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散文的教學策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正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不少文質兼美的散文,這也是課堂教學的重難點。相較於戲劇、詩歌、小說等文學作品,不管在文字結構,還是安排佈局上,散文更自由,沒有什麼限制與束縛。因此,若想學生有效把握散文,教師需要運用一定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把握散文的特點,理解散文的意境,品味散文的語言,捕捉作者的情感,學會鑑賞散文。以下是小編要與你分享的,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

  【摘要】近年來,隨著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全球化的發展,以及為順應這一潮流的中國全方位改革的不斷深入,使中學語文散文教學中的弊端越來越凸顯出來。散文是美文,形神兼備,而且字字珠璣,意蘊深厚。因此,如何真正牽引學生心靈,領會文字意蘊,達到對散文內涵的審美感受與認知,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 現代散文 文字意蘊 審美感受 審美認知

  面對初中散文教學現狀,要想做好散文的教學工作,就必須因地制宜、量體裁衣。散文是美文,形神兼備,而且字字珠璣,意蘊深厚。許久以來,散文就像一座乾淨的村莊吸引著許多尋幽探祕的讀者,陶冶著一個又一個讀者的心靈。

  中學語文教材把散文作為一道文學大餐擺在了中學生的面前,雖然這道大餐芳香四溢,然而遺憾的是,很多的散文課並沒有讓學生融進這道美麗的風景之中。而我多年的散文教學體驗就是:

  一、讓匯入牽引學生心靈

  眾所周知,萬般開頭難,良好的開場白預示著成功的到來。當散文蒙著一層神祕的面紗,等待教師引領學生去尋幽探祕時,就特別需要教師引人入勝的課堂匯入。成功的導語,如同剛剛拉開的大幕,讓學生看到了精美的置景一角;有如樂章的序曲,使學生一開始便受到強烈的感染。對散文教學而言 ,匯入語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因為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文以情生,有人把散文化作心靈的揚聲器,那些巧妙構思,生花妙筆的由來,植根於作者對於自己表現物件的深厚感情和精闢的見解之中。因此,教學時,必須以情感為紐帶,引起學生的共鳴,把學生帶進作品描繪所蘊藏的情感世界去體驗,去領悟,才能以情動情,引導學生,牽引學生走進作品中的情感世界,來正確理解課文,學好課文。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的周亞萍在朱自清的寫景散文《春》教學中曾這樣匯入:首先播放以“早春”為主題的影象片段***實景外拍,配以音樂和解說***——“螢幕上這一幅幅畫面,是我們陶醉,使我們被這熱情洋溢的詩情所感染。被這盎然的生機所激勵。春天是美好的,當產生了對美好事物的熱愛、讚美之情的時候,我們思想的河流會跳出對生命充滿無比熱愛的浪花,我們感情的波瀾也會在秀美逶迤的雲海中起伏飄蕩。”接著,打出《綠》、《荷塘月色》、《背影》的三幅畫面,並進行解說——“瞧,一位採著《綠》、賞著《荷塘月色》、《匆匆》走來,又給我們留下《背影》的文學家踏著《春》來了,他是誰呢?”最後教師出示課題,將學生引進文字之中。這樣,在匯入情境的渲染下,學生與美麗的自然展開多感官的對話,從而初知初春景緻,為課文的學習作作還鋪墊。教學敘事散文《散步》一文時,我這樣深情匯入:“人們常說母愛如水,父愛如山,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感動著我們所有的人。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無私的愛和不懈地努力,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和舒適。可是,等到他們變老了,兩鬢開始變白,兩眼逐漸渾濁,身體不再靈便,孱弱的雙肩已擔不起生活的重負,他們如同風中飄蕩的落葉一樣,預測不了明天的行程,如同即將熄滅的燭火,把握不了自己的命運,做兒女的我們這時應該怎樣做呢?今天學習了《散步》後,我們將深深地體會到這一點,並同時獲得一些啟示。”在以上的匯入中,教師適時地牽引住學生的心靈,有利於快速走進文字之中。

  二、讓關鍵詞句凸顯文字內涵

  詩有“詩眼”,文有“文眼”。詩眼和文眼是作品藝術構思的凝聚點,是牽動制約全篇的關鍵點。詩文的“眼”實質上就是關鍵詞,而且是核心關鍵詞,是最能幫助讀者理解文字主題的關鍵語句。它像一個人心靈的窗戶,透過它可以感受到文字脈搏的律動,領略到文字的精神內涵。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如果能緊扣文眼突破開去,便能牽一髮而動全身。散文“形散神不散”的文體特點,更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把握關鍵詞句來把握文字,統攝文字的靈魂內涵。因此,語文關鍵詞教學,在散文的閱讀教學中尤為重要。關鍵詞之所以關鍵,就在於它能反映文章的核心意義和達到教學目的,所以,語文關鍵詞的選定過程,實際上是教師進行文字解讀、文路梳理,確定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的一個過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的寫景散文作品《濟南的冬天》流淌著一種如詩如畫的美感,那山、那水、那陽光、那白雪……無不帶給人一種美的享受。作品的種種神韻,美景中濃郁情致,更值得細細玩味欣賞。那麼,在教學中把握關鍵詞,可算是把握文字的一條最佳捷徑。例如在文字第一段中,作者寫了濟南冬天的天氣,教學時可把握關鍵詞——“寶地”,然後再探究原因——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的“奇蹟”“怪事”,突出它的“溫晴”,因此讚譽它是個“寶地”。這是貫穿全文的主線,濟南冬天特有的美景,都是與此相聯絡的。選擇關鍵詞,可以帶領學生深入到語境,品味和感悟文字的核心內容,體會文字的意義和意味。李森祥的寫人散文《臺階》讓讀者看到了一位普通農民為了實現生活理想而艱辛創業的奮鬥史。教學中可引導學生把握關鍵句——“我們家的臺階低”來理解文字,把握人物形象。教學時引導學生思考“父親為什麼要用畢生的精力,把家門口的臺階由三級築到九級呢?”原來,臺階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應高。父親一心想築高自家的臺階,也就是為了抬高自家的地位。引導學生認識到我們中國農民的堅韌性格,也啟迪我們對前輩生活價值觀做全面的審視,學會關注農民的命運,關注農村的貧窮。在教學中,由一個關鍵句的把握,統攝全文的內容,學起來輕鬆又明白。通過把握關鍵詞句的教學,學生進一步把握文章的思想內涵。

