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的民間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雲南是我國的旅遊聖地。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圓通寺的傳說

  據傳說,在明朝嘉靖年間的一天夜裡,昆明市區下了一夜暴雨。翌日清晨,一個和尚走出僧房,只見庭院中落葉遍地,轉入大殿燃燈上香,卻見木柱上的兩條泥龍渾身水淋淋,好像才出水面歸來。這和尚驚愕萬分,轉身跑去報告住持,住持半信半疑,於是,帶領一群和尚奔進大殿,果見這兩條龍遍身是水,鱗甲上粘掛著青苔***海藻之類***。龍的胸部一起一伏地喘著氣息。眾和尚見狀,驚得目瞪口呆,不敢出氣。其中有個小沙彌,好奇地左瞻右顧,他走出殿堂,見地上有一條粗大的水跡,這水跡是沿著柱上盤繞的泥龍而伸到殿外,這小沙彌向眾和尚指指點點,他們似有領會,一齊躡手躡腳,沿循水跡去尋找根源。一行來到今翠湖的九龍池畔***今圓通街坡底西北面***,岸上圍著一大群人正議論紛紛。原來昨夜天降大暴雨時,許多人聽到神龍咆嘯,格鬥之聲音一夜不絕。又有人在岸邊拾到有碗口大的幾片龍鱗殼,和尚們才恍然領會,方知是本寺的兩條泥龍奔入海中***翠湖原名菜海子***,驅逐強佔九龍池的一條蛟龍。在這以前,昆明常遭蛟龍泛水,淹沒半個城區街道,老百姓叫苦不迭。經此一戰,蛟龍絕跡了,人民安居樂業了。

  圓通寺的大殿後,築有咒蛟臺,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這裡正是蛟龍潛藏的大石洞,蛟龍佔著居高臨下的地勢,時常興妖作怪,危害人民。距昆明城南約40多公里處有座盤龍寺,寺僧名阿咱李。他懂得峋嶙經文***古夏文***,經文上詳細記載著大禹治水的經過。其中有就***就有***降伏蛟龍的神咒。昆明城的耆老們,為了收伏蛟龍,才在此築咒蛟臺,恭請阿咱李在臺上日日夜夜念峋嶙經,數日後法咒的效力顯現了,蛟龍出洞伏於地,作求饒狀,阿咱李揮之令去。此後蛟龍泛水之災患就沒有了。

  :昆明城的傳說

  面對老昆明地圖,人們會發現,昆明的整個城池,完完全全是一個靈龜的形像,實在是讓人感到稱奇,高原古城昆明,平添幾許神祕色彩。昆明古城為何築成靈龜的形狀?一個悠遠的歷史故事解開了這個稀奇的亙古之謎:

  明朝洪武年間,鎮守雲南的大將沐英決定好好修建一下雲南府城。如何建造?他自己卻沒有一個良策,就在他為此事而感到焦慮時,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

  一條大蟒,身長萬丈,見頭不見尾,正張開大口,嘩嘩嘩嘩地對昆明城猛吸,城中的金銀財寶完全被吞進了它的肚子裡,沐英大怒,高聲喝問:“何處妖蟒,膽敢吸我城中財寶,使我百姓受窮?”大蟒回答:“我住城北山間,尾在四川,頭在雲南,我吃雲南,屙四川,關你何事?”沐英聽後,撥箭斬蟒,那蟒就地一滾,變成了一個黑臉大漢,與沐英大戰起來,正殺得難分難解之際,只見翠湖九龍池中的九個龍子,騎著一隻神龜,前來助陣,神龜最後把巨蟒給鎮住了。

