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影視製作畢業論文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程度的逐步加大,中國影視製作產業在更深入地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同時,也面臨著來自世界影視市場空前巨大的競爭壓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電視節目的創造性思維》

  1電視節目後期製作中的編輯思維

  電視節目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歸功於具有創造力的邏輯思維能力。因為電視節目的思維影響著電視節目的藝術效果,影響著電視節目的質量。而電視節目的編輯思維,就是要將一些看起來沒有關聯的畫面、資訊等進行相關的關聯。從選材到處理再到藝術效果的輸出,人性化的思維是其中的關鍵所在。所以,對於一個節目的,其合理的思維,獨具一格的創造力就成為了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部分。如今電視行業競爭激烈,而且人們對思想文化的需求越來越高,所以對有創造性的編輯思維能力都表現出十分的渴求。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了創新與發展,只為了滿足對更多好的藝術品的渴望。

  2電視節目的創造性思維

  簡單來說,思維的組成是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而形象和邏輯的結合恰恰組成了創造性。

  2.1電視節目的形象思維

  我們常常說一部電影或者一個電視節目,說它的畫面感很強。畫面可能是一個節目最直接的表達形式。這種具有直觀效果的形象表達比文字所體現的資訊更具有代表性。所以對於電視節目一種形象的詮釋,是具有深刻含義的。不同的藝術作品的接收者對其作品都有不同的理解,而製作者如何將想表達的含義完全體現,讓所有觀者都理解,這是對製作者思維能力的一個考驗。

  2.2電視節目的邏輯思維與創造思維

  對於一項藝術作品形象思維,由於它是直觀呈獻給觀眾的。而邏輯思維則比較抽象。其重在反映事物之間的的內在聯絡的思維。所以邏輯思維的運用可以讓抽象的藝術作品表現得更加豐富,這種思維適用於各種各樣的電視節目,不存在侷限性。由此看來,電視節目的製作不僅僅是對於前期素材的簡單整理和疊加。為了使電視節目的試聽效果達到預期的要求,就需要對素材內部邏輯思維的串聯以及加以形象思維的修飾。而二者的結合,我們稱之為創造力。有了創造性思維,各種精彩的電視節目就不再是畫面的簡單串聯。除了素材所想表達的思想之外,我們需要運用人為的創造力。這樣一來製作者想傳達給受眾的思想感情便能準確的表達。而如果製作人在製作節目時少了一些創造力,比如邏輯思維混亂,形象思維不到位,很容易使觀眾的理解有偏差,這樣就很難達到節目的預期效果。所以創造性思維是何其的重要。

  3結論

  編輯思維在電視節目中固然是十分重要的。否則,電視節目就會變成一個個枯燥無味畫面的連線。沒有想象力,更不能稱之為藝術作品。為了使畫面感更強,視聽效果更好,創造力是不可或缺的。只有節目的邏輯思維通順,形象思維到位,再輔以創造力的獨特,必能得到很到的效果。隨著人們精神生活的日益豐富,文化需求不斷提高,電視作為一種傳播思想文化的媒介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我們需要創作好的作品,觀眾需要接受好的思想文化。如何使電視表達的更加貼合群眾的口味,真正達到豐富生活的效果,這是對電視製作人的挑戰。這就需要他們有不斷的創新精神,和很好的邏輯思維。所以,如何使思維活躍,富有創造力更是一個電視製作人應該思考的。隨著觀眾的需求愈來愈強烈,對審美的要求越來越高。編輯的思維更是對製作人更大的考驗。所以我們才會不斷探究,不斷思考,不斷創造,不斷展現不一樣的美。電視製作人正竭力創造出更多剛好的作品,運用他們豐富的創造力,表達生活的美。

  篇二

  《 小型攝影機在影視製作中的應用 》

  0引言

  縱觀當下,隨著我們國家科學技術與經濟的飛速發展,大資料的時代應經來到我們的身邊,並且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模式。數字大潮的不斷崛起使得我們今天的美學已然有了一番全新的面貌,當然影視製作也不會例外。眼下我們的電影、電視等都在不斷朝著高清的方向逐步發展,與此同時,我們的影視裝置也在緊隨其後發生著改變,他們已經朝著更加便捷更加小巧的方面發展。這些高新技術產品使得我們的藝術作品煥然一新。這些全新的影視作品與銀幕形象也帶給我們的視覺與心靈一定的衝擊力度,使得我們產生了全新的審美感與思考,給了我們對於影視製作與美學藝術一定的啟發。這是一場全新的變革,讓我一起拭目以待吧!

