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宅聽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雨一直在下,古人說"竹瓦枕虛堂,臥見江南雨後山",餘生也晚,沒有竹瓦枕的消夏佳具,只有陋席破榻聊以酣眠。早醒來躺在,在幽暗窄狹的空間想象牆外雨中青山。雨絲輕柔,雲錦一般籠住山,層層翠浴後愈發漾不休;莫愁湖裡滿塘荷花,也不知雨後何田田了,輕舟,南調,輿童唱秉椒,棹女歌採蓮。江南蓮池,最有雨意般的漫。

或許不該賴在思想,這樣的節候,理當撐著把油紙傘,在那悠長悠長的雨巷……額,望舒式的漫似乎並不相應。或者可以棄傘而走,且行且歌,然後對遠空濛山光怡然而笑,稼軒所謂"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是也。不過碌碌俗客,雖不厭青山,未必青山不厭我。或者還可以去秦淮河懷古一番,詩曰"多一江南雨,猶漲秦淮數尺。"細雨微風間獨立橋邊,細細聆聽漾在瀲灩影間的輕歌燕舞,還有停泊在江南岸的紙醉詩篇,曾在河邊凝眸的雨絲一般的奇女子,還有染桃花,津桃葉的一個個流傳在下雨天的故事。或者還可以……

於是披衣而起,細雨聲中洗漱完畢。房中昏黃的燈光,窗帷緊閉,目光甚至看不清窗外的細雨繾綣。但"耳得之為聲",也會有些新鮮的觸動。雨的聲音很有韻腳,"風細雨聲遲",點點滴滴,絲絲縷縷。側耳細細品嚼,雨聲也有著些許的個:林間枝葉,雨聲徐徐;草坪畔,潤物無聲。至於湖面圓,風舉荷花,則雨聲如珠;芭蕉葉大,梔子花肥,則雨聲如鼓。屋簷底小,雨聲落落;溪流蜿蜒,雨聲潺潺。雨絲輕柔,曼舞輕動,則聲妙在若有若無;雨下如注,瓢潑盆傾,則聲動於浩浩奔流。常言道言為心聲,想來雨之為聲,未嘗不是天地之心。

推窗而望,鳴寺的師佛塔格外醒目,雨絲織一件輕靈的袈裟,披在高塔的肩。殿堂見紅黃的顏,在朦朧中更覺安寧,小樓一眠輕雨,得浮生半閒。臺城寧靜地躺在雨絲惹起陣陣漣漪的玄武湖邊,依舊煙籠十里堤的,不僅僅是多柳條,更是金陵醉人的雨絲。

江南的雨總比北方來的悵惘,且不論"兩鬢從添鏡裡霜,十年聽遍江南雨",單說晨寒侵被,雲散風流,也生出"愁思雨聲共一樓"的感慨了。細雨夢迴塞遠,陡然間想念起遠在塞外的家鄉來,無垠的沙漠間,此時應該是黃沙漫漫紅塵滾滾吧。

竹塢無塵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古宅聽雨
關於思念的隨筆散文欣賞
相關知識
古宅聽雨
古宅聽雨
古院聽雨
散文聽雨教案
描寫穀雨季節的古詩_穀雨節氣的古詩詞精選
西窗聽雨
竹林聽雨的意境文章
竹林聽雨文章
喝茶聽雨的優美散文
描述聽雨的優美意境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