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的發生經過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洋務運動是清朝政府內的洋務派在全國各地掀起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改良運動,那麼你瞭解洋務運動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洋務運動的發生經過希望能幫到你。

  洋務運動的經過

  咸豐十年十二月初一日***1861年1月11日***,恭親王奕訢,會同桂良、文祥上奏的《通籌夷務全域性酌擬章程六條》,推行了一項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洋務運動。

  1861年辛酉政變以後,與原有保守勢力有衝突的慈禧登上了統治的中心,為了能夠坐穩統治地位,她對洋務派採取了扶植的政策,洋務派登上清朝的政治舞臺後,大規模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興辦近代化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中國的近代化運動迅速開展起來。

  洋務運動前期,洋務派以“自強”“求富”為旗號,採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在李鴻章等人的主持下,江南製造局、金陵製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軍事工業相繼問世。短短几年中,中國就已經具備了鑄鐵、鍊鋼以及機器生產各種軍工產品的能力,產品包括大炮、槍械、彈藥、水雷、和蒸氣輪船等新式武器,裝備了一些軍隊他們還開辦了天津北洋水師學堂、廣州魚雷學堂、威海水師學堂、南洋水師學堂、旅順魚雷學堂、江南陸軍學堂、上海操炮學堂等一批軍事學校,為國防事業作出重要的貢獻。

  北洋海軍的建立,是洋務運動軍事方面的最高成果之一。儘管最後北洋海軍失敗了,但是它畢竟曾經是中國可以威懾海洋的先進軍事力量,在世界海軍史上都佔踞了一席之地,並且在培養北洋海軍的過程中,還帶動了一系列的近代事業發展。

  隨著軍事工業的創辦,洋務派認識到,強大的國防基礎在於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要求能源、鋼鐵等工業與之配套。同時,為了維護民族利益,也必須發展民族經濟,與洋人“商戰”、“爭利”。於是,他們提出了求富的口號,民用工業和新式交通運輸業也發展起來了。

  洋務運動後期,洋務派為解決軍事工業資金、燃料、運輸等方面的困難,打出“求富”的旗號,興辦了一批民用工業。1872年,李鴻章在上海建立了輪船招商局。這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個民用企業。招商局開辦僅三年時間,就為清政府回收了一千三百多萬兩銀子,還將業務發展到外國,打破了外國航運公司的壟斷局面。

  以後,中國近代礦業、電報業、郵政、鐵路等行業相繼出現。輕工業也在洋務運動期間得到大力發展。1880年,左宗棠創辦蘭州織呢局,成為中國近代紡織工業的鼻祖。中國近代紡織業、自來水廠、發電廠、機器繅絲、軋花、造紙、印刷、製藥、玻璃製造等等,都是在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建立起來的。在洋務運動的推動下,中國的民用工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奠定了中國近代化工業的基礎。

  洋務運動的運動派別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社會的主要矛盾是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矛盾。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社會的主要矛盾便是中華民族與帝國主義列強的矛盾。當時中國正開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的大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以太平天國為中心的大起義衝擊著滿清王朝的頹垣殘壁。可以說“內憂外患”一同並至,清朝統治集團內部開始分化為頑固派和洋務派。

  洋務派

  洋務運動中,洋務派中央代表人物為愛新覺羅·奕訢,地方代表人物

  洋務派官員一覽有李鴻章、張之洞、曾國藩、左宗棠等湘淮集團,此外還有崇厚、沈葆楨、劉坤一、唐廷樞、張謇等。他們主張學習西方的聲、光、電、化、輪船、火車、機器、槍炮、報刊、學校等,打出“自強”和“求富”的旗幟。認為要富強,使中國“有備無患”,必須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自然科學甚至社會政治學,因此提倡興“西學”、提倡“洋務”、辦軍工廠,生產新式武器、迠立新式軍隊,達到“自強”目的。為了解決軍用工業的原料、資金、運輸問題,進而大力興辦民用工、礦業和運輸業,達到求富,抵制外國資本主義侵略、擴張的目的。

  頑固派

  頑固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央有同治帝的老師、工部尚書、大學士倭仁和宋晉等,地方上主要是一些內地的官員。以倭仁為代表的頑固派,高唱“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主張“以忠信為甲冑,禮義為幹櫓”,抵禦外侮。洋務派反對守舊派,認為守舊派“陳甚高,持論甚正”,然而“以禮義為幹櫓,以忠信為甲冑,無益於自強實際。二三十年來,中外臣僚正由於未得制敵之要,徒以空言塞責,以致釀成庚申之變”。洋務派與頑固派互相攻擊,鬥爭十分激烈。總理衙門是推動洋務運動的中央機構。但洋務派勢力主要不在清朝中央,而在掌握地方實權的總督和巡撫。慈禧明白,在內外交困的形勢下,要保持清朝的統治地位,必須依靠擁有實力並得到外國侵略者賞識的洋務派。所以她暫時採取了支援洋務派的策略。

  洋務運動的簡介

  洋務運動,又稱晚清自救運動、自強運動。該運動是19世紀60~90年代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封建統治的“自強”、“求富”運動。

  洋務運動進行30多年雖然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根本的指導思想是“自強”、“求富”。其分類思想就是“ 師夷制夷” 、“中體西用” 八個字。前四個字“師夷制夷” 表明洋務運動與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者的關係,即學習西方的長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闢道路。

猜你喜歡:

馬尼拉大屠殺的歷史背景介紹
南昌起義的結果是什麼
相關知識
洋務運動的發生經過介紹
洋務運動的歷史背景介紹
鄭和下西洋的發生經過介紹
朝鮮東學黨起義的發生經過介紹
空襲東京的發生經過介紹
弘安之役的發生經過介紹
英阿馬島戰爭的發生經過介紹
萬縣慘案的發生經過介紹
金馬刺之戰的發生經過介紹
弗裡德蘭戰役的發生經過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