  1影視製作中小型攝影機應運的優勢

  一個優美的藝術作品的展示都必須藉助於攝影機的外力,它對於這些藝術品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伴隨著科技的進步,映入我們眼簾的攝影機的種類複雜又繁多,但是就整體情況而言小型攝影機在影視製作中的應運更受到人們的喜愛。這足以說明他一定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小型攝影機的優點:與絕大多數的攝影機有的工作原理一樣,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把光學圖片訊號轉化為電訊號以此來幫助我們儲存資訊或者是傳輸資訊。在我們使用它拍攝我們想要拍攝的物體時,通過將物體上反射的光用攝像機鏡頭收集起來,使它們可以聚焦在攝像器件的受光面如攝像管的靶面上,再通過攝像器件把光轉變為電能,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到“視訊訊號”了。

  一般而言光電學訊號很微弱,我們需通過預放電路將其進行放大,再經過各種電路的處理器進行處理和調整,這樣可以使得最後得到的標準訊號準確的送到錄影機等記錄媒介上記錄下來,又或者是通過傳播系統傳播或送到監視器上顯示出來。這樣的小型攝影機的主要特點是體積較小、重量較輕、功能較為齊全,質量有相對的保障、操作起來比較簡單方便,最重要的是它的價格較其他攝影機更為便宜,社會中人們更為關注這一點。

  所以在生活中它已經被絕大多數的人廣泛地使用開來,現如今就連教學課堂中也都在使用它,比如說微格教學。影視製作中關鍵點:對於影視製作中的關鍵就是視訊清晰度,因此顯而易見的小型攝影機之所以能夠被影視行業廣泛的使用就在於他能夠具有高質量的、高清晰的拍攝效果,而且輕巧又靈活。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特別注意色彩的處理,這是影視製作中的重要部分,直接關係到影視藝術的表現形式。影視製作中色彩的表現形式直接影響對人們的視覺衝擊力度,美的藝術可以個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對於大多數的人而言他們都是一種直覺動物,第一印象會直接影響到人們之後的觀看欣賞的效果。

  若是一開始就產生了排斥的心理,之後的內容無論多麼的精彩,多麼的獨具一格,人們都可能會融入不到這個畫面中去。因此,這樣的情況下色彩對於當下非常潮流的影視製作中的動畫畫面也是格外的重要,它會直接地影響到影視作品的畫面效果、角色的情感表達、氣氛的營造等等。而這一切要得以在影視畫面與美學藝術中被表達出來都得藉助於攝影機這一外力的幫助,而小型攝影機的出現更使得影視製作中的這一切將近完美地實現。

  2小型攝影機在影視製作中的應運所帶來的美學思考

  影視製作的效果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美學的觀點、角度與思維方式,毋庸置疑會在這其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它指導著所有相關的藝術的製作與表現。伴隨著當下影視業與各種藝術的蓬勃發展,小型攝影技術的優點已經得以在影視行業中得以廣泛地展現出來。當下藝術的新形勢要求我們應該緊隨時代的步伐,合理地運用美學的思維方式使得我們國內的藝術再現一個新的高潮。所謂的美學思維,通俗地來講就是將我們的一般思維方式與美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得人們對於物品基礎認識上升到理性的層面上去,並且揭示美感與人的審美意識的本質特徵與常規規律的思維過程。它並不是自然科學,而是一門文學課程,現如今在絕大多數的中小學以及高校中都有涉及。美學思維也並非是在片面的研究一個單一的層面,而是傾向於整體形象。它的研究不僅僅是以前那些靜止不動的物體,現如今更多的是傾向於那些活的生物。在這其中我們更多的是涉及感性層面並非僅僅是理想的認為;它的物件不只是抽象的個體,更多的是具體的形象展示。由於現如今美學藝術已經較為普及地走進課堂,所以我們應該注重到對學生興趣培養,設立明確的教學方案與目的。在孩子較小的時候就給予他們正確的審美思維引導。給學生展示優秀的作品使得孩子們在學習的同時能夠感受到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愛上中華文化、愛上美學、愛上藝術,將來更好地為我們國家民族的藝術事業而奉獻自己的力量。對於影視製作、影視美術、舞臺效果等等藝術情景的表達都被強烈地渴望能夠以完美的姿態展示給觀眾,因此小型攝影機對於他們的發展將會是必不可少的。

