生看世界地圖上說東、西半球,南北半球各有哪些大洲?它們的界線是什麼?海陸位置關係呢?說出世界人口、人種、語言、宗教、氣溫、降水、主要氣候型別、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的分佈,並說出各要素的關聯知識,形成綜合知識體系。在中國地圖上說我國的疆域、省級行政單位的分佈、主要地形的分佈、中國的氣候型別分佈、中國的自然資源狀況、中國的四大區域情況等。讓學生形成世界地圖是個大筐,世界地理知識往裡裝;中國地圖是個小筐,中國地理知識往裡裝。讓學生通過看圖說話形成空間觀念。在地理複習課中充分利用圖,使學生的感知空間分佈,建立空間觀念,讓學生通過看圖說話來理解、分析和認識地理事物和現象。

  四、運用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說氣候特點

  氣候這部分知識是初中地理教學的難點。在複習課中就以看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為抓手來突破難點。在複習某地氣候特點時,要讓學生看懂該地一年中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指導學生對照縱座標,說一年中各月氣溫值和降水值;再看氣溫曲線圖,說一年中各月的氣溫變化趨勢。看降水柱狀圖,說一年中各月降水變化趨勢。結合一年中不同季節,氣溫及降水的變化來說該地的氣候特點。通過看圖說話,可以突破地理複習課中的難點。在初中地理複習課中採用看圖說話,實現圖文結合,以圖為點,連成線,形成網,逐步使學生形成比較全面的知識、能力體系,以圖構建地理綜合體系。讓學生既掌握了基本知識,又大大提高了地理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地理綜合素養。

  作者:楊勝銀 單位:重慶市黔江區南海初級中學校

初中地理工業說課稿
初一地理西亞導學案
相關知識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導學案
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導學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導學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導學案各單元測試題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書答案
湘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導學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複習提綱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課本重點知識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課本知識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課本知識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