  三、讓生活與語文共融

  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時時現生活。這是大語文觀所體現出來的語文和生活的關係。語文和生活是不能分割而論的。散文更是作者對生活的深刻體驗和感受流淌於筆尖的產物。因此,學習散文要鼓勵學生融入到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去,用心感受生活,接受多元的刺激。這樣學生的思維就不會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很多學生總是抱怨生活在“兩點一線”之間,哪來生活的感悟呢?這也許就是所謂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確實發現美的眼睛”吧。作為語文教師要儘可能擴大學生的視野,把更多的生活資訊融入到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敘事散文《背影》是一篇文字樸實而情感豐厚的文章——慘淡家景之下,冬天父子相別,兒子心目中的父親“背影”,意蘊深遠而令人回味無窮。文字中的細節很生活化,初讀時或許會覺得很平淡,這就需要教師適時引導,尋找同樣感人的生活細節來引起學生的心靈共鳴。我在課前佈置了一道作業——積累生活中令你感動的親情細節,以便在課堂上交流。結果發現,學生的課前積累很感人。有同學這樣深情地回憶道“晚上伴著爸爸此起彼伏的鼾聲的響起,我漸漸進入了夢鄉。迷迷糊湖中總聽見一聲聲柔柔的腳步聲,似悅耳的歌聲漸漸朝我襲來,接著便有一雙溫暖的手為我輕輕地蓋上被子。我察覺了,小眯著眼,不願驚擾這夜裡靜謐的幸福。媽媽的目光裡流露著濃濃的愛意,嘴角一抹淺淺的笑意,讓我彷彿沉浸在愛河裡。媽媽又是靜悄悄地走了,這下我發現了,媽媽踮起腳走路。”還有同學說父親雖然粗枝大葉,卻能在百忙中惦記著我,逛了好幾家書店,終於為我買到我心儀以久的書,以致於腳皮都磨破了;還有同學說冬夜裡奶奶早早地就為我暖好被窩,讓我睡覺時不會受凍。課堂上,一時間似乎所有的生活細節都在學生的腦海中閃現。在教學寫人散文《老王》之後,引導學生積累象老王一樣生活中雖平凡卻閃爍著人性光芒的小人物的形象,讓學生更深地感受到,生活中要學會平等的對待別人,要有人道主義精神,幸運的人有責任去關心那些不幸的人們。這樣,既引導學生走進了文字,又拓寬了文字,讓文字與生活共融,領會了文字的內容意蘊又引領學生走進了生活,可謂一舉多得。

  四、讓意境盡顯文字魅力

  從藝術審美的角度來看,現代散文的魅力在於醇厚的意境。散文世界中,借景抒情,情景相生,成為最常用的寫作方式,人們又常常以意境稱之。散文的意境,具有難以言傳的美感。這種美感,需要細緻地感受一番。那種條分縷析的做法往往會割裂整體意境,削弱作品的美感,不宜用來學習散文。在品味意境時,首先要注意意境的整體性。其中既有對物象外觀的藝術描繪,又有物象內蘊的傳神寫照;既有作者真情實感的傾注,又隱含著對事物本質特徵的理性評價。因此,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全面感受,切忌把意和境割裂開來,對立起來。教學魯訊先生的寫景散文《雪》,***本文是以對自然景物——雪的詩化描寫曲折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情緒。***暖國的雪“滋潤美豔”,是那樣地純真美好、生機勃勃,就可以引導學生走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6]的富有春意的意境中。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堅強不屈”,就可以引導學生走入“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壯闊的場面,細細品味朔方的雪的頑強不屈,從而明白這正是作者偉大人格的寫照。我們通過把握散文的文字意境,可以加深對文字的理解,並且讓孩子們充滿興致,充滿強烈的探知慾,走進一個多彩多姿的語文世界。在教學寫人散文《背影》一文時,引導學生了解作者開篇寫了祖母之死,父親卸職,儘管是一筆帶過,但如果和寫父親背影部分聯絡起來作整體閱讀賞析,會發現前面是鋪墊,它們共同奠定了淒涼、冷清的情感氛圍。唯有如此,父親的舉動才具有動人心魄的力量,父親的背影在讀者心目中永遠留下深刻的烙印。因此,在語文學習的整個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引領學生走進文字的意境,有意識的在閱讀過程中,把對語言文字的學習和對生活的感知與思考結合起來。

冰心散文三篇
再見雨巷
相關知識
初中散文的教學策略
初中語文的教學反思案例
有關初中資訊科技課程的教學策略論文
初中地理的教學方法
初中物理的教學目標槓桿教學設計
初中物理的教學目標是什麼
初中物理的教學設計與反思有哪些
高中語文的教學反思
初中地理的教學工作計劃
初中散文的寫作方法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