  3小結

  正如我們所切身感受的一樣,我國的經濟實力已經有了顯著的提高,近幾十年之內我國無論從哪些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內的變化更是深受各國人民矚目的!而且千百年來有關於對藝術的探討一直是人們重點關注的物件,所以我們應該積極利用時代賦予我們的優勢將小型攝影機在影視製作中的作用發揮到極致。眼下小型攝影機深受人們的喜愛,所以我們應該著力於它在影視製作中的應用及美學思考,我相信未來它一定會有很好的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篇三

  《 影視製作流程視閾下穿幫的產生和規避 》

  0小引

  穿幫,上海話又稱穿梆、穿繃,其本意是指被揭穿,暴露真相。在影視劇中,穿幫則是一種現象泛指,是對劇中不合理的劇情、出錯的場景和道具以及錯誤鏡頭的統稱。穿幫有大有小,大到劇情時代錯亂,小到攝影工具誤入鏡頭,甚至畫面中路人對攝影機好奇的探視等。總之,只要是劇情和畫面中能夠打破熒幕中時空、干擾觀眾欣賞的因素,都可以看作是穿幫。穿幫鏡頭對有些觀眾來說是“不存在”的,因為在觀看過程中他們並沒有發現或者意識到穿幫的存在;但對另外一些發現穿幫鏡頭的觀眾來說,穿幫鏡頭會造成欣賞不適,甚至成為衡量一部影視作品是否優秀的重要因素。儘管在影視迅速發展的這幾十年間,新穎的技術讓電影和電視劇更加炫彩奪目,技術讓人類的想象力在影視的世界中可以得到實現,但技術的發展卻沒有完全消除穿幫。鑑於穿幫的負面影響,學界對穿幫現象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一部分文章從穿幫本身入手,對穿幫進行分類,探討穿幫的產生原因,任遠在《影視中的“穿幫”何其多》中把穿幫分為時間方面的混亂、道具方面的“不接”、化妝的“穿幫”、光線影調的“不接”五類,並分析每類穿幫產生的原因。榮程在《淺談影視劇中的“穿越”現象》中,提到“穿越”即是影視劇中的穿幫。在文中,作者重點分析的是歷史影視劇中的穿幫,按照穿幫的影響性分為場景穿幫型、語言應用類和歷史常識類三種,並對歷史劇中的穿幫鏡頭進行舉例分析。另有一部分從受眾群體入手,探討網路評論和糾客文化,對糾客尋找穿幫帶來的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盡行分析。例如,曹華在《專業糾客:網路商業模式下的新群體》中,對網路環境中“糾客”的產生和壯大進行了研究,並對糾客的商業價值、市場價值、社會價值進行分析。還有通過具體影視作品為例的穿幫分析,如孔令彬的《也談新編電視劇〈紅樓夢〉中失誤與穿幫鏡頭》、夏百川的《影片〈命運來電轉駁〉中的隱含話語及穿幫之處分析》、郭傳梅的《電視劇〈上海的早晨〉中的穿幫鏡頭》等等。上述文章中對穿幫按照影視特點或者影響性進行分類,但對穿幫原因的分析較為簡單,對於解決穿幫問題的方法也沒有系統的歸納。本文對穿幫的研究立足於影視製作流程,通過前期籌劃階段、中期拍攝階段、後期剪輯階段、電子特技階段四個階段來具體分析穿幫產生的原因和規避穿幫的方法,對如何在影視劇製作中減少穿幫可起到參考作用。

  1影視製作流程中穿幫的產生

  一部影視作品需要多個部門的協同工作才可以完成創作,在複雜的影視創作過程中,穿幫產生的機會貫穿始終。

  1.1前期籌劃階段

  影視劇的前期籌劃階段,包括了劇本的完成、資金的籌集、拍攝班子的組建等等。在這一階段中,主創人員會對影視劇進行風格設定,分析劇本和人物角色,對拍攝過程進行初步預估,數劇本部分容易導致穿幫產生。劇本是影視劇的基礎,直接關係著未來影片的成敗。影視劇的劇本大多來自文學劇本或原創影視劇本。影視劇題材豐富多樣,內容包羅永珍,對於不同訴求的劇本,其嚴肅性和藝術性都有所差別。劇本出現的穿幫有以下幾種:

  1劇情設定的紕漏。現今的影視劇充斥著大量的古裝劇,在這類影視劇作中,除卻一些主打娛樂功能的劇種,如穿越劇、傳奇劇,可以在劇情設計上放寬思維,天馬行空,但普遍的歷史古裝劇應該遵守基本的歷史常識。名著《三國演義》作為我國文化瑰寶,一直被搬上熒幕,但在影視翻拍的過程中,劇情穿幫時有出現。電視劇《三國演義》中官渡之戰時,曹操在帳中吃玉米,歷史上玉米是在明代才傳入我國的,三國時期距離明朝一千多年,明朝的玉米出現在三國時期,就是一處劇情穿幫。在三國時期,蜀漢的國號是“漢”,“蜀”是當時吳、魏兩國對劉備政權的歧視性稱呼,而在電視劇中,蜀漢軍隊打出的軍旗上卻寫的“蜀”字,這也是一處穿幫。除卻歷史劇,在許多當代的職業劇中,一些劇情的穿幫也比比皆是。例如,醫療劇,是圍繞醫院、醫生、疾病這些元素進行創作的影視劇,劇中反映了醫生的職業環境和醫療現狀。作為專業性較強的一種影視題材,必須在藝術創作中尊重醫療科學,但是在我國的一些醫療劇中,對於基本的醫療知識卻存在著忽視,如病人氣管插著呼吸機還可以對話,醫生抱著骨折的病人走動等,這些都是不符合事實的錯誤劇情。

  2臺詞編寫的錯誤。臺詞是演員表演的發力點之一,是塑造角色、推動劇情、渲染氣氛的重要手段,好的臺詞需要符合人物身份特點、切合時代背景,運用在演員的表演中能讓角色深入人心。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孝莊太后知道順治出家心思已定不可挽回後的一段獨白,其中說到“我孝莊”。但孝莊文皇后是這位太后死後的諡號,諡號是死者的哀榮,也是對她一生的評價,孝莊太后自己不可能用諡號來自稱。在《新版三國演義》中,劉備在諸侯會盟時說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臺詞,而此句話出自明末清初的顧炎武之口。這是正是前期劇本中臺詞編寫沒有進行嚴謹的檢查,才導致演員在表演中出現的錯誤。

  1.2中期拍攝階段

  這一階段是影視劇創作的重頭部分,影視劇的素材大都是在這一階段拍攝完成,以便進入下一個製作階段。拍攝階段是實地工作,涉及的工作人員多,情況也更復雜,是劇本從紙上談兵到實踐的重要階段。影視拍攝的有其規律,即按場景拍攝而非劇情發展順序拍攝。一般來說,一段時間內在同一地點,導演可能會把整部作品同場景的戲份都拍攝完畢,呈現在熒幕上卻是較大的時間跨度,因而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紕漏;另外,實地拍攝會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和影響,所以也是穿幫出現錯誤最多的一個階段。

  1拍攝場景中環境的穿幫。這種情況在歷史劇中最常見,為了重現往昔的時代環境,影視劇一般選擇棚內搭景或者仿古影視城拍攝,但一些現代的元素總是不可避免的拍攝入畫,從而造成了可笑的穿幫畫面。例如,古建築上現代的天線,簡體字的牌匾,汽車出現在古代的場景中等等。另外,年代戲在實景拍攝的情況中,也會因為現代物品的入鏡產生可笑的穿幫。電視劇《父母愛情》中,時代背景是50年代的青島,但在演員乘坐自行車黃包車的戲裡,街上竟然出現了現代的分類垃圾桶,並且在拍攝城市遠景的鏡頭中,建築屋頂上出現了手機訊號基站裝置。還有,拍攝場景中行人的圍觀,也是對影像畫面的干擾,在電影《小時代2青木時代》中,楊冪飾演的林蕭在過馬路的一場戲中,場景內多名路人圍觀,並好奇探視,並且道路不遠處還有交警幫忙阻擋車輛駛入該條馬路。場景中的穿幫元素,大都是由於勘景不細緻,佈景不認真,或者拍攝中疏於稽核細節造成的。

