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戲的舞臺美術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9日

  藏戲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舞臺美術風格。那麼,關於藏戲的舞臺美術,你瞭解到多少呢?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藏戲舞美的發展

  藏戲美術主要來自早期民間美術和藏傳佛教的一些傳統造型藝術。如面具,據文獻記載,吐蕃王朝早期,在民間藝術表演中相繼出現動物形面具和人頭人臉面具。8世紀時,寂護、蓮花生、赤松德贊師君三尊建造桑耶寺時,就開始了神像的塑造。

  11世紀,隨密宗各種吉祥祭祀儀式,特別是跳神“多吉嘎羌姆”的形成和發展,塑製出更為完整、豐富和精美的各種憤怒與慈善的神像面具。由此可見,西藏寺院的祭祀儀式多吉嘎弟姆及各種神佛、動物和鬼怪的頭像面具,最晚在8世紀時已經形成,並傳入了民間。

  13世紀,由高僧曲吉旺秋整理,留下了許多包括面具製作規定的跳神指令碼,以後的面具都按此製作。

  到17世紀,以布達拉宮擴建後宮內的造型藝術為標誌,藏傳佛教的造型藝術及繪畫、雕刻、裝飾、建築等藝術,都發展到登峰造極的時期。

  藏戲的各種面具、服裝、冠戴、鞋靴、飾物等道具吸收融合了寺院繪畫、雕塑、工藝、圖案、裝飾等藝術,使之直接參與形象塑造,在表演時成為角色形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時在演出中結合各種表演手段,以表現角色的精、氣、神,展示其內心世界。

  西藏因限於物質和技術條件,長期以來各劇種藝人艱難地摸索著能被觀眾接受並喜愛的演出形式。他們把戲曲美術的重點放在人物造型方面,將程式化、裝飾性很強的面具、服飾和比較寫實的簡單塗面化妝及一部分生活化的表演相結合,作為演員塑造戲劇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

  演出裝置方面,長期採用完全空場方式,沒有佈景,只依靠簡陋的象徵性道具,有時甚至直接以生活用具或宗教物品為道具,進行虛擬表演。還以掛有湯東傑布畫像和綁插著一根柳樹枝的大帳篷頂杆及桌子上供盒為中心,組成靈活的演出空間。

  西藏民主改革以後,專業藏劇團開始學習吸收內地戲曲和話劇的一些舞臺演出方法,致力於革新傳統的廣場演出裝置,建立並發展藏戲舞臺美術。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專業藏劇團和少數有條件的業餘藏戲團體,任用並培養了一批專職舞臺美術人員,使藏戲舞臺美術進一步豐富發展起來,進而形成了具有廣場演出特點和傳統藝術風格的藏戲佈景、燈光、化妝、效果、面具、服裝、道具和裝置等全套完整的舞臺美術。

  藏戲的舞臺佈景

  藏戲多是白天在廣場演出,一般不用佈景和燈光裝置。在演出場地擺一兩件景物,如經幡杆和綁於經幡杆上的樹枝,桌上的供盒“切瑪”和湯東傑布塑像或掛著的唐卡畫像,都當作固定道具使用。

  直到今天,西藏各地民間業餘戲班都是在柳林壩子、打麥場或寺廟院子裡演出,即使在城鎮的影劇院和禮堂演出,也完全採用廣場的演法,不用幕布和佈景,燈光只作為照明使用。

  西藏民主改革以後,成立了西藏自治區藏劇團,拉薩也建設起正規的禮堂和劇場。自治區藏劇團吸收培養了一批舞臺佈景和燈光的設計、製作、管理等專職人員,開始對藏戲廣場演出藝術進行改革,向現代的舞臺藝術過渡和發展,逐漸形成了一支舞臺美術專業隊伍。他們設計和製作出不少具有民族風格和地域特色的佈景裝置,使西藏戲曲舞臺美術展現出嶄新的面貌。

  藏戲的服飾

  在藏戲中,沒有像漢族其他劇種那樣設立行頭衣箱的習慣,但演出服裝比較豐富多彩,並且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高原雪域特色。

  如藍面具戲的戲衣就具有藏族的肥腰、長袖、大襟、袒臂的特點和豔麗濃重的色彩,注重紋樣結構組合,喜用獸皮、金銀、珠寶、象牙、寶石等作為飾物。這些特點決定了它的一系列附加裝束,比如穿直筒袍行走不方便,腰帶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用具。

  同時,腰帶又是佩掛裝飾品的主要部位,各種式樣的鑲有珠寶的腰佩,系在腰上,垂在臀部,構成了各式各樣的尾飾。

  這些戲衣主要以古代吐蕃時期藏族服裝為基礎,後經歷史演變,吸收元朝時蒙古族衣飾和清代官服的形制樣式發展而成。昌都戲、德格戲又較多地吸收漢族戲曲的某些服飾成分。門巴戲主要以門巴族生活服裝為基礎,又明顯受到藏族服飾的影響。

  西藏戲曲在產生、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同宗教有密切關係,所表現的劇目故事以佛教本身事蹟和高僧聖徒傳記為多,所以戲衣中的宗教色彩也較濃厚。

  像藍面具戲的演出故事多數源於印度,但所用戲衣就沒有一件完全是印度的,均為西藏本地各階層人物服裝。一些特殊角色,也有用外民族的,如《白瑪文巴》中國王目迪傑布穿回族服裝,《蘇吉尼瑪》中漢民船伕穿清代漢族服裝。

