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講歷史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關於有哪些呢?兒童故事是兒童成長的必備,兒童成長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國家的文化價值觀。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元覺勸父

  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孫元覺,從小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可他父親對祖父卻極不孝順。

  一天,他父親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裝在筐裡,要把他送到深山裡扔掉。

  孫元覺拉著父親,跪著哭求不要這樣,但父親不理。

  他猛然間靈機一動,說:“既然父親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沒辦法,但我有個要求。”

  父親問什麼要求,他說:“我要把那個筐帶回來。”

  父親不解道:“你要這個幹什麼?”

  “因為等你老了,我也要用它把你扔掉。”父親一聽,大吃一驚:“你怎麼說出這種話!”

  孫元覺回答:“父親怎樣教育兒子,兒子就會怎樣做。”

  父親想想,就沒敢按以前的想法去做,趕緊把老人接回家贍養。

  篇二:三人成虎

  魏國大夫龐恭,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臨行前對魏王說:“假如一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不相信。”

  龐恭說:“如果兩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將信將疑。”

  龐恭又說:“倘若三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相信了。”

  龐恭就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可經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老虎了。現在趙國離魏國比這裡的街市遠多了,議論我的又不止三個人,如果我走後有人說我壞話,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有分寸。”

  後來太子結束了人質的生活,但魏王果真聽信了小人讒言,沒有再召見龐恭。

  篇三:笨鳥先飛

  王守仁出生在一個封建貴族家庭。他父親官至兵部尚書,但是,王守仁似乎一點兒也沒有遺傳到父親的聰明。

  他5歲還不能說話,當時大家都以為他是個啞巴,有的人還以為他根本就是一個白痴。但是他父親不這樣看,他覺得王守仁只是生病了,他四處尋訪名醫,只要聽說哪裡有名醫,他就派人去請。到王守仁6歲的時候終於把病醫治好了。

  王守仁病好之後,智力卻顯得一般。因為小時候不會說話,也沒有讀過書,因此,比起別的小孩子,他顯得更笨拙一些。有人風言風語:“他這麼遲才開始學說話,當然笨啦!也別指望他以後會有大出息。”

  小守仁本來就覺得自己比別人笨,現在又聽到別人這樣嘲笑自己,心理更加難受。他跑到父親懷裡哭訴:“父親,別人都說我笨,我真的很笨嗎?”

  父親聽了他的話說:“孩子,你不笨。為父一定好好教你,你會有出息的。不用在乎別人的嘲笑,你自己發憤努力,爭口氣讓那些人瞧瞧,好嗎?”

  有人父親的鼓勵,王守仁又有了信心。他始終記得父親曾經給他講過的“笨鳥先飛”的故事,並時時提醒自己要努力學習。平時讀書,別人讀一遍,他就讀兩遍、三遍,甚十遍。他抓緊時間,把別人玩耍的時間都花在學習上了。白天他認真聽先生的課,放學後,趁著還沒有吃飯或者吃飯後的時間,他一個人跑進父親的書房,認真讀書,直到家人催促他吃飯、睡覺。年年如此,從不間斷。

  父親見守仁如此爭氣,心裡很是高興。他也耐心給小守仁輔導功課,有時還請一些大學者給他輔導。家裡來了客人,談論天下大事的時候,也讓王守仁站在一邊,向別人學習。母親見了也非常欣慰,更加細心地照顧他。她不僅給他收拾出一間書房,還不許別人去打擾他讀書。

  就這樣,在父母的鼓勵支援和他自己的努力下,王守仁的學習成績提高很快,先生的提問,他也回答得很有主見,最後竟成了先生的得意弟子。

  就這樣,王守仁憑藉笨鳥先飛、刻苦勤奮的精神,長大後,成了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
 


  看過還看了:

兒童睡前講什麼故事
兒童講歷史故事
相關知識
兒童講歷史故事
兒童講歷史故事
給女孩兒童講睡前故事大全集
給兒童講的小故事精選
給兒童講的小故事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讀後感範文
適合兒童講的小故事文字版
適合兒童講的小故事文字版
適合兒童講的短故事
聽兒童講睡前故事文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