  2服裝道具的穿幫。服裝和道具在影視劇中屬於細節部分,道具服裝的精良與否,直接關係到一部影視劇的質量,而且道具和服裝也是幫助塑造劇作時代背景、主角人物性格的重要元素。在影視劇裡,道具作為細小的物件出錯不勝列舉:拿倒了的手機,水杯的時滿時空,演員髮飾的突然變化等等。在馮小剛的最新電影《私人定製》中,有一段拍照的劇情,當演員舉起相機按下快門時,葛優扮演的楊重雙手是握在身前的,而緊接著的鏡頭展示拍好的相片裡,楊重的手卻是放在身體兩側的。這張作為道具的照片,就是因為場記的疏忽,在拍攝照片時沒有記錄好之前演員的動作,從而造成了穿幫。還有在最新電視劇《古劍奇譚》中,劇中角色方蘭生抱著婚服痛哭一場戲中,原本是其去世姐姐為他親手縫製的古裝婚服,其衣領上卻赫然帶有現代的服裝品牌領標,這可以說是一處可笑的穿幫。

  3拍攝器材和裝置出現在畫面中。相比之前兩種穿幫,拍攝器材和裝置在影視劇中的出現屬於完全可以避免的穿幫,是創作人員在拍攝時對現場把控的疏忽。例如,鏡面材質的物體上很容易倒映出人像,攝製人員在拍攝過程中為選取好的角度有時會忽略自己入畫。在新版《天龍八部》中,在一段段譽從高處跌落的戲中,可以看到畫面左下角出現了身著現代服裝的工作人員,並且還手持裝置進行拍攝活動。

  1.3後期剪輯階段

  後期剪輯是建立在所拍攝影片素材的基礎上,選取合適的鏡頭通過剪輯連成段落,組成完整的情節,達到影片敘事的完整。在這一階段,還包括配音、音效、字幕等工作,一部影視劇的剪輯完成,在創作上就算完工。剪輯是再一次的藝術創作,影片敘事的節奏、風格都可以通過剪輯完善,所以至關重要。電影鏡頭的拍攝是按照不同場景和場地分別拍攝的,剪輯工作需要按照導演的意志將影片內容的順序重新進行組接,從挑選到組合,還要兼顧藝術性,工作量極大。在剪輯階段容易出現的穿幫有:

  1鏡頭連續性的錯誤。這是拍攝和剪輯共同造成的穿幫。由於影視劇拍攝是分場景拍攝的,而且存在著後期補拍鏡頭的情況出現,所以在拍攝的素材中,由於拍攝天氣、環境的不同,畫面特別容易產生色溫的差別。例如,同一個場景,晴天和雨天拍攝出的畫面色彩是有很大區別的,而剪輯恰巧就是要把不同時間的素材拼接在一起來滿足劇情的需要,若剪輯不當,觀眾在欣賞時就會感受到鏡頭有跳接感。另外,剪輯過程中沒有注意篩選素材,也是導致鏡頭拼接出現穿幫的原因。在電影《無人區》的一組鏡頭裡,黃渤飾演的鷹隼販子站在公路黃線右側,下一個鏡頭中,以車內的徐崢視角看,黃渤站在公路的黃線左側,而緊接著切回來的中景鏡頭中,黃渤仍舊站在公路的黃線右側。電影《功夫》中的一組鏡頭中,周星馳飾演的星仔吐了農婦一臉的血,農婦面對周星馳的鏡頭裡,她的臉上沾滿了血,而當農婦背對周星馳時,滿臉的血消失了。

  2鏡頭選擇的疏忽。在拍攝階段由於對拍攝環境清場不徹底,導致圍觀群眾入鏡、攝像裝置入鏡等錯誤的出現,在後期剪輯時不應該選擇使用,如果一定要使用,則需要對穿幫物品進行裁剪或者遮蓋。而在許多影視劇中,剪輯師的忽視,使得拍攝中的錯誤繼續在剪輯中存留。例如,電影《功夫》裡,黑幫衝上樓尋人的一個全景中,畫面右邊出現了身著現代服飾的劇組人員。在電視劇《二炮手》的一個俯拍大鍋的鏡頭中,一組攝影工作人員和拍攝器材就赫然在畫面的左下角。

