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窺園典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目不窺園是比喻埋頭鑽研;不為外事分心。你們對目不窺園的典故瞭解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幃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 《漢書·董仲書傳》

  西漢時期,廣漢學者董仲舒年少時讀書非常刻苦,經常是夜以繼日地讀書,他的書房緊靠著奼紫嫣紅的花園,他三年沒有進過花園,甚至連一眼都沒瞧過。後來他被徵為博士,公開聚眾講學,弟子遍佈四方。

  目不窺園解析

  目不窺園mù bù kuī yuán

  [釋義] 窺:瞥看。原指漢代董仲舒專心治學;幾年中都無暇觀賞花園中的景緻。後用以比喻埋頭鑽研;不為外事分心。

  [語出] 《漢書·董仲舒傳》:“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

  [正音] 窺;不能讀作“kuì”。

  [辨形] 園;不能寫作“圓”。

  [近義] 專心致志

  [反義] 心猿意馬

  [用法] 含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與“專心致志”有別:~一般用來追述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潛心學習研究、不旁騖外事外物的情形;“專心致志”多用來形容眼前集中用心學習研究的情形。

  目不窺園造句

  1、為了考上研究生,他半年以來目不窺園,廢寢忘食,把家庭妻子都擱在了一邊。

  2、做學術就應目不窺園而不能送故迎新。

  3、為了考上重點中學,他成天目不窺園。

  4、他搞這些研究已經很久了,目不窺園,終於成功了。

  5、彭大盛從小到大專心練刀,目不窺園,也不知道什麼叫魏晉風度,衣冠風liu。

  6、切不可廢寢忘食,目不窺園!徐正陽心感奇怪,從小父母就教導自己讀書要用功,莫要偷懶。

  7、時間如白駒過隙,目不窺園一去,就是千軍萬馬。

  8、擦皮鞋不同研製航天器,不需要目不窺園,不需要磨穿鐵硯,不需要懸樑刺股,只把家裡大大小小的皮鞋擦了一遍,蔣虹就能熟練的工作。

  9、彭大盛從小到大專心練刀,目不窺園,也不知道什麼叫魏晉風度,衣冠風流。

  10、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

  11、面對紛至遝來的種種會議、論壇、學術討論,中國觀察家們忙得目不窺園。

  12、老師也常說鑿壁偷光,懸樑刺股,囊螢映雪的故事鼓勵學生認真讀書,還是第一次聽師傅說切不可廢寢忘食目不窺園的怪誕理論。
 

樂此不疲典故
目不窺園典故
相關知識
目不窺園典故
目不窺園典故
目不窺園的意思和造句
一塵不染的典故
魚目混珠的典故
一問三不知的典故是什麼
堅持不懈的典故
久假不歸的典故
欲速則不達的典故是什麼
不撞南牆不回頭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