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衛青的軍事生涯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衛青,西漢著名將領。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字仲卿。系縣吏鄭季與平陽侯府中婢女衛氏的私生子。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龍城大捷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又一次興兵南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懷來縣***。漢武帝果斷地任命衛青為車騎,迎擊匈奴。從此,衛青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這次用兵,漢武帝分派四路出擊。車騎衛青出上谷,騎公孫敖從代郡***治代縣,今山西大同、河北蔚縣一帶***,輕車公孫賀從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驍騎李廣從雁門出兵。四路將領各率一萬騎兵。

  衛青雖是首次出征,但他果敢冷靜,出其不意的深入險境,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首虜近千人,取得勝利。另外三路,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還。漢武帝看到只有衛青勝利凱旋,非常賞識,封衛青為關內侯。

  龍城之戰在漢匈交戰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漢朝自高祖劉邦建國以來,屢屢受到北方匈奴的掠奪羞辱,如高祖“白登七日”之困,呂后受冒頓單于書信之辱,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十四萬騎大入關,斥候一度略至長安附近的甘泉,以及匈奴頻頻對漢朝邊郡和百姓的燒殺劫掠等,可謂漢朝的心腹大患。龍城的勝利打破了自漢初以來“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大大鼓舞了漢軍士氣,成為漢匈戰爭的轉折點,為以後漢朝的進一步反擊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礎。

  :收復河朔

  公元前128年***元朔元年***秋,衛青為車騎出雁門,領三萬騎兵,長驅而進斬首虜數千人。

  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匈奴大舉入侵上谷、漁陽,先攻破遼西,殺死遼西太守,又打敗漁陽守將韓安國,劫掠百姓兩千多人。武帝派李息從代郡出擊,衛青率大軍進攻久為匈奴盤踞的河南地***黃河河套地區***。

  這是西漢對匈奴的第一次大戰役。

  衛青領四萬大軍從雲中出發,採用“迂迴側擊”的戰術,西繞到匈奴軍的後方,迅速攻佔高闕***今內蒙古杭錦後旗***,切斷了駐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樓煩王同單于王庭的聯絡。

  而後,衛青又率精騎,飛兵南下,進到隴縣西,形成了對白羊王、樓煩王的包圍。兩王見勢不好,倉惶率兵逃走。漢軍活捉敵兵數千人,奪取牲畜數百萬之多,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區。

  因這一帶水草肥美,形勢險要,武帝在此修築朔方城***今內蒙古杭錦旗西北***,設朔方郡、五原郡,從內地遷徙十萬人到那裡定居,還修復了秦時蒙恬所築的邊塞和沿河的防禦工事。這樣,不但解除了匈奴騎兵對長安的直接威脅,也建立起了進一步反擊匈奴的前方基地。

  《史記》《漢書》盛讚此仗漢軍“全甲兵而還”,衛青立有大功,被封為長平侯,食邑3800戶。蘇建、張次公以校尉從衛有功,封平陵侯、岸頭侯。

  :奇襲高闕

  不甘心在河南地的失敗,匈奴在幾年內多次出兵反撲——元朔三年***前126年***夏,數萬騎兵攻代郡,殺太守共友,擄掠千餘人。同年秋季入雁門,殺掠千餘人。元朔四年***前125年***匈奴又使各三萬騎攻入代郡、定襄、上郡。

  公元前124年***元朔五年***春,漢武帝命衛青領三萬騎兵出高闕;遊擊蘇建、彊弩李沮、太僕公孫賀為騎、代相李蔡為輕車從朔方;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為率兵從右北平出發,配合其行動。這次總兵力有十餘萬人。匈奴右賢王認為漢軍離得很遠,一時不可能到來。衛青卻率大軍急行軍六、七百里,趁著黑夜包圍了右賢王的營帳。此時,右賢王正在帳中擁著美妾飲酒,忽聽帳外殺聲震天,火光遍野,右賢王驚慌失措,抱了愛妾和幾百壯騎向北逃去。漢軍俘虜右賢王的小王十餘人,男女1.5萬餘人,牲畜達千幾百萬頭。***《史記》 “得右賢裨王十餘人,眾男女萬五千餘人,畜數千百萬,於是引兵而還。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印,即軍中拜車騎青為大,諸將皆以兵屬大,大立號而歸”***

  漢武帝接到戰報,喜出望外,派特使捧著印信,到軍中拜衛青為大,加封食邑6000戶***漢書8700戶***,所有將領歸他指揮。衛青的三個兒子都還在襁褓之中,也被漢武帝封為列侯。衛青謙辭說:“我軍勝利,全是將士們拚死奮戰的功勞。陛下已加封了我的食邑,我的兒子年紀尚幼,毫無功勞,陛下卻分割土地封他們為侯。這樣是不能鼓勵將士奮力作戰的。”漢武帝表示:“我沒有忘記諸校尉的功勞,同樣也會嘉賞。”