  在藍面具戲正戲人物所穿用的西藏民族服裝中,大多數用的是前藏服裝,個別也有用其他地方服裝的。如《卓娃桑姆》中魔妃哈江的女僕斯莫朗果為後藏裝飾,《蘇吉尼瑪》中舞女亞瑪更迪穿的是工布服裝。這些角色所用的戲衣,與故事劇情並無關係,僅為調劑、豐富戲劇色彩。再比如藍面具戲開場戲中的幾個角色穿特製的服裝,也是如此。這些戲衣具有富麗、絢爛、凝重的特點,色彩對比十分強烈。

  西藏服裝所用原材料,以綢、緞、縐、呢和氆氌等絲織品、藏族毛紡織物為主。還講究用真的金銀絲緞和各種花色錦緞作衣服面料和鑲配料,再加以部分絨繡、平金及金夾線、銀夾紅等縫製一套傳統藏戲衣服飾物耗資數萬,並不新鮮。以假材料製作戲衣,在以前僅為極個別,西藏民主改革以後才逐漸増多,但還是以真的質料製作的戲衣為主。

  西藏戲曲服裝的製作,一般都由民間戲班所屬的領主頭人或所依靠的寺院負責置辦。在每年規定節慶期間借出穿用,演完交回,也有少數貴族、官員和寺院高僧為民間戲班出資幫助置辦,以及部分村鎮和寺院戲班由村民及僧眾捐獻物資錢款集體置辦的情況。後者在西藏民主改革以後更為普遍。

  戲衣一般都由西藏各地民間著名的裁縫裁製,如拉薩、日喀則、昌都、澤當等重要城鎮所在地的戲班,均請專為寺院高僧和地方官員裁製服裝的著名匠師縫製戲衣。這些裁縫藝匠在長期的實踐中掌握了配角、剪裁、貼花、刺繡等絕技,也湧現了一些經驗豐富、技藝精湛的戲衣裁縫專家,如拉薩的白璋拉、冬嘎拉等。

  西藏民主改革以後,各地民間業餘戲曲團隊都有一定發展,有的還長期堅持演出活動。這些戲班和自治區藏劇團均設有兼職服裝設計和專職或兼職的服裝組,負責戲衣的設計、製作和具體管理工作。

  藏戲的面具

  藏戲演員的面部化裝,一種是把臉譜畫在臉上,另一種是戴假面具。面具,藏語稱為“巴”,是藏戲藝術獨有的面部化裝手段。

  早在吐蕃時期,苯教文化的祭禮儀式中所表演的士風舞、擬獸舞等百技雜藝,就採用了面具化裝手段。後來由於宗教發展,高僧蓮花生根據佛祖釋迦牟尼關於佛教密宗四部學說中的愈加瑜伽部、無上瑜伽部裡金剛舞一節,組織跳神法會。於是,土風舞便與金剛舞相結合,產生了跳神舞時所戴的面具。

  到了公元14世紀,雲遊高僧唐東傑布為築橋修路籌集資金,創造了深受藏族人民喜愛的藏戲。後來藏戲表演者視他為藏戲始祖,並按他本人面目作模式製作了白髮白鬚的白山羊皮面具。藏戲面具的產生,使藏族古老的面具藝術從神祕的宗教世界邁進了新的更加廣泛的藝術世界。

  藏戲面具分為溫巴面具、人物面具和動物面。

  溫巴是漁夫或獵人的意思,溫巴面具又分白、藍兩類。早期的白溫巴面具,面部施白色或黃色,周圍全用山羊毛裝飾,後面披背,前面齊胸。藍溫巴面具比白溫巴面具略大,面部貼藍布或黑布,整個面具包括輪廓造型、眼、眉、鼻、嘴等,由八種吉祥圖案巧妙構成,下額部分用獐子毛或山羊毛裝飾鬍鬚。個別藍溫巴面具用五彩錦緞裝飾,繡有噴焰來尼三寶和日月圖案。

  平面面具用各種布料、紙板、山羊皮等組合而成,多用來表現劇中有身份、有性格的角色,如國王、大臣、喇嘛以及老婦、老翁、巫女等現實生活中的人物。

  立體面具用紙漿、漆布、泥巴等塑成。立體面具除有各種造型的動物外,還有表現劇中的神仙鬼怪,如哈香彌勒佛、龍女、閻羅王護法神以及插科打諢的角色阿扎讓等。

  各種顏色的面具,以藝術誇張的色彩表現各種人物的不同性格。如劇中的藍溫巴面具是勇敢和正義的象徵;國王戴的紅面具則是權力的象徵;忠臣戴的黃色面具象徵忠良;王紀、牧女戴綠面具象徵女性;良家老人戴的白麵具象徵善良;口是心非、兩面三刀的角色戴的是半白半黑的面具;而黑色面具則表現凶惡與殘暴。當然,色彩的象徵意義也不是絕對的,有時也是可以變化的。

  在藏戲中,無論什麼流派和劇種都離不開各種動物的登臺表演。因此,藏戲中有眾多的動物面具。而這些動物都被罩上神靈的色彩,實際上是一種圖騰崇拜。如西藏原始苯教所崇拜的神是羊頭、牛頭、馬頭和虎頭,這些動物代表各種有生命的神靈。

舞美設計現代感的表現
西方最具影響力的舞美設計師介紹
相關知識
藏戲的舞臺美術介紹
戲曲舞臺美術的發展歷程介紹
戲曲舞臺美術的發展歷程介紹
中國戲曲的舞臺美術
中國畫與戲曲舞臺美術的聯絡
中國畫與戲曲舞臺美術的聯絡
戲曲舞臺美術設計的獨特性
戲曲舞臺美術設計的獨特性
戲曲舞臺美術設計的傳統美
戲曲舞臺美術設計的誤區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