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四年級烏塔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烏塔》是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材上的一篇略讀課文,描寫了一位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遊歐洲的故事。下面就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

  我慢慢地讀完《烏塔》,課文中烏塔那麼熱情,開朗,自立能力強的好品質深深地感動了我。課文主要講的是一個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個人遊歷歐洲的故事。

  當我讀到“這次趁暑假遊歷歐洲……當然。”她很自然的回答道。烏塔的獨立自主的能力是多麼的強啊!再看看我,都上小學四年級了,還因為別人說:“一般鬼都是在晚上吃小孩。”而不敢單獨睡覺,都這麼大了還和爸爸媽媽一起睡。說起來真是慚愧呀!

  我從“她還是堅持:“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是不完美……”看出烏塔是多麼的注重實踐,可我呢?整天在家裡看書,看了一本又一本的,彷彿我的世界裡只有看書,雖然看了這麼多的書,可到頭來卻沒能用學習來的東西去生活中好好實踐一番,都快變成書呆子了。

  烏塔說:“她在家裡就設計好了旅遊路線和日程……”我覺得這是一個多麼有計劃性的小女孩,她每到一處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以便遇到困難時請求幫助,為了不讓父母擔心,還給家了寄張明信片。哪像我,星期五晚上的作業不能按時完成,經常星期天晚上“加班”。

  我慢慢的讀完了烏塔,也一點點的經受著一場心靈的洗禮。

  ***二***:

  《烏塔》一課記敘了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在羅馬的青年旅館與作者相識的故事。烏塔才14歲,上小學,可她獨自一人遊歷歐洲,讓文章的作者敬佩,更讓我敬佩的是烏塔獨立性及生活能力強,熱情、有愛心、孝心,辦事周到,有計劃……而中國小孩呢?卻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所有家人都是百般的呵護,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當我讀到“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她很自然地問答道。”使我感到她很可愛,善於交朋友,很熱情,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而我呢卻恰恰相反,不要說見到陌生人,就是見到自己的親朋好友也要父母提醒才不好意思地打個招呼,讓別人覺得自己很不禮貌。

  我還從“她在家裡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個週末去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陪小孩玩”讀出了烏塔不僅細心,獨立性很強,也很了不起。說她細心,是因為烏塔在家裡設計好了旅行路線,看了許多關於這些國家的書籍,每個細節都想得很周到。說她了不起,是因為她自已掙錢遊歐洲,想想看遊歷歐洲需要那麼多錢,她卻要自己辛辛苦苦地掙,真是個了不起的小女孩兒!

  說她獨立性很強是她為了要計劃這次旅行,整整花了三年的時間準備,居然敢獨自一人遊歐洲,並把這看成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而且每到一地,先要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再給家裡***或寄明信片給家人報平安。讀到這裡使我想起自己不敢出門,甚至連上學放學都依靠父母接送,就連作業都要依賴父母,特別是每次的作文如果媽媽不在身邊我就覺得無從下筆,慚愧啊!還有我又想起一件事,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已經約好了樓沁菲、金玲雲幾個同學去爬塔山,也準備好了零食,就跟爸爸媽媽說了,結果卻遭到了他們的極力反對,說沒有大人的陪同安全咋辦?萬一出事了咋辦?外公外婆也急著說“就是,就是!沒有一個大人的陪同,萬一出了事誰再給我們捶背啊?別去了別去了寶貝!”。哎,不就是去爬個山嗎!後來我用了最大的武器拼命的哭還是沒用,最後還是泡湯了…唉!就像現在我在學校裡寄宿,爸媽也是隻要一有時間就絕對往杭州趕,現在我爸爸還為了能在禮拜天在杭州陪我,連媽媽上班都不讓去了,他們什麼時候才能放我手,讓我大膽的獨立生活啊!假如我也去遊歷歐洲,那爸爸媽媽不知有多擔心。然而外國的父母總是把鍛鍊兒女的獨立性放在第一位,給他們學習獨立生活的機會,真令人羨慕。