  沐英醒來,感到很是奇怪,但又無法釋夢,於是他請來了當時著名的風水先生汪湛海,求他給自己破夢。汪湛海沉思片刻,捏指掐算了一番,然後振振有辭道:“這是城北長蟲山在作崇,你看它頭對著雲南城府,大有吞噬古城之感。”沐英一聽,大為震驚,急忙討教破解之法。汪湛海說:“破解之道的上策是疏導,變害為利。”接著他談了自己的看法:長蟲山從東北方向蜿蜒而來,確有不吉之像,但在我的眼裡,它卻在古城上方彙集成了旺盛的吉祥龍氣。這可是千載難逢的“紫微龍”地脈。蟒蛇為長壽之物,但也為陰柔之體,它性格怪譎,若是耍起脾氣來,必然傷害黎民百姓。這樣就得有一靈物克之,化之,輔之,變之,這個角色得由同樣是長壽之物的,但卻有陽剛之體的靈龜來承擔。 在汪湛海的指導之下,沐英把老昆明城建成了一個靈龜的形狀。大南門是龜頭,北門是龜尾,大東門、小東門、大西門、小西門分別是龜的四隻腳。這樣,在北走蜿蜒的長蟲山之麓,老昆明城與其氣脈相連,形成龜蛇相交之態,使得昆明有了一股天造地設、山長水遠和萬物合一的氣勢。看著建築好的昆明城,汪湛海站在五華山上笑了。他不無得意地說:“昆明城池龍氣益發,風生水起,定能造福於雲南人,相信五百年之後,雲南勝江南。”

  :女神的故事傳說

  獅子山是永寧人的叫法,因為從永寧壩子東望,它像一隻臥獅,昂首前望,雄偉壯麗,故名獅子山。但是,因為當地摩梭人流行走婚,實行母系制,當地的山山水水,都打上了女性的烙印,最大的湖為母湖,最大的獅子山叫“幹木”,“幹”為山,“木”為女,合起來為女山或女神山。

  幹木山又稱狐山,高3993米,由石灰岩構成,北部為火山岩,中間和西北均為窪地,即火山口,民間認為它像徵女陰,故稱女山。

  關於幹木山,有一個生動的神話傳說。

  遠古時期,在瀘沽湖畔有一個美麗的姑娘,聰明過人,心靈手巧。她降生七天就會說話,話音像鳥兒唱歌一樣動聽。生下三個月,就知道許多事情,一般大人都比不上。到了三歲的時候,已長得像仙女似的,瀘沽湖周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長到十八歲,已經是當地的美女,所有見過她的小夥子都來討好她,追求她,光送的禮物都能堆成山。但是姑娘就是不開口,小夥子們只能守在門外,窮追不捨。這個姑娘叫幹木,她吃苦耐勞,關於紡紗織布,據說她一天能織100條腰帶。在織布過程中,她看到天上的雲朵、日月、彩虹,麻布上也織這些圖案;她看到地上的鮮花、樹木、飛禽走獸,也會用五彩線織在麻布上,因此瀘沽湖邊的小夥子們,都愛這位姑娘,追求這位姑娘。她並不冷待小夥子,凡是向她求愛者,都受到善待,並贈送一條腰帶為信物,人間的愛情,也誘惑了天上的神靈,有一位天神也向姑娘求愛,掀起一陣旋風,把姑娘捲上了天空,但是瀘沽湖的居民震怒了,都擁向大地,千呼百喚,天神害怕了,放回了姑娘,可是她沒有回到人間,依附在幹木山上,變成了女神,騎著白馬,守護著瀘沽湖,這就是幹木山女神,每年七月二十五日,人們還舉行轉山節,祭祀幹木女神。

  最早的幹木女神應該是自然界留下的山,即後來所稱的獅子山,隨著民間傳說的發展,逐漸把幹木山人格化了,出現了女神形象。她騎著白馬,左手捧蓮花,右手持箭,乍看起來,是一個藏化的女神像,但卻是摩梭女裝束。
 

鐵觀音茶屬於什麼品種的茶
雲南少數民族民間故事
相關知識
雲南的民間故事有那些
雲南的民間故事傳說
雲南的民間故事
鳳城的民間故事
含有龍的民間故事
華山的民間故事
關於朱元璋的民間故事
中國最簡單的民間故事
關於茶葉的民間故事
茶的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