  3後期配音、字幕的疏忽。由於拍攝階段現場收音困難,許多影視劇選擇後期由配音演員進行配音,在配音過程中音訊沒有和演員的口型對應,可以稱之為小的穿幫。在後期加入字幕時,一些臺詞中由於摻雜生僻字詞,字幕人員有時會產生輸入錯誤,或者方言、口語化的臺詞,也會因為不瞭解而出現輸錯字幕的現象。

  1.4電子特效製作的穿幫

  電子技術的發展給影視帶來了更好的技術支援,電子特效的製作可以滿足創作人員更大的發揮需求。嚴格算來,電子特效製作也屬於後期剪輯階段,但由於它比較特殊,所以單獨列出。當今電子特效技術日臻成熟,對於難以搭建的巨集大場景,可以運用特效軟體進行繪製後再與實景拍攝相結合,出來的效果更加逼真震撼。對於一些魔幻類的影視作品,如《指環王》系列,電子特效更是貫穿拍攝和創作始終。至於在一般影視劇中,電子特效可以修正普通的穿幫現象,如把出鏡的裝置器材從畫面中去除,調整畫面的偏色等等。但特效運用不當,也會出現穿幫。國產影視劇中常用後期特效於塑造神仙鬼怪,上天入海的畫面,在某電視劇在衛視播放的過程中,竟然出現了演員垂吊在綠幕前未經過特效製作的畫面。這種穿幫,是技術不精、也是創作不嚴謹帶來的後果。

  2影視劇中穿幫的規避

  由於穿幫鏡頭的產生貫穿整個製作流程,尋求解決穿幫的方法,也就需要創作者在每個階段裡細緻把關自己的工作,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穿幫的出現。

  2.1前期階段

  影像作為一種表現手段,其目的是表意“,它所表示的意義並不等於它展示的事物,儘管它利用它展示的事物表達意義。”在一部影視劇中,如果它的主題呈現是被觀眾接受的,即它的“表意”是被觀眾理解的,關於劇情的穿幫則不會影響觀眾的審美。就如前文中提到的《康熙王朝》,該片段的意義在於孝莊皇太后對於兒子執意出家的痛心,其臺詞中的錯誤並不影響其表意,再加上對於歷史知識的陌生,普通觀眾的接受也就不會產生偏差。但作為反映歷史的影視劇,創作者要做到的不僅是對史實的尊重,還應有對文化傳承所承擔的責任。在歷史劇中出現穿幫,也許大部分觀眾無法及時發現,但對錯誤的寬容長久下去會變成縱容,就如抗日神劇,劇情的荒唐程度在近幾年愈發嚴重,長此以往,難免會導致觀眾對此類題材的影視劇產生反感。另外,在劇本創作中,要考慮到如何在畫面上把握和呈現真實,如同醫療劇中的穿幫錯誤,它表面是服從於藝術創作,但實際上由於脫離真實的情況過多,從藝術的假定性來講,反而讓其藝術性和真實性都大大削弱。劇本出現穿幫的根本解決方法在於嚴謹的創作,拋開追求噱頭的低俗手法,把藝術性和真實性有機地結合。在劇本創作中涉及專業知識時,要求教於相關權威人士作為顧問,專業人士的參與不僅可以讓劇本避免出錯的可能,更可以憑藉對本行業的經驗對劇本的創作提出好的建議。劇本創作在遇到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相互衝突的時候,作為主流正劇,應該在以史為先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加工,切忌過分娛樂化和庸俗化。

  2.2拍攝階段

  作為電影本身,無論是號稱捕捉真實的寫實主義,還是著重於創作者內心精神的表現主義,歸根結底,電影素材的來源都是現實世界中的存在。而一部影片給觀眾塑造的熒幕中的時空,要符合觀眾對於生活經驗的感知。影視藝術為觀眾重塑的時空,一些穿幫元素的出現,恰恰會打破這個時空,從而造成觀眾欣賞的不適。所以說鏡頭作為影視語言的基本單位,也是電影素材的主要構成,減少鏡頭內部穿幫,有助於構建熒幕時空,也會為下一階段的剪輯工作做好基礎。拍攝階段出現的鏡頭穿幫涉及多個工作部門,所以解決辦法比較煩瑣。對於場景穿幫,要求場務人員和佈景人員對場景進行改造或者遮蓋,把不應出現在鏡頭內部的元素要儘可能的去除;對於服裝道具這些細節部分的出錯,要求場記、服化和美工人員進行詳細記錄和把關;拍攝機器入畫則需要攝影人員在拍攝中注意攝像機鏡頭運動的軌跡,還有導演對現場排程的把控以及對監視器畫面的認真排查。總之,拍攝階段是穿幫最易產生的階段,而且事後發現比較大的穿幫,還需要補拍或用電子技術進行消除,對於資金的需要比較大。因此,在拍攝過程中認真嚴格是創作人員必備的工作態度。

