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傳讀書筆記_蘇東坡傳讀後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國學大師林語堂最得意的作品《蘇東坡傳》——中國現代長篇傳記開標立範之作。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蘇東坡傳讀書筆記,希望能幫到大家!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1

  書扉頁記有一九九三年購於海南,距今二十載。當時讀過一遍,看圈佔處不同筆跡,之後仍翻閱過。林氏的主觀色彩顯而易見,敘述典雅,議論紛呈。他說,想寫就是理由。一九三六年,他攜家居美,所帶資料有限,況且當時尚無網際網路之便,為蘇軾作傳,實在不易。

  之前陸續讀完林氏《武則天正傳》,作者寫女皇的殺人無數印象深刻,立場有偏頗的一面。在蘇傳中,儘管也有對王安石的抨擊,似相對客氣。

  林氏不拘一般傳記格式,兼有多種敘寫形式筆法,語調輕鬆,機智幽默,好讀。正如書中所說,書架上列著一位有魅力、有創意、有正義感、曠達任性、獨具卓見的人士所寫的作品,真是靈魂的一大補劑。

  書中說,一提到蘇東坡,中國人總是親切而溫暖地會心一笑。他一生嬉遊歌唱,自得其樂,悲哀和不幸降臨,他總是微笑接受。

  蘇東坡有句名言:“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難怪他快快活活,無憂無懼,象旋風般活過一輩子。至少他自己欣賞生命的每一時刻。

  書中說,他第二次遭到流放,遠走海外的海南小島,多少有點認命的意味,心靈倒分外平靜。他的人道精神由於遭受許多困難而更加醇美,卻沒有變酸。他至少能維護他的靈魂,為此付出代價。

  蘇氏最初和最終的樂趣都是寫作。臨終前他寫了最後一首詩,長老一直和他談現世和來世,建議他念佛經。蘇氏笑笑。他讀過不少佛教和尚的生平,知道他們最後都死了。

  此前,蘇東坡寫信給一位長老,其中說:“然生死亦細故爾,無足道者。”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2

  在四川,有座風景宜人的小鎮——眉山,古之名嘉州。文人世家的蘇家便在此地。“三蘇”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父子三人的文學造詣實屬古往今來罕見,尤以蘇軾為代表。不清楚是眉山的鐘靈毓秀誕生了蘇家的才氣,還是蘇氏家族的一時顯赫才讓世人對眉山更加青睞。也許只是造物主的一次偶得。

  近來一鼓作氣讀完國學大師林語堂最得意的作品《蘇東坡傳》——中國現代長篇傳記開標立範之作。很久沒有這種欣欣然而“一飲而盡”之酣暢感了。《蘇東坡傳》,非簡單流水帳,更非採用“春秋筆法”,而是林語堂閱讀大量資料,包括蘇東坡的札記、詩詞、私人書簡等後所著的傳記。

  蘇東坡也好,林語堂也罷,都是他們所在的時代響噹噹的人物。蘇的魅力和錦繡詩詞流傳千古,而林的小說、文章、學問也擁有近現代數一數二的力量和感染力。我心度之,是否林先生與蘇東坡有諸多相似之處,不然為何其言己瞭解、喜愛蘇東坡,而又能將《蘇東坡傳》寫得如此色彩鮮明、感情豐富。

  蘇東坡的一生精彩絕倫,獨一無二,正如書中所說,“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祕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觀其一生,蘇東坡比中國其他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變化感和幽默感,智慧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

  蘇東坡是幽默的。某次與王安石談及王之所謂“字源學”時,引用《詩經》中“鳴鳩在桑,其子七兮”,並父母共九隻鳥,以王安石的方式來向其解釋為何“鳩”為“九”“鳥”二字合成,實為嘲諷;後某次更戲謔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則‘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貶至缺醫少藥的海南之後,對朋友僧人的關心,他仍在回信中說“但若無醫藥,京師國醫手裡,死漢尤多。”以此來告知朋友不必擔憂。

  蘇東坡是熱愛生活的。即便身處逆境,亦不以為意。僅在美食方面,就有軼事、傳說數樁。他自己研究烹飪之法、自己釀酒,更是留下了“東坡肉”“東坡壺”以傳後世。他在詩詞中,也多次提及美食——“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蘇東坡是感情豐富的。《江城子》一詞,“十年生死兩茫茫”,至情至性,念念不忘亡妻,與其“大江東去”風格迥異,悽婉哀傷。在朝雲因瘟疫早逝後,他在《朝雲墓誌銘》和《悼朝雲》一詩中,均表達了深切情愛與傷痛,後來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詞中,以梅花象徵朝雲,既似寫花,又似寫人。

  蘇東坡是剛直的。儘管有過數次因詩而被捕、受審,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詞風。好友劉恕罷官出京時,他寫詩諷刺“群烏未可辨雌雄”,後又寫“猶誦麥青青”,對官場榮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剛剛被釋出獄後,即寫詩兩首,隨後自己也擲筆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藥!”

  蘇東坡也是幸福的。他平易近人,一生交友無數,即使引車賣漿者,亦可成為知己,其兄弟情深,妻妾對其關愛有加。儘管不如意事眾多,如朝雲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時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稱為過得快樂呢?

  如林語堂先生所言,蘇東坡“像一陣清風過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誰說不是呢?僅此感懷東坡居士這位曠古奇才。

  點選下頁檢視更多蘇東坡傳讀書筆記相關內容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_蘇東坡傳讀後感
邊城讀書筆記節選
相關知識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_蘇東坡傳讀後感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_蘇東坡傳讀後感
讀書筆記之水滸傳
水滸傳讀書筆記摘抄兩篇讀書心得
讀書筆記大全100字_讀書筆記作文100字大全
狗貓鼠的讀書筆記_狗貓鼠閱讀筆記精選
紅樓夢讀書筆記薛寶釵篇讀後感
百年孤獨讀書筆記《百年孤獨》讀書筆記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_幼兒教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2***
重返狼群讀書筆記_重返狼群讀書心得