  可現在我國許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愛心卻表現為讓孩子免受苦、過分溺愛,殊不知過多的呵護只能使我們失去生活生存能力。不信,我可以講一個故事,名叫《夏令營中的較量》,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1992年8月,由日本福岡民間團體組織77名日本孩子到中國,一起舉行了一個草原探險夏令營活動。故事大致分為四部分:1、中國孩子病了回大本營睡大覺,日本孩子病了硬挺著走到底。2、日本家長乘車走了,只把鼓勵留給發高燒的孩子;中國家長鼓勵孩子,但在艱難路段把兒子拉上了車。3、日本孩子的吼聲在草原上震盪。4、中國孩子的表現在我們的心中壓上了沉甸甸的問號。

  從《烏塔》這篇課文的學習,我瞭解一個和我年齡相仿,但行為卻大不一樣的小女孩兒烏塔。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學生。

  ***三***:

  現在,能獨自出遊的未成年人是少上加少,如果你能認識一位,你就可以稱為幸運兒。我在課本中認識了一位名叫烏塔,在14歲就獨自遊歷歐洲的女孩。

  烏塔是德國漢堡人,與作者在羅馬的旅館裡見了面,作者對烏塔的獨自旅行感到驚訝。烏塔說她用三年的時間來準備旅行,在家早就設計了旅行路線和日程,她還在假日外出掙錢,讀了許多與要旅行的國家有關的書籍。

  我讀後感到烏塔很偉大,她獨立、大膽、有禮貌、不認生,烏塔還有更強的提高自理能力和開闊眼界的慾望。烏塔將來應是一顆耀眼的明珠。

  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地懂得了,發達國家靠的就是烏塔身上的種品質,那種性格。

  我也夢想過一個人遊歷亞洲,可我連一個人坐公交車的勇氣都沒有,根本不能自己出遊。我應該一點一點鍛鍊自己的膽量,把自己變成一個大膽的女孩。

  我們應該自己多做些事,多自己行動,多想想烏塔。這樣我們的未來、祖國的未來將會更加美好。

  ***四***:

  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後,我的感觸頗深。從烏塔身上,我收穫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識。

  現在的中國孩子,在家裡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百般呵護,什麼事都不讓做,而文中的烏塔卻大不一樣。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個14歲的小女孩兒烏塔,自己一人遊歷歐洲的事情。

  課文中講到烏塔為計劃這次旅遊,整整花了3年的時間來準備,每到一地就要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還要給家裡寄張明信片或打個電話報平安。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烏塔自立、自強的精神。可我們呢?有的同學不僅自己不敢出遠門,甚至連上學、放學都不願自己走,更別說像烏塔那樣遊歷歐洲了。烏塔之所以能自立、自強,是因為她之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這時,我們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比如:週末之前是否制定了作息時間表?週末時又是否遵守了呢?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才能逐漸養成自立、自強的精神。

  課文中還提到烏塔的旅費全部都是自己在課餘時間打工掙的,沒有拿家裡一分錢。可我們卻每天都向父母要零花錢,而且都是一天花光,也沒有攢錢,這實在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所以,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

  烏塔曾經說過“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們寫完作業後,能看一會兒電視,讀一會兒課外書,就已經很不錯了,大多數同學都是把筆一揮,直接就出去玩了。而從來不會想到去親身體驗一番。光從一些課外讀物和電視節目中瞭解世界,是比不過親身體驗完美的,而且親身經歷總比聽說到的記憶要深刻,所以,只有親自體會才能有深刻的印象。

  從《烏塔》這篇課文的學習,我瞭解一個和我年齡相仿,但行為卻大不一樣的小女孩兒烏塔。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向烏塔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好學生。

小學作文五年級烏塔讀後感
小學作文西遊記讀後感
相關知識
小學作文四年級烏塔讀後感
小學作文五年級烏塔讀後感
四年級烏塔讀後感
讀後感小學作文四年級
成長的小學作文四年級
小學作文南京大屠殺讀後感
小學語文四年級班主任工作計劃
小學語文四年級描寫田園風光作文
小學四年級暑假讀後感作文素材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複習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