  2.3剪輯階段

  剪輯階段是對前期階段穿幫鏡頭進行修正一個好機會,但剪輯不當也會造成鏡頭與鏡頭銜接出現穿幫。關於影視剪輯,沃爾特•莫奇提出的“三維空間的連貫性”——“你不能打破人物運動時三維空間的連續性幻覺”,即正常情況下,人物運動要避免生硬的跳動感,要保持運動的連貫性,若剪輯不當會帶來觀賞的不適。同樣的,由於同樣的素材拍攝了多遍,畫面內物體在不同鏡頭中的空間位置會出現偏差,不同遍的素材拼接是否會產生穿幫,也是剪輯需要注重的部分。剪輯部分穿幫的解決要求剪輯人員在工作中,熟練掌握影視剪輯規律,對素材的選取要認真,去除拍攝中穿幫明顯的鏡頭,對可修改的穿幫元素要進行遮蓋或剪裁;剪輯要精細,鏡頭間的拼接要符合視覺經驗,避免工作粗糙造成的影視穿幫。在難以依靠剪輯去除的穿幫錯誤,運用電子特效進行修改,或者通過重新補拍鏡頭來完成作品。另外,在成片完成後,需要校對人員對全片進行排查把關,專業顧問也應對影片進行觀摩,在公開上映之前排除劇中的穿幫錯誤。

  2.4電子特技階段

  電子特技是依賴於科技的一門技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影視工作人員首先要對自己的技術進行良好的掌握,在滿足影視創作的需要的同時,更要對作品的藝術性有更高的要求,同時工作人員要具備認真的從業精神,嚴謹的創作態度才能夠從根本上避免電子特技穿幫的產生。從影視製作的過程之中可以看到,影視創作是一個團隊的工作,每個工種的疏忽都有可能導致穿幫的出現。儘管穿幫曾經在影視藝術手法的開拓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低劣的穿幫只能降低作品的藝術性,干擾觀眾欣賞作品的愉悅。作為與科技緊密結合的藝術,影視創作受益於最新的技術,穿幫鏡頭可以通過後期技術修改,但技術的操作不當,則會使穿幫更加明顯。目前我國的影視劇中,穿幫鏡頭的身影隨處可見,究其原因在於製作過程中的疏忽大意。

  影視製作者抱著不嚴謹的心態,把穿幫看作無傷大雅的瑕疵,因而讓影視作品中穿幫現象頻發。穿幫也許不能完全杜絕,但穿幫鏡頭對觀眾的觀影的負面影響不能忽視,作為影視創作者,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掌握穿幫的生產規律,精進影視創作各階段的技巧技法,同時對於藝術的創作保持嚴謹務實的製作態度,才能成就優秀的影視作品,為大眾帶來美好的視聽享受。註釋:①影視作為一門與科學技術息息相關的藝術,在誕生之初,技術的限制導致影視藝術的粗糙,穿幫在這一時期,反而開拓了影視藝術——梅里埃因攝像機故障導致棺材和馬車兩個鏡頭連線——這一穿幫開闢了停機再拍的技術。在隨後探索影視藝術可能性的道路上,一段時期內藝術家們曾把當時認為的“穿幫”鏡頭——過分跳躍的剪輯——作為特別的表現手法,並以此開創了新的影視剪輯時代。到近代,隨著影視美學的探索和完善,觀眾對於影視藝術的熟悉且大眾欣賞習慣的建立,使得穿幫明確成為影視藝術的瑕疵。

有關推薦:

電影創作畢業論文標準範文
影視製作畢業論文範文
相關知識
本科影視製作畢業論文範文
淺談影視製作畢業論文範文
影視製作畢業論文範文
電影製作畢業論文
新聞製作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本科音樂成品畢業論文
大學本科交通運輸畢業論文
本科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電大本科工商管理畢業論文範文
本科機械控制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