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的相對運動形成的地表形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板塊構造學說 ,全球岩石圈分成六大板塊。 •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接下來小編為你介紹一下吧。

  大陸板塊

  大陸板塊指對海洋地質、海洋地貌和地球物理等資料進行分析後建立的一種新的大地構造理論。它認為岩石圈的構造單元是板塊,板塊的邊界是洋中脊、轉換斷層、俯衝帶和地縫合線。由於地幔的物質的對流,使板塊在洋中脊處分離、擴大,在俯衝帶和地縫合線俯衝、消失。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首先提出大陸漂移學說,後來被證實。

  最早的板塊

  全世界被劃分為六大板塊:即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每一板塊均是一種巨大而堅硬的活動的巖塊,其厚度50-250公里不等,它包括地殼和與地幔一部分。大陸板塊每天都在以微小的變化在運動著,地震、火山爆發、海嘯、海溝的形成等都是大陸塊運動引起的。

  最早的大陸板塊稱之為羅迪尼亞古大陸,形成於元古宙--中元古代--拉伸紀,時間為距今約1000百萬年到850百萬年。拉伸紀期間首次出現大型具刺凝源類,形成了古大陸***羅迪尼亞泛大陸***。

  板塊的相對運動

  板塊運動一般是指地球表面一個板塊對於另一個板塊的相對運動。1968年,法國地質學家勒皮順把地球的岩石層劃分為六個大板塊,所有這些板塊,都漂浮在具有流動性的地幔軟流層之上。 隨著軟流層的運動,各個板塊也會發生相應的水平運動。

  板塊的變化

  ***1***板塊運動

  地球堅硬的地殼位於

  地表以下70-100公里厚的岩石層也不像蛋殼那樣完整。無論是在大洋底下或大陸底下的岩層,原來都是由一塊塊大板塊構成的。在這些大板塊之間不是大洋中脊的裂口,就是幾千米深的海溝或者是巨大的斷層。 全球六大板塊即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除了太平洋板塊全部侵沒在海洋底部外,其他五個板塊上,既有大陸也有海洋。隨著研究的深入,有人在這些大板塊中又分出一些較小的板塊,例如,把美洲板塊分為北美洲板塊和南美洲板塊;從太平洋板塊中分出東太平洋板塊;從亞歐板塊中分出以中國大陸為主體的東亞板塊等等。還有據一些科學家們說***1***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發生張裂,紅海不斷擴張

  ***2***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發生擠壓碰撞,地面隆起,喜馬拉雅山不斷升高

  ***3***地中海會消失,南極大陸向北漂……

  地表形態

  地表形態是由形成地面形狀的過程所組成的一個地形特徵。所有的地表形態都有海拔和地勢.地表形態相似的大面積區域叫做地形區.。

板塊相撞形成的地形是
斑禿是怎麼形成的呢
相關知識
板塊的相對運動形成的地表形態
高考物理相對運動複習題及答案
高考物理相對運動專題複習
觀眾對運動員說的話
對運動員說的話
對運動員說的
體育運動對運動系統的影響
經典的午休運動減肥的方法
適宜晚上的減肥運動_晚上的減肥動作
適宜晚上的減肥運動_晚上的減肥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