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8日

  言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人口總數在中國大陸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六百二十四位,望族出汝南郡、吳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言姓姓氏源流

  言***Yán***姓源出有二:

  1、出自春秋時言偃之後,以祖名為氏。據《姓纂》載:“孔子弟子言偃之後。”春秋時期,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名言偃,字子游。言偃才華出眾,曾任武城***今山東省費縣西南***宰。提倡以禮樂教民,名聲很大,他的後代就以其名字中的言字為姓,稱為言氏。

  2、出自姬姓,源自戰國時韓國公族桓叔之後,為韓言複姓所簡改。根據《潛夫論》、《姓氏尋源》等書載,戰國時期,韓國公族桓叔的後人中,有以韓言為姓氏的,後有簡改為言姓,稱為言氏。

  得姓始祖:言偃。春秋時期,孔子有三千名弟子,其中有一位很出色的學生叫言偃,字子游。後來的學者們考證,言偃就是言姓的始祖。據《萬姓統譜》這本古書中說,言偃是距今2500多年前的吳人,也就是江南人。言偃的後代就以其名字中的言字為姓,稱為言氏。故言氏後人奉言偃為言姓的得姓始祖。

  言姓遷徙分佈

  言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古代春秋時期,孔子聚眾講學,他有三千名弟子,其中有一位很出色的學生叫言偃,字子游。後來的學者們考證,言偃就是言姓的始祖。據《萬姓統譜》這本古書中說,言偃是“吳人”,也就是江南人,那麼言姓大約是江南貴族的姓氏。言偃從江南到中原去求學,也真是精神可嘉。隨後到戰國時期,又產生一支言姓,是由韓國公族那兒產生的。言氏家族,發祥於江南地區,歷史悠久,望居汝南郡***漢高帝置,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吳郡***東漢末年分會稽郡置。在今江蘇省長江以南一帶。治所吳縣,即今江蘇省蘇州市***。

  言姓歷史名人

  言 偃:字子游,生於周敬王十四年手貞定至二十六年***公元前443年***。後人所以稱他為“言子”,是出於對他的尊敬。言偃出生於吳地,成年後到魯國就學於孔子,從言偃比孔子年輕四十五歲來看,他當是孔子晚年的學生。孔子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言偃即為七十二賢人之一。孔子授徒,設有德行、政事、言語、文學等“專業”。這些“專業”中有優秀學生十名,後人稱為“十哲”他們分別為:德 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 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因言偃名列第九,故後人又稱為“十哲人中第九人”。又因言偃為孔子學生中唯一的南方人,所以又被稱為“北學中國,南方一人”和 “南方夫子”。言偃到孔子處就學,主要學習“禮”。在工作中,言偃比較注意方法,講究效率。善於處理好、上下左右的關係。他說:對待君主過於煩瑣,就會招致侮辱:對待朋友過於煩瑣,就反而會被疏遠。言偃做事相當謹慎,他的同學子貢評論他說:做一件事之前先深思熟慮,所以行動就不出差錯。他的老師孔子則評論他:希望有才能就學習,希望有知識就多問,希望有滿意的結果就多思考,希望人家幫助就要有準備,這四點,言偃都做到了。這都說明,言偃不僅是在文學上出類拔萃,而且是個很有政治才能和領導水平的治國之才。

  言 茅:明朝人,成化年間舉為進士,而當了地方官,官職為戶平知府。他學問廣博,又多才多藝,留心身旁的大小事物,又關心百姓疾苦,自己也重名節,清廉無私,所以政績好,受人讚揚。

  言友恂:清朝末年人,任的官職稱“教諭”。是位有學問,辦事認真的人。

  言姓郡望堂號

  1、郡望

  汝南郡:漢汝南郡治上蔡***今上蔡西北***。東晉治懸瓠城,即今汝南縣一帶***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

  吳 郡:公元129年,東漢分會稽郡置吳郡,治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轄區包括建德以下錢塘江兩岸,故今浙江省杭州市亦在吳郡之內。

  2、堂號

  汝南堂:以望立堂。

  吳郡堂:以望立堂。


霸王別姬的歷史故事
百家姓穆姓姓氏淵源_百家姓穆姓由來
相關知識
言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佈
糜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佈
充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佈
逄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佈
經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佈
薛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佈
廉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佈
淳于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佈
田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佈
鈕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