  於是衛青三子在襁褓中被封為列侯,長子衛伉為宜春侯,次子衛不疑為陰安侯,幼子衛登為發乾侯,均食邑1300戶。

  漢武帝隨後又封賞了隨從衛青作戰的公孫敖、韓說、公孫賀、李蔡、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

  :二出定襄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春、夏,衛青為大兩次領十萬騎兵掃蕩漠南伊稚斜單于大本營。殲敵過萬。

  二月,以公孫敖為中,公孫賀為左,趙信為前,蘇建為右,李廣為後,李沮為強弩,分領六路大軍,統歸大衛青指揮,浩浩蕩蕩,從定襄出發,北進數百里。此戰中衛青派外甥嫖姚校尉霍去病獨自領八百騎兵,做為一支奇兵脫離大軍在大漠賓士數百里,打擊匈奴的軟肋。霍去病斬敵2028人,殺匈奴單于祖父,俘虜單于的國相及叔叔,封冠軍侯。

  戰後全軍返回定襄休整,一個月後再次出塞,斬獲匈奴軍一萬多人。但趙信和蘇建部的三千騎兵和單于的上萬主力意外遭遇,原是匈奴降將的趙信投敵,苦戰一日後,只蘇建突圍逃回。大賞千金。校尉張騫封博望侯。

  :漠北大戰

  匈奴單于採納趙信的建議,遠走沙漠以北,為了徹底擊潰匈奴主力,漢武帝集中全國的財力、物力,準備發動對匈奴的第三次大戰役。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漢武帝以十四萬匹戰馬及五十萬步卒作為後勤補給兵團,授與衛青與霍去病各率領五萬騎兵,兵分兩路,跨漠長征出擊匈奴。

  趙信曾向伊稚斜單于建議:“漢軍不知道厲害,竟打算穿過沙漠。到時候,人困馬乏,我們以逸待勞,就可以俘虜他們。”於是單于的糧草輜重,再次向北轉移,而把精銳部隊埋伏在了沙漠北邊。

  漢軍原計劃由霍去病先選精兵來攻擊單于主力,衛青打擊左賢王。後從俘獲的匈奴兵口中得知伊稚斜單于在東方,兩軍對調出塞線路,霍去病東出代郡,衛青西出定襄。

  此次敢深入力戰的兵士皆屬霍去病。但衛青大軍出塞一千多裡,卻與以逸待勞的匈奴單于主力遭遇了。

  衛青麾下,李廣為前,公孫賀為左,趙食其為右,曹襄為後。因漢武帝私諭衛青道李廣年紀已高、運氣又不好,不能用他當前鋒抵擋單于。大讓李廣與趙食其兩軍合併,從右翼進行包抄。衛青自率左公孫賀、後曹襄從正面對抗單于主力。但李廣、趙食其部卻因迷路失期,始終未趕來支援。

  面對以弱對強、少對多的逆境,衛青命部隊用武剛車***鐵甲兵車***迅速環結成陣,而後派5000騎兵配合軍陣向敵陣衝鋒。匈奴出動一萬多騎兵迎戰。激戰到黃昏時,颳起暴風,塵土滾滾,沙礫撲面,兩方軍隊互相不能見。衛青抓住戰機,派出兩支生力軍,從左右兩翼迂迴到單于背後,包圍了單于的大營。伊稚斜見勢不妙,乘六匹騾馬與數百隨從突圍逃跑,群龍無首的匈奴軍也隨之潰散逃命。衛青大軍乘夜挺進。天亮時,漢軍掩殺陣斬萬餘人,追襲二百餘里,一直前進到真顏山趙信城***今蒙古烏蘭巴托市西***,獲得了匈奴屯積的糧草,補給整編一日後將其徹底燒燬,勝利班師。在大軍回師的路上,才碰到迷路失期的李廣、趙食其部。

  漠北之戰被列入‘中國歷史十大戰役’,也是衛青以弱勝強,正奇兼善的代表之作,共殲敵一萬九千餘人。徹底打垮了匈奴的主力,使之再無能力南下窺視漢朝。自此匈奴逐漸向西北遷徙,出現了“漠南無王庭”。而漢軍損失也很大,出征的14萬馬匹僅三萬餘匹返回。

  漢武帝為表彰衛青、霍去病的大功,特加封他們為大司馬,令霍去病秩祿***即俸祿***與衛青相同。

  早前,因漢初丞相權過大,漢武帝設內朝,奏本的拆讀與審議,轉歸以大為首的尚書,由內朝參決政事,秉掌樞機。漠北之戰後,衛青和霍去病因為有了大司馬這一加官,得以名正言順地管理日常的軍事行政事務,以代太尉之職。***《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太尉...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馬,以冠將驃騎、車騎之上,以代太尉之職。***
 

名將衛青的軍事生涯
有關香港歷史資料
相關知識
名將衛青的軍事生涯
名將衛青的軍事生涯
名將衛青的生平
跳水名將何姿的職業生涯
一代名將衛青是怎麼死的
西漢名將衛青是怎麼死的
北宋名將狄青的生平簡介
關於東漢名將張飛的故事
關於東漢名將周瑜的故事
關